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善良是对待生活一种态度——写在母亲逝世100天之际(三)胡全基

2017-01-25 07:56 作者:东方寂璘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当头上最后一缕花白的头发滑落到地上的时候,十月初八巳时的阳光很慷慨地洒满了黄羊川的山川。

剃发,是表达对母亲怀念,是感恩的乡俗和传统的礼数。

我搓搓光秃秃的脑袋,眯眼望去,老宅门前的山峦被白覆盖着,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那很是耀眼的洁白,是十月初七老天的杰作。

母亲善终后的连续五个白昼黑,老天一直很是晴朗。十月初七鸡鸣时分,老天突然阴沉下了脸,东南风嗖嗖地刮着,悬挂在老宅门口的招魂幡随风飘舞着,哗哗作响。

不知什么时辰,天飘起了细细的雪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天爷飘明霜,冻死老和尚。”黄羊川的先民们是这样形容初七这种天气的。老天开始飘起明霜的时候,多数人还在被窝里感受温暖的拥抱。早食的时候,当细碎的雪沫借助风势从毛家堡子的上空毫不惜力地砸到人们的脸上的时候,进进出出老宅院门的脚步已经匆匆忙忙。

我们兄弟五人,三人在外地谋生多年,母亲治丧期间外地的亲友赶到的不多。

“这是家家门上要过的太阳。” 匆匆忙忙的脚步是毛家堡子亲邻们的,他们把母亲离世视为自家的大事,自家手头的事再忙也往边上一推,从早晨忙到晚上。

“扑通——”五个光头儿子齐刷刷地双膝跪在老宅院内,一次一次地磕头跪拜,用这种传统的形式表达着深深地感恩。当额头一次一次地触及毛家堡子的土地的那个时刻,儿子们真切地感受着毛家堡子这片土地的温度。

村子上的康奶奶、高奶奶是母亲的同龄人,现在都不在世了。记得那时,我家虽然很穷,但每当有些好一点的吃喝,母亲总是要让我们给端一点过去

那年的一个至节,家兄捉了一只野鸽,为了让一家13口人都吃上肉,母亲做了一大锅米面条,把野鸽抄熟后投到了饭里,望着香喷喷的肉面条,我们兄弟几个都拿着饭碗站在锅台下,母亲却先舀了两碗,让我们兄弟分头给村上的康奶奶、高奶奶送去。

每逢农历的八月十五,家乡都要蒸月饼。

车轱辘大的白面月饼,被五彩的食色分成或红、或绿、或黄、或黑不同的多层,看着眼馋,吃起来酥、软、香、甜,如果用鲜美的羊肉汤泡月饼,那可真个价叫绝哩。

那年月,家乡人日子过的都不富裕,我家缺劳力,人口多,即便是母亲下了狠心要给孩子们蒸月饼,也决不感冒傻气,用一家人几天的口粮去蒸车轱辘大的月饼,只是蒸个小面盆大的月饼,小心奕奕的分开了,每人一块尝个鲜。

但每逢过农历八月十五,母亲是要蒸许多的花馍馍。核头大小的花馍馍形似小狗、小猫、老虎、狮子,各式各样,用食色装扮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甚是好看。

那时我还小,白天母亲要参加集体劳动,每逢蒸花馍馍,总是晚上。家兄拉着破旧的风箱“啪哒——啪哒—”有节奏地响,灶火里的火苗就随着家兄拉风箱的节奏一起一伏的跳跃,我依在家兄的身上呼哧呼哧地睡觉,红红的炉火映在我的脸上暖暖地,母亲要把我抱到炕上去,我就哭着,拽紧家兄的衣角不走,直到把花馍馍蒸好了,母亲给我几个才会高兴地去睡觉。

母亲把蒸好的花馍馍放在我们够不着的地方才去睡觉,她怕我们兄弟几个把她的花馍馍偷了去“一顿饱餐”。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的孩子到我家来“串门”(相互看望、问候),母亲就会很大方地送给孩子们,大家争着、抢着,欢乐就溢出老宅的院落。

邻居的新媳妇生孩子了,母亲总是要做些鸡蛋面片什么的,让嫂子送过去,看看“月子”。她常常对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乡亲们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要好好照应着。帮水、水帮雨,大家才能生活的舒心。”

“雨帮水、水帮雨”。母亲这些朴素的话语,折射出她和毛家堡子乡邻们对待生活一种态度,折射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呢!

村上有人去世,母亲总是不请自到,为亡者洗梳穿衣,给乡亲端茶送饭,直到把丧事办完。

那年母亲已经70岁了,一天夜里,邻居的老人去世了,听到邻居儿女的哭声,母亲就要下床去邻居家看看。我劝母亲天黑,到天亮了再去,母亲说:“乡里乡亲地,生活了一辈子,要‘走’了,说啥都该去送送吧!年轻人心粗,给亡人洗梳穿衣不行当,人生一世,闹哄世界几十年,要走了就让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离去!”

随我到小城居住的十多年,母亲每年都要找些理由回趟老家。

回老家,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大事,要做充分的准备。给孩子们送的水果糖那是必备的,每次临上车,母亲总是要亲自提上她给小孙子们的礼物。她说,每当看到孩子们围着她“老太太、老太太”喊着、闹着的时候,她的心里呀,就像吃了蜜,心里甜甜的。

母亲牵挂着昔日朝朝暮暮相处的乡亲们和毛家堡子那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呀!

每到深秋时节,母亲总是站在楼房的阳台上念叨:“现在时代好,种庄稼不交皇粮,今年雨水又好,庄稼一定不错吧?我们东洼拐子的那块地可肥着哩,种上啥长啥,那年种下的深眼窝山药呀,就有鞋底大哩。”

母亲怀旧,但适应生活、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人们说,住在城市这个钢筋水泥“森林”中间,人情很淡。在母亲的笑容里,我却找不到这种世俗。同单元的一位老奶奶视力不好,母亲总要拉着她的手让老太太晒晒太阳,我们常说:“妈,您老了,扶老奶奶晒太阳,要是两人都跌倒了可不是小事。”母亲却说:“我的身子骨还硬着哩!”其实,那时候的母亲,已经八十有余。

母亲很关心别人,别人也很尊重我的妈妈

“胡奶奶,晒太阳来!” 每天太阳照到楼下的空地上的时候,邻居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就扯直了嗓子喊。母亲,应着声儿,拄着拐杖,来到老人们中间。老人们相互问候着、安慰着、说笑着,亲热的劲儿你不眼热不行。

母亲离世前的这几年,回毛家堡子的老家居住,年近七旬的家兄、嫂子伺候,亲邻们没少看望母亲。

有亲邻来看望,母亲是很开心的。总要拉着朋友的手,问这问那,亲热的就像自己亲生的儿女一样,亲邻都说:你妈人缘真好!

母亲临终时,亲邻们都多次看望。母亲善终,亲邻前来吊唁,挽帐、花圈包围了老宅内外。

母亲人生路上最后的一程不孤单,多温暖。

初七的老天阴沉了一天的脸,时断时续飘落着细碎的明霜。到了日暮时候,老天实在憋不住了,一敞怀,雪花就飘飘洒洒地落了一地。

那雪,落在老宅上,落在毛家堡子的村庄上,落在白杨树的枝上,落在黄羊川的山峦上,落在悬挂在老宅门前的招魂幡上,落在它所能够到达的任何一个角落,亲吻着这片土地,感受着这里的气息……

雪幕把黄羊川的山峦、村庄、树林、道路掩盖了起来。一天的嘈杂,随着夜幕的降临、大雪的降落宁静了下来。

雪,静静地落着,像从天堂飘下来的白色花瓣,不知道她们要给人什么暗示,还是捎来什么消息?

落雪无声。

大雪飘落到初七人定的时候,停了。

夜,没有一丝儿风,通明灯火溢处老宅的院墙,如火似血。招魂幡安静地垂首而立在老宅的门口,它怕惊动毛家堡子这个村庄,它怕惊动忙忙碌碌了几天的乡邻。毛家堡子一片肃静。雪的跫音,使大地上一切睡得更沉、更加甜美。

哀婉的唢呐声,把我的思绪唤回到初八巳时的毛家堡子。

“伏惟—

叩首—

叩首—

再叩首—”

随着先生一长一短地诵唱声,兄弟五个依据年龄的大小率全部儿孙,在母亲灵前一次一次地站起、爬倒;站起、爬倒;再站起、再爬倒……一地儿孙,跪拜在母亲灵前。

毛家堡子的众乡邻肃立在四周,一脸严肃,默默致哀。

本来就不大的老宅,显得更为窄小。乡邻们拥挤在老宅,怀念我的母亲。

众乡邻怀念母亲的祭文,由黄羊川很有名气的两位先生斟字酌句撰写。先生诵颂着母亲的平凡和伟大,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处,儿孙和毛家堡子的乡邻泣声一片……

先生文笔极好,撰写的祭文文语古香古色,诵颂祭文的声调仰扬顿挫。这是对一个百岁老人隆重的悼念仪式,是对一个百岁老人的敬重和怀念。

“质朴、坚韧、勤劳、尚学、豁达。”撰写母亲祭文的先生说,祭文把母亲一个世纪的人生概括为这十个字,是毛家堡子亲邻们的真意,

盖棺论定。

母亲是毛家堡子的人,她人生的96年,毫不保留地留在了毛家堡子。毛家堡子的亲邻们评定母亲的一生最有充足的理由。赢得了质朴、坚韧、勤劳、尚学、豁达这样的好评和肯定,是一位世纪老人留给后人的财富,是儿女榜样。

剃发,无尽的怀念;叩首,真情的感恩;憾哭,难舍的情感。这些都是俗礼和仪式?

人生一台戏。你游戏人生,人生就会游戏你。

母亲认认真真地活了一场人。

母亲和毛家堡子的亲邻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入戏、入角。他(她)们用生活的琐事,把“远亲不如近邻”的深层内涵,演绎成一幕幕生动的活剧;把人间真情,诠释的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3003/

善良是对待生活一种态度——写在母亲逝世100天之际(三)胡全基的评论 (共 11 条)

  • 雪灵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江南风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鲁振中
    鲁振中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
  • 紫色的云
    紫色的云 推荐阅读并说 祝佳节快乐!
  • 东方寂璘

    东方寂璘母亲和毛家堡子的亲邻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入戏、入角。他(她)们用生活的琐事,把“远亲不如近邻”的深层内涵,演绎成一幕幕生动的活剧;把人间真情,诠释的淋漓尽致!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