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令人心痛的梵高弟兄

2017-02-20 18:28 作者:杨林雪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杨林

这是一本丰子恺写的《梵高传》。是一本我非常喜的书。作者与书中主人公都是我内心深处无比敬仰的人,两颗伟大的灵魂

丰子恺,中国已故著名漫画家。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家,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梵高,荷兰人,享誉世界的西洋印象派画家。一生未婚,除了把生命当成画笔表达他的爱与艺术感受之外,不会干别的任何事,自己的生存一直是别人的负担。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很少有人懂,很少有人赏识,有人买,不能换取廉价的生活费,甚至遭人唾弃,遭人白眼。及至死后每一幅画都价值不菲,但再也无法温暖早已逝去的梵高的凄惨生活,想起来真是令人不胜唏嘘!有人像蛀虫一样的活着,像猪一样吃得脑满肠肥,却不给世界带来一丁点的价值,甚至不会留下一丝丝的爱。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灵魂确有高低贵贱之分。

梵高出生于虔诚的,慈悲的牧师之家。“这一定是有深刻的宗教心,与单纯的信仰力,而能在到处窥见神意的人!”梵高的画,就像他本人,在我看来大多古朴、丑陋、笨拙,细腻真实,个性鲜明,蕴藏着深厚的像大地一样的强烈的生命气息。

我喜欢梵高野性愤张的向日葵、鸢尾花、神秘奇特又诡异的《星》,但我最喜欢梵高两幅画是:《吃马铃薯的人》和《收获景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吃马铃薯的人》:昏暗狭小的房屋,狭窄到无法转身,低矮到要碰人的头,田野上劳作了一天的一家人,筋骨还有些酸痛麻木,坐在一起,一边聊着一些身边的话题,在吃简单的晚餐——那些烧熟了的马铃薯散发着诱人的焦香味。粗糙的、丑陋的、朴拙的农民的脸上,流露着单纯的微笑和亲情,贫穷显而易见,但爱的温暖包容着一切,他们同甘苦共患难,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生命在这个低到尘埃的层次里,紧紧链接在一起。这里没有名利的争夺,没有财富的分割,没有虚伪和期骗,没有冷嘲和热讽,没有阴谋和陷阱,没有不着边际的野心和无限膨胀的欲望,没有看不见的刀枪剑戟和血腥,一句话,没有不可测的人心,简单而安详,让人感觉安稳又踏实。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一日的劳作,换来一夜的休息。他们就像自己栽种的一株稻子,一棵麦,一个土一样颜色的马铃薯,与世间万物和谐并存,浑厚素朴而庄严虔诚。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莫名地感动,不经意间开启我尘封多年的童年记忆:想起纸糊的窗户漏着风;想起下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一个张着水的盆,叮叮咚咚的像唱歌,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了,里面还滴答,床上淋湿了无法睡觉,缩在墙角抱着被褥等天亮;想起邻居家一夜暴雨泡透了的老屋,塌了架倒了墙,睡中的孩子被砸伤,妈妈的哭喊和绝望的脸;想起老爷爷住了一辈子的漆黑漆黑的老屋,黑亮得像涂了油;想起很多奶奶讲过的故事,那样的贫穷而哀伤------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起他们青筋暴突的结满老茧的一双双手和那一张张亲切的皱纹如沟壑般纵横的沧桑的脸,却又那么慈悲慈祥,爱意深藏,而我,仿佛就曾经在那低矮、狭窄、昏暗、贫穷的屋子里一天天长大-----好像什么都没有,爱却不贫乏!

《收获景象》:一望无际金色的麦田铺满视野,直到天边,人们像一条条鱼一样三三两两地淹没在金色的海洋里,忙着收割——挥镰的,拉车的,打场的,垛麦秸的,扬净晒干准备收藏的------天气很热,热气携着麦浪在翻滚,在蒸腾,人像在蒸笼里,热得气都喘不过来,汗水流满人的全身,薄薄的衣衫浸湿了,紧紧地贴在皮肤上,粘粘的,令人非常不舒服。麦芒像刺一样无缝不钻,头发里,衣服缝里,鞋子里袜子里,浑身上下,到处都有,扎得人皮肤红红的又疼又痒----农谚说“麦熟一晌”,没有时间说话,各忙各的,见面只是简单地点头打个招呼,但成熟的喜悦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超越这一切。田野边稀稀拉拉的树影、间或出现的房屋,是人们小憩时可以休息的地方,那里可能放着滚烫的茶水,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在高强度劳作的间隙可以享用,以补充体力。那高高竖起的梯子斜倚着麦秸垛,代表着尚未完成的工作还要继续。如果累极了,可以就势躺倒,随手拿一个斗笠暂时遮一下强烈的阳光,闭着眼睛眯一会,舒展一下疲倦的四肢。啊,这短暂的休息时间让人多么惬意。麦子的香味充斥着田野里的每一个角落,沁入人的心脾,裹挟着人的灵魂,多么温馨,多么充实,多么美丽!

透过这幅画,我每次都仿佛重新回到了家乡的田野,回到了炎热的季,回到了金黄的麦浪中,回到了热火朝天的收割现场——回到了那早已湮灭早已遥迢早已消失了的青岁月

梵高所有的画,我都莫名其妙地喜欢,没有一点贵族气,却总能感觉到一颗高贵的灵魂在向人诉说生命的种种况味和切肤之痛,毫无粉饰的野性美,以及那份低到尘埃里的充实感。说实话,对于绘画艺术我是门外汉,也不会欣赏,我其实根本看不懂梵高的画,看过多少次,也觉得看不透,总觉得在我所能看懂的东西之外,还有更深的我根本看不到的层次——色彩怎么用的,线条怎么走的,构图怎么设计------完全不懂,但我听得懂他的故事,听得懂他用画表达的对生命的爱与热情!

梵高一直执着的追求着他心中的艺术境界,为了把他心中欲爆欲裂的爱的感觉,用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到极致,他顾不上一切。他也没有能力处理除了绘画以外的任何事情。他羸弱的身体甚至承载不了自己内心深处炽热燃烧的强大的精神。就像一辆质地流俗的破车,根本撑不起千里马志在千里的一路狂奔。 “他犹如一团炎炎的火焰,在世间燃烧了37年而熄灭”,后人凭吊这位狂热画家的亡灵时,“总能看见向日葵依然倾向着太阳,开着灼灼的巨花。”

慈爱的父亲去世以后梵高到处漂泊,生活的费用全靠弟弟一人打理,还时不时地说捅篓子就捅个篓子,说闯祸就闯个祸:比如有时钱财被盗;有时慈悲心过度,舍掉了自己的所有,弄得自己流离失所,债务缠身;有时病了,被送进了医院;有一次狂躁病发作要杀人,却不小心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流血过多,昏迷不醒,差点死了;最后冒出个念头来就自杀-----弟弟提奥,整天跟救火队似的奔赴现场去救他,而且,从无怨言,对梵高无限的包容,无限的接纳,无限的疼惜与爱怜,实在令人动容,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最引我泪奔的就是他的弟弟提奥,书中这样写:“提奥殡葬了亡兄的遗骸归巴黎,心中怏怏不乐。数月之后,竟全部丧失了其健康与理性,由其妻扶归故乡荷兰。归乡不久,即追随了老兄赴地下。即梵高殁后六个月。”事实证明提奥爱他的哥哥梵高胜过一切,因为,梵高一生只为艺术而生,不会与人相处,与世俗无法融合,孤苦伶仃没有别的亲人,仅有的两个朋友也因为他的狂躁症不时发作,让人退避三舍,并最终离他而去。提奥从小就在经营画的商家打工,耳濡目染的长时间熏习,让他在绘画艺术的鉴赏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只有他深深懂得哥哥梵高的绘画艺术到达怎样的高度,也只有他懂得哥哥艰难的处境和命运。所以,最心疼梵高的只有弟弟提奥,因此,梵高的死带给他致命的打击,以至于一蹶不振,共赴黄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方面绘画艺术的辛苦付出 ,基本没有回报,梵高的情绪始终处在深度的压抑与苦闷中;另一方面,长期受人恩惠,无以回报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羞愧与自责时时啃噬着他脆弱的自尊,他像岩缝中顽强挺立着的小草,不被扭曲是很难的。生命系统的重心严重失衡,活不下去,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

梵高没有弟弟的帮助活不下去,却又承受不起弟弟的常年资助,承载不动这份沉甸甸的大爱与恩情,想为弟弟减轻负担,故而自杀,却没有想到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才是彼此之间最重要的支撑!哀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8081/

令人心痛的梵高弟兄的评论 (共 6 条)

  • 淡了红颜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 文庄
  • 秋叶秋枫泪
  • 雨袂独舞
    雨袂独舞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