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将法治盛于心鼎----------作者:黄海冰

2017-03-19 18:29 作者:黄海冰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将法治盛于心鼎〉.......................

作者:黄海冰

上至太古,下至古今,法都为世事所循。从自然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到人文社会的依法治国、有法必依,这一切溯源都离不开法的规则。只要我们时时刻刻将法盛于心鼎,那么“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还会远吗?

在历史峥嵘的岁月中,漫漫长河几千年,从《礼记》至《道德经》,从《吕氏秋》到《孙子兵法》,这无不体现文人们奉待法治的精髓。是啊!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 。正是他们开启时代之先河,筑就了“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的祥和社会啊!

将法治盛于心鼎必先修正其心,掏空邪杂,为法治腾出空间,才能将它放下。

在我们身边,那路旁的清洁工筑成了道道风景,正因如此,我们才忽略了美丽。‘广安最美清洁工’悄无声息的走近我们的视野。只因她明德,才放下大学的书匣,用双手蹙握扫帚,撑起整个家;只因她明德,才身着工作的灰装,用汗水洗去尘杂,美化了城家;只因她明德,才认真工作在岗,用诚意赢得赞赏,凭了最美的她;殷小红,他的名字如此响亮,正如那颗殷红澎湃的心,将法治给予的义务盛在了心鼎,才动容了人们的心灵。如此之美的少女,用心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尽。有了孝,家庭和睦;家庭和睦,社会才安详。只要社会安详了,法治离生活还会远吗?端正心的本源也正是尽孝,端正了心,法治方可盛入心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然,将法治盛入心鼎还需学而明理。明理者,法治循也,事功大成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是啊!所谓大学,明其礼德,亲其民姓,正于我心,止于至善。我们学习的本质正是如此,以礼待人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正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向师长问好,文明用餐等等,处处都熏陶出礼的味道。这不仅在于当代,在古代亦是如此。“礼”是修心的本质,“德”是尊法的前提。古有云:“仁义礼智,非有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所谓礼,本为人固有之物,探求可得,放弃则失。有礼者,皆可成大器。程颐正是如此,只因他明理,才驻于门外,即便风寒,也不将师长唤起;只因他明理,才前恭后敬,即便久待,也会将知识探寻;只因他明理,才一世豪气,即便久远,世人也将他传记。倘若没有礼德,程颐又怎会事大功成,“程朱理学”又怎会永传于世。所谓明其礼德,正于其心,止于至善,抛除邪杂,就是将心腾出空间,让法治盛于心鼎!

“人之所以为贵者,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张九领就用这言辞教导我们,打开心灵的圣鼎,用信、义、礼、德酿为法治,将其盛入心鼎。

心中有了礼,人人皆和气;人人皆和气,则社会和睦,只要社会和睦了法治离生活还会远吗?事功大成的本源也正是学而明理,通达事理,法治方可盛入心鼎。

如果人人将法治盛于心鼎,心中有法,才会有殷小红撑起家的品德;才会有程门立的品质;才会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谐社会。法治以道德为补充,也为仁礼所拥护,我们端正心态,将法治盛于心鼎。那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互动方式: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3925/

将法治盛于心鼎----------作者:黄海冰的评论 (共 10 条)

  • 鲁振中
  • 雪灵
  • 雪中傲梅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襄阳游子
  • 人间烟火
  • 秋白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