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登山之行

2017-02-23 14:18 作者:聚散两依依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登山则情满于山”。刚好前一段时间来到了新单位,附近就是著名的长江三矶之一,翠螺山采石矶。于是同事相约一道每天中午去登山健身,愉悦心情,让心的尘埃在大自然里得到一场洗涤。对于我这个缺乏锻炼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害怕担心的,怕自己登不上山之顶,虽说山并不高,却也让我望而却步,有些胆怯,能行吗?“咋就不行呢?”古人有二翁登泰山,“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这样一说,我倒也对自己信心满满了,想象着自己登上山之巅,临窗而眺滚滚长江水。

沿着公园弯弯曲曲的幽径小路,世界而上。刚刚过了节,公园的游人比平常多了些。大家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有说有笑。春天的风也已经悄悄吹开了春梅,各色各样的梅花,红梅、白梅、甚至还有绿梅。于是驻足而停,呼吸着春风夹带着梅香扑鼻而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园宛如一幅寥寥数笔、浓淡相宜的中国画。疏花点点、清香远溢,游人在梅园驻足流连,那虬枝般的枝丫上盘龙错节,巧夺天工。“再往上走呀。”同事的喊声打破了心的宁静,恍惚过来,这次是来登山之巅,怎能被这温柔的花色给迷住了呢。于是抖擞一下精神,继续沿着蜿蜒的台阶往上走去。毕竟是早春,绿色还很浅,在枯黄的草地上有些淡绿冒出了新芽,春,带着泥土的气息从草丛里钻出来了。“春山淡治而如笑”山上的竹林郁郁葱葱,竹笋还没有冒尖。古代的文人雅士都竹,晋代友“竹林七贤”,唐代友“竹溪六逸”。风景如画,游人就是画中人。有景有人,静动穿插,一幅画就显得生动活泼起来了。

边走边看风景,一路走走停停,倒也不觉得有多累了。一场身体和心灵的散步,让灵魂跟得上行走的步伐。突然,光滑的台阶上滴了小滴,原来是下起了春雨,恰巧又遇上了雨水这个节气,感觉这场雨格外的有趣。河边柳,陌上花,都蘸着雨水越发地氤氲了起来。春雨淅淅沥沥,像雨丝一样织成了一幕又一幕。我们欣欣然接着往上走,台阶越来越陡峭了,太白馆,大脚印,捉月望台的景点都在身后了。此时山更加陡峭了,山也格外朗润了起来。只是自己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根本就抬不起来了。若是能有一双谢灵运的登山屐就好了。那自己就能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当然并没有登山屐,只能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一个台阶往上登了。从下往上看去,竟然从树叶的罅隙里隐约地看见了山顶的三台阁。于是更有了盼头,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山顶,只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站在台阶上喘着粗气,看着台阶望而兴叹。在经过一阵休息调整后,终于鼓足了勇气,铆足了劲,一下登山了山顶。突然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的情怀。

我们稍作休息之后,又登上了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的三台阁。站在三台阁的檐廊上,向远处眺望,“江青作罗带,山如碧玉簪”,长江尽收眼底,江面开阔,船只来来往往。“滚滚长江东逝水”。人的胸怀一下开阔了起来。平常一些在心里放不下的事情,突然就一下被容纳了下来。江山依旧在,不见古来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采石矶的翠螺山因为李白这位诗仙而变得闻名起来。真所谓“仁者乐山”,此时“看山还是山”,一次修身养心的登山之行,学如登山,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攀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8737/

登山之行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