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笔小札】丁酉话鸡

2017-01-22 12:20 作者:丹水情韵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鸡与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人们心目中,鸡平凡而伟大,每天准时鸣叫,是勤奋和守信的典范。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高贵的凤凰原型其实源于生肖鸡,可见鸡生肖无论从物资还是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有着独特而非凡的地位。

有关鸡的历史文化也源远流长。我们从有关的鸡的成语就可见一斑。因为鸡与人的关系密切,人们喜欢把它作为生动形象的比喻:“鸡犬不宁”、“鸡飞狗跳”——每当人们受到搔扰,鸡犬也不得安宁;“杀鸡儆猴”——想惩治猴子,鸡首先就得遭殃。

用“鸡”来比喻生活状态的成语还有: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鸡犬升天:比喻依附于有权势的家人、亲友而得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鸡犬相闻:比喻人烟稠密。语出《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桑麻:鸡鸣犬吠,桑茂麻盛。古代多用以形容农村生活安定。

节将近,河北省泊头市“三痴斋”泥塑工作室艺人赶制“泥塑鸡”供应节日市场,“泥塑鸡”色彩鲜艳、造型朴拙,深受人们的喜

近、现代以来鸡画作品从文人画向世俗化转型。

你看国画大师齐白石作品中,几只小鸡仔面对一直蚂蚱,都展开稚嫩的小翅膀,注目凝视。而这幅画还是齐白石老先生九十三岁时的作品。

任柏年的《鸡画》中的一对鸡,悠闲地穿梭在竹林间,公鸡高昂着头,精神抖擞的在打鸣,母鸡惬意的在地上啄着小虫子吃。

还有徐悲鸿、陈大羽等著名画家都对鸡情有独钟。齐白石、徐悲鸿、陈大羽、石鲁等多位大家都有鸡画创作

这一时期鸡画中蕴涵的吉祥、励志等主题愈显突出,鸡画作品被赋予了相对应的时代意义。据研究表明,近现代以来,更是画史上以鸡入画的画家最多的时期,此外,画家们还将中国传统民俗以及各种文化人文意义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最为充分的展示。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在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也称:“近代以来,以 鸡 为题材的作品已从文人画向世俗化转型。”

齐白石画鸡“水平之高可与其画虾媲美”。他往往妙趣横生,将鸡的形态刻划得惟妙惟肖;陈大羽一般画大公鸡,以喻大吉;石鲁的鸡画多为水墨写意,颇有八大山人、石涛的逸韵

“鸡”成为了具有时代责任感的艺术家呼号呐喊民众崛起的艺术表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难之时,徐悲鸿借鸡为“报晓的号手”,绘出一只大公鸡,骄傲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在中昂首挺胸,引吭高歌。号召有血气的青年,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真理而斗争的内在寓意。

从这些泥塑、国画,还有民间剪纸都以鸡作为主人公,创作出了不少绝世佳作。不难看出人们对鸡的钟爱之情。

千百年来,作为人类饲养的最主要的一种家禽,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鸡和人,正如狗和人一样,建立了某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清代张潮编撰的《虞初新志》里,写衢州一个里长到一户村民家去催讨税赋,见那人正要宰鸡,里长忽然如坠里,恍惚间见到自己置身于一个桑树林中,有个黄衣女子正在苦苦哀求他救命,里长一下子惊醒了,正看见那个村民把刀架在鸡脖子上,长着一身黄色羽毛的鸡大声啼叫着望向他,里长“意疑之,止勿杀”。过了几天,里长又到这户村民家来,那只黄鸡“率群雏向前踊跃,有似相感之意”。离开这户人家后,里长正走在乡间小路上,忽然间一只斑斓猛虎扑了过来,里长想自己这下可完了,哪知黄鸡突然飞来,猛啄虎眼,里长这才逃得一命,幸免于难。

人救鸡,鸡救人,算是互相帮助,而当鸡无辜遇害时,人的愤怒也可以震动天庭。明代董谷在《碧里杂存》里写明代杰出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吴与弼,家里贫困,过的棉衣都没有,整日躬耕才能勉强填饱肚皮,别人都觉得这种日子苦不堪言,他却自得其乐,作诗说:“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他家里只养了一只公鸡用来打鸣,结果被一只狐狸给吃了,吴与弼十分生气,写了一首诗,在土谷神祠前焚烧:“吾家住在碧峦山,养得雄鸡作凤看。却被野狸来啮去,恨无良犬可追还。甜株树下毛犹湿,苦竹丛头血未干。本欲将情诉上帝,题诗先告社公坛。”文曲星要找玉皇大帝上访,这种事儿,主管官员还是主动处理比较好,所以第二天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等到一切止歇下来以后,“见狸震死坛前”。

鸡年将至,恰逢与我生肖相合,又是我的本命年。对鸡的钟爱,我是无以言状的,但愿鸡年行大运,大展宏图。

2017丁酉年,正值鸡年。谈到鸡,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闻鸡起舞”这个古代比喻志士奋发之情的典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2422/

【随笔小札】丁酉话鸡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