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源之地的官庄

2017-03-20 09:38 作者:宜昌石头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水源之地的官庄

都说每一个汽车司机、尤其是夷陵区的都是开飞机的,只是没有找到机会而已。65路公交车出了小溪塔,到了八车道的小鸦路上,司机就把油门踩到底,客车就呼啸着在路上飞奔起来,其关键首先在于道路宽、视线好,车辆不多,红绿灯少,还有上下的乘客也不多。喜旺、哇哈哈的厂区一掠而过,路边的农家乐、陈淌坪和东方大道也一掠而过,在转向官庄的村级公路时,无意间看了一眼路标:官庄5.9公里。想起在小溪塔长江市场候车时,有人建议可以乘坐66路车到官庄路口下车,然后步行走进去,就差点汗都下来了,不过,既然是旅游,走走似乎也不错,可也得量力而行。

相传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根据因为战乱导致四川“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现状,朱元璋决定江西填湖北,湖北填四川,于是就有江西鹜源的先人落户到现在的官庄,据说由于鹜源的地形与官庄十分相似,尤如小盆地,且有小溪环绕,而鹜源有一座官窑叫官庄窑,为了纪念那次迁徙及对故土的怀念之情,那些江西人就将新居地取名官庄。

那不过仅仅只是个传说而已,而官庄之所以闻名,是因为那座大山深处真真切切的官庄水库。那座1965年8月动工、1966年4月建成,十年后再加高4米的大坝拦截了柏临河的支流官庄河之水,在百米高的山间形成了总库容1560万方的中型水库。刚开始是作为东风渠灌区重要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宜昌运河水质的恶化,就变成了宜昌市主城区的重要水源。我们从官庄小学沿着山路而上,爬到气喘吁吁、身上冒汗的时候,就到了山顶,远远地就能看见那座很有些气概的拦水大坝了。

满怀希望而来,可因为官庄水库2006年成为宜昌主城区的水源基地,被列为最严密保护之中,所以,大门紧锁,周边用铁丝网团团围住,根本不给游人以可乘之机。虽然不断有私家车车驶来,却也和我们一样无法瞧一瞧官庄水库那烟波浩渺的水面,只好在水库边的树林里、草坪上玩玩而已。不过站在大坝前环视四方,倒也有些群山环绕,盆地里一片绿色的美感。最令人可喜的就是空气清新,嗅一口都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满目油菜花开一片金黄,下山的途中走错了路,在一条干枯的渠道和桔园里穿行,看见了绿草茵茵、竹林婆娑和小溪潺潺,倒也有些野趣。

自认为聪明的抄近路从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又叫宜(昌)巴(东)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的小路下山,下山一问路就傻了眼:原来官庄的主要道路是一条环形线,我们还得走回到官庄小学才能到他们所说的广场上去。那个广场全称叫柑桔文化广场,有高台上的仿古楼阁,也有石桥小亭,池塘杨柳,除了那个免费开放的柑桔博物馆,满目全是仿古的建设群,从高高的挡火墙到粉壁青瓦的房屋戏台,好看倒没什么地方特色,但是不限于年轻人,更多的一家老小骑着租来的脚踏车在村里的道路上自由自在的骑行,那才是其乐融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过不得不承认官庄是宜昌最高大上的一个村,首先是各地目前都在强调工业化的时候,依然坚持柑桔生产和旅游产业,这就是官庄过人之处。谁都知道生态农业最时尚也最持久。能够将一个普通农村集镇花大力气打造成一个农舍整齐、道路整洁,青石铺成的人行道、古香古色的路灯,随处可见的旅游标志牌,而且在原生态中融入现代元素,试图把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仿古的小村风光一道融入游人的眼中,这就是成功之处。

尤其是那条从小鸦路通往官庄的的乡村公路值得点赞,全黑的沥青路的一侧,是专用的红色自行车道,其间用花架或者标志杆隔开,在公路边上不仅建有花坛、阁楼亭台,还有很呵护的扶手护栏,这实属罕见。尤其是几公里长的路边清一色的灰瓦白墙三四层楼的民居全部统一装饰,外墙上大幅的夷陵版画让人感觉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也是值得称赞的。而画中似的田园、静静流淌的河流、绿色的青山、大棚连绵的草莓园、青翠的桔园、金黄的油菜花一路相伴,自然可以让人的嗅觉、视觉、听觉和感觉上都得到极好的享受。

偶尔走出城市的合围,面对纯静而美丽的大自然,再加上当地主持用心的人工点缀,心情自然无比愉悦、放松和惬意。乘车出游和过去的骑马观花差不多,可是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会欣赏的心,就会发现一路上所路过的一切都在诠释乡间之美,山峦逶迤、溪水潺潺中都在流露着官庄之好,因此,在阳春三月出外踏青之时,切勿忽略了窗外向我们展示的大好风光。(2017年3月20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3990/

水源之地的官庄的评论 (共 6 条)

  • 鲁振中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襄阳游子
  • 人间烟火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偶尔走出城市的合围,面对纯静而美丽的大自然......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