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小学

2017-02-18 13:53 作者:深山愚翁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据老人们回忆,他们那个时代受教育是件“奢侈”的事,只有富裕家的孩子能请起老师。每年过年写对联,或者谁家要进行土地房屋的买卖写地契,对山村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传说,过去村子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能说会道,编的对联大家都愿意听,就是不会写字。每逢过年,他就把“簸箕虫子”蘸上墨汁,拿小碗扣在红纸上,形成一个个“圆字”。他把对联贴在门上念念有词,反正大家都不认识,都拍手称好。当然,这可能是个笑话故事,但有一件事是真实的。有一个长辈特别好学,他总是千方百计的识字。有时候在地里耕地,突然想起一个字,他就把牛系在树上,跑到邻村向一位识字的人请教,这在当时传为佳话。

由于山村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据说从抗战时期开始,小山村就有了小学或校。说是学校,其实不过是一孔窑洞而已。几十年前,我曾问过当时的老人们。他们说,村里的学校先后在最北边一排砖窑的西边窑洞,村西土坡下的土窑洞,西院西边的窑洞等地办过。那时村里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女孩一般不上学,男孩子还要干活,所以,白天只有几个男儿读书,晚上大一点的孩子上夜校读书扫盲。我父亲就是在夜校里识字的。这对他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在山村小学的时光,像一张张底片,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在头脑中显影。小时候的学校起先在村子西面的木作厂里,后来搬到三观庙里。这座庙,对山村而言,历史悠久,始建于清代,一九五八年秋季打击牛鬼蛇神活动中,村民们把里面的泥塑神仙,扔到庙西面废弃的土窑洞里,给地面铺了砖,做了队里的粮库。由于把粮库放在村边不安全,发生过丢粮事件,再加上村里,分成东、西两个生产队,才把粮库放在村中间新盖的窑洞。这样,就为学校提供了比较长久固定的场所。

迷迷糊糊的小学时代,只记得有两本书《语文》与《算数》。老师是当兵回来的村民,或者推荐上过高中的毕业生。学生们天要给生产队积肥,天要给生产队地里拔草,拾小麦拾黑桃收秋。在我的记忆里,小学上学就是干活,以致于以后好多年,我都不熟悉汉语拼音。已经上了初中还都不会两位数的乘法。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煤油灯。那时侯,白天给生产队里干活,晚上还上自息课。每位同学都拿着煤油灯,一个窑洞里二三十个煤油灯,哎呀,真是烟雾缭绕!那时的我,白天在地里干活累了,一到教室就打瞌睡,我的头发让煤油灯烧过无数次。每晚下自息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大家把一张纸用唾沫糊上一个圆筒,套在煤油灯上,当作“灯笼”。山村黑黑的弯路上流淌着一股欢乐的灯流。

还有一件让我终身难以忘记的事是杏树断根事件。有一年夏天,我们到西条里小庄给生产队拔豌豆。那时,正是山村杏子成熟的季节,先到了土窑洞院子里的同学们爬上了树,后去的同学们也接二连三的爬了上去。爬不上去的女同学喊着让上面的同学摇树。由于该数是一棵老树长在一个土垅上,只有一根主根在土里,况且夏天土地湿软,树上的学生又太多,所以,那棵树的根突然断了。刹那间,许多学生从树上摔了下来,还有树下的学生被砸中的。有的骨折;有的脖子扭了;有的头破血流,还有的同学掉到旁边的牛棚里,头上脸上的牛粪糊得几乎让不出是谁……哎呀呀,哭声一片。我小时候体质弱爬山慢,还没有跑到树下捡到杏子就发生了这事,所以,就赶紧回村叫老师与村里的人。大伙来了,把受伤的学生抬了回去,伤口不太要紧的学生包扎一下继续干活。那时候,人们思想淳朴,谁家的孩子伤了,谁家负责看病,没人告状也没有人索赔。几十年过去了,想一下这件事,都惊出一身冷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冬季上山砍柴与下沟拾炭是我们这一代学生切身的感受。每年一到冬季,老师就要带我们上山砍柴。年龄大一点的同学总能砍一担整整齐齐的松柴,而我砍一捆都费劲,所以,对上山砍柴总觉得苦恼。有一次,一位女老师带我们到东山上砍柴,那时候狼很多,有的同学还没有到达山顶,狼在沟里叫了起来。吓得老师赶紧吹哨子,她决定女同学,还有我们劲小的男同学把柴仍了,只有大一点的同学把柴背了回来。那时候,我们村子下面有个小铁厂,铁厂边有个土焦炉。炼焦的人把好点的焦炭用于炼铁,差一点的小一点的就倒在沟里。冬季学校就让我们拾这些焦炭烧。那时的天,格外的冷,可能衣服的保暖效果也差。有一次,在拾焦炭的路上就把我冻得不会走了。多亏村里有一位大人路过把我背了回去。

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有感受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段时间,父亲给生产队里放羊。他为了抽出时间去自留地里干活,在我放暑假后,他总是让我在东面的山坡上替他放羊。那时,山下有个小铁厂,每天下午三点,铁厂的高音喇叭播放小说连载,与《每周一歌》,我听得入了迷。原来还要父亲给我西红柿吃哄我去放羊,后来,我主动去放。特别是那小说的情节对我影响很大,但我实在搞不清楚是什么小说。其实,那时连小说是啥也不清楚。因为,家里除了有几本毛泽东选集外,我再没有见过其他的书。直到当年冬季我在山下的姑姑家见到这本前后都没有封面的《第二次握手》时,我才知道,它就是我在山坡上听得入迷的小说。我把这本小说拿回家,把不认识的字向大一点的人请教,把它阅读了若干遍,许多段落都能背会。这才是我识字的开始,我才能用文字写成话。所以,我一直以为,阅读是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7537/

我的小学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