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情西湖

2017-02-16 08:25 作者:小小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情西湖

梁孟伟

西湖从来不缺爱情的烟,浪漫的碧波,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其中两个就诞生在西湖之滨。究竟是西湖的潋滟波光和空蒙山色,催生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是那些飘散在长桥断桥上的风花月,才使得西湖历尽沧桑而妩媚依然?从某种意义上,爱情成就了西湖,如果西湖没有了这些美丽的传说,纵然美丽也只是一具苍白的躯壳;西湖也成全了爱情,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与阮郁,才使西湖显得多情和浪漫、生动而丰满。

江南佳丽地。为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多诞生在江南,为什么才子佳人的故事多盛产于水乡?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江南的人,一如江南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会稽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义结金兰。两人在杭城万松书院,同窗共读形影不离,同学三年情深似海。祝父思女写信催归,梁祝分别难分难舍。十八里的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喻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风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楼台相会,临别立誓: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任鄮城县令,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梁山伯墓前祭奠,突然风雨雷电,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墓复合拢。接着风停雨霁,彩虹高悬。

梁祝化蝶,蹁然双飞,飞上封建礼教的祭坛,飞进中华民族的圣殿。留给西湖的是一座少松的书院,一道不长的长桥。现在,梁祝三载同窗的场景已定格在万松书院的入口处,翩翩蝴蝶则铭刻于碧波长桥的石板上。有人声称,梁山柏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典悲剧的颠峰,最完美地表达了东方男女的纯洁忠贞的情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梁祝的爱情故事,深刻地表现了人类在舍生忘死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时爆发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显示出来的伟大与壮丽,以及肉体生命的毁灭与精神力量高扬所形成的反差。这一内涵赋予了梁祝爱情永恒的艺术魅力。

与梁祝“生不能同衾”只能死后同穴的悲剧相比,白娘子和许仙是有情人结成了眷属,但人妖之间的天然鸿沟,使白娘子最终逃脱不了被镇在雷峰塔下的宿命。相识雨中似乎早已注定了结局的悲凉,许仙赠伞似乎埋下了两人离散的伏笔,当白素贞踏上了许仙的船,纵然雨打船篷发出了无数的疑问,纵然舟行波心面对一片浑然和茫然,白素贞爱得义无反顾毅然决然。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从来都是相印相通,再多的棍棒打压与桎梏封锁,也无法阻挡爱情的勃然生发。只不过,限于记叙的历史局限,我们只能从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以及后来流传于世的话本、戏剧中,由塔倒人圆的结局看到了人们对爱情的尊重,以及维护美好的愿望。所以,据说到西湖边游玩的百姓,因为痛恨法海,并且试图搭救敢爱敢做的白娘子,每每来到雷峰塔下,都会抽走塔基下边的一块砖。累年以下,最终导致了象征着封建压迫的雷峰塔的轰然坍塌。

雷峰塔的倒掉引来了鲁迅先生的一片喝彩,“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接着对最终逃脱不了被吃命运的法海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描写,文笔生动而有趣,语言幽默又诙谐:“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读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先生吃吃的笑声,和那戏谑调皮的神情。最后是神来之笔:“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如今,西湖为白素贞献出的是一湖好水、一道断桥、一座宝塔,纪念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妻子和母亲。而西湖孤山脚下的鲁迅雕像,袖手交腿,神态悠闲,只差手中少截袅袅不绝的烟卷。他是在欣赏着西湖南岸的新雷峰塔,还是注视着湖底龟缩横行的螃蟹?

与祝英台、白素贞爱得缠绵悱恻,死得壮怀激烈相比,苏小小就爱得云淡风轻,死得自然洒脱。苏小小才貌双全,只可惜身世凄凉,自幼父母双亡,生活所迫,沦为歌妓。一朝与名门公子阮郁邂逅,一见钟情,却因阮郁家中百般阻扰而被迫分离。后来偶遇穷苦书生鲍仁,倾囊助其上京赶考。第二年,苏小小因病去世。“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苏小小没有做杜十娘式的怒沉百宝箱,也没有做辗转于另一世界的杜丽娘,“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要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视着精丽的高墙……一直把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余秋雨《西湖》)

苏小小对阮郁还是鲍仁,萌动芳心首先是两人的才情,先有互相之间的倾慕才上升成为男女之间的爱情。这也是后人缅怀苏小小更多的是其艳名和才情,而不是她与阮鲍之间的爱情。苏小小理智地看待缘分的起灭,冷静地品味爱情的浓淡,潇洒地体会世态的炎凉。最后因染风寒临死之际轻轻感慨:“交,乃浮云也,情,犹流水也。随有随无,忽生忽灭,有何不了,致意与人?至于盖棺以后,我已物化行消,于丰俭何有?悉听人情可也。”

与葬身西泠桥畔的苏小小相比,无论是断桥相会的白白素贞与许仙,还是长桥相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的爱情都是一种郎情妾意,海誓山盟,他们两情相爱,两心相通,尽管经历几多劫难,辉放的是爱情那永恒的光芒,感天地、泣鬼神,让人同感共鸣,一唱三叹。惟独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只是一种孤独的爱,一种凄美的爱,一种出自真诚却又永远无法得到响应的爱,这样的爱虽然也很纯洁,但它只属于苏小小一人,留给世间的只是成为一种失落的幽怨、无比的凄徨。

但相比许白还是梁祝,苏小小却占据了西湖最好的地方,东望宝石流霞,南眺孤山映波,西接岳庙与苏堤春晓,是一幅360度的广角山水画卷!隔桥相望的有民族英雄秋瑾,孤山上有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还有“行云流水一孤僧”的苏曼殊……

这三个故事可能为正史所不屑,为官场所鄙夷,但西湖绝非藏污纳垢之地,而是体现了“公道自在人心”:当歌颂的就歌颂,应叹惜的就叹惜,该鞭挞的就鞭挞,就事论事,唯一的尺度就是人心这杆秤。不管你是女扮男装,还是风尘妓女,甚至妖魔鬼怪,只要互通了人性就是善良的,只要追求爱情就是美丽的。因此,祝英台、白素贞、苏小小相继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长廊,也成为西湖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美丽因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7054/

爱情西湖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