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木秉凤

2017-02-12 14:13 作者:平安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负轻则远,云淡则高》

作者:三木秉凤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云浅故能高瞩,轻故以翩翩,人生如履,我们常常背负太多的包袱,然河过弃船,世间用之本属贬义,在灵魂修炼却为 不可或缺之手段。名利人生需要加法,以蓄其财,而灵魂历练需做减负,以志千里,拆桥弃船则是人生境界提升之必然。宇宙万物自有其律,以外强之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大千世界,日月运行,潮起潮落,四季走过,留下的繁华和萧条,但一切现象变化自然而然,白云扔掉露,方以长空为家,江河丢掉沙石,方能轻装向海。人生应当效法自然,我并不是崇尚忘恩负义,恩情厚义牢记在心,存志于行,报恩反哺的包袱先大胆放下,成己方能达人。自己过了江,便把渡船弃下,是为了走的坚定自信,自己过了河,便将桥拆除,是为了志行无牵。

人生需要升华,这就需要放下过去,走向未来。不论您同意与否?人生其实是个不知不觉的不断修炼的过程,这种觉醒有时来自于出格后的碰壁血流与硬性回归,是现象与现象碰撞后的灵魂收缩历《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修炼“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君子应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乾乾君子当以自强不息要求自我不断追求、进取、意志坚定。只有通过艰苦努力练就了超凡脱俗的济世才能,反哺人类,我们才算彻底地回报天地生养之恩,亲朋扶携之恩等等。人不能沉浸在某个感恩的对象中,而跚跚不前,世界很大,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去奉献给不特定的对象,本身也是一种感恩,是一种胸怀更加宽广的感恩。 当然过河弃船需要对境界层级有个正确的把握。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高度与宽度,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广大深远。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从小开始,我们逐渐从简单走向复杂,人近天命之命,又必须从复杂回归简单,这也是物极则返的规律!孔子告诫后人,“老年戒得”,其实就是放下。人生的境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阅历中放下负担升化灵魂的,每一次的升华都是一种对过去旧观念的彻底放弃。《国语.晋语》曰“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放下的过程其实也是将物质包袱化为无形之德的过程,厚德载物,需要雅量容人,更需要智慧与胸怀。 过河弃船,需要勇气和胆魄,未来的前景之中,面对江河大川,我们自信一定会打造好下一艘航船以此贯通过去、现在及未来。

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循序渐进,作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都希望自己及其后具备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以便体现家族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一个人的经历和悟性以及放下的程度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的“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来作为结尾。第一种境界是晏殊的《蝶恋花》中:“昨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乾乾君子当登高望远,俯瞰未来,找准方向。第二种境界北宋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乾乾君子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终日乾乾。第三种境界,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终生寻觅的东西其实就是永恒的自己,这就是《道德经》所言的“若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无身之我”,从物质到精神再到超越两者,人生所修之境无非是从浊身之我到神清之我再悟到“天人”皆我万物同体的过程,因为自然界不过是孟子所言的一团“浩然正气”缘来缘去聚合分散而已,而永恒的自己却从未随天地老去,但这样的悟性几人认同?仅仅老庄孟列几子而已。有时感叹,我们一生当放下什么?其实除了修养灵魂外,其它都将放下!包括我们的尘浊肉身!最后当以《金刚经》言尾最为恰当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呢!不是吗?

(三木秉凤,男,1968年1月生,山东潍坊人,工作济南,专精法律,文学业余好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6141/

三木秉凤的评论 (共 7 条)

  • 鲁振中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雪中傲梅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淡了红颜
  • 中国之声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