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17-02-01 14:20 作者:汉水烟柳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现代人,但凡想有点作为的人,都是在学习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比如想从事文学创作,就得认真阅读名家的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要反复地看,要不断地看,要百读不厌。经典著作,读一遍有一遍的认识体会,读一遍有一遍的领会收获。因此古人有“书百读遍,其义自见”说法。

无独有偶。早晨在网上看到一篇《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大器》文章,单从题目,就把一本好书多读推到了极限。作者引用犹太人格言:“学习就是重复。”强调重复的价值。

犹太法典《塔木德》阐释得透彻》:“只有你把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任何一本书。”犹太小孩在12岁时候,人人把相当于中国《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100遍。旧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本文学名著。

在中国把名著读100遍的大概只有三个人:一是巴金,他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个是茅盾,把《红楼》读100遍;再一位是苏步青,放牛时把邻居家的残破不全的一部《三国》,读了100遍。

那时候,培养人才的效率,与犹太人相比都毫不逊色。西南联大几千人,留在大陆的有118人成为院士,去了台湾的成大器者并不比大陆少,去了美国的有世界级数学大家陈省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以及一大批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年招生300多人,1919年创办,1952年结束,历时33年,前后共计9988位学生,产生了33位院士,91位学科奠基人。

作者又把民国教育与现在教育比较,认为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无论汉语英语,不如70年前的中学生。那时中学生进入大学,能用英语上高等数学课,而现在不行。进而尖锐地批评道:许多人甚至老师,也不明白,念书是修路,读书才是自己走路。今天的学生,从6岁入学,到二十二岁大学毕业,一直都是考生,一部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的机器,不可能成大器。一个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的民族,不可能有希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为什么近年中国那么多有条件的人,把孩子送出国上学原因。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更应该反思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的弊病,给国家民族发展带来的不利与滞后,难以估量。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为振兴中华提供方方面面宝贵而又充足的人才资源。否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远是一个梦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3778/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评论 (共 3 条)

  • 鲁振中
  • 清澈的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