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牌大捷的背后(27)

2017-01-09 07:56 作者:宜昌石头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石牌大捷的背后(27)

二十七、石牌大捷的白刃战(上)

关于石牌大捷,自然也是从极尽全力的夸张宣传开始的,综合起来有两大重点,其一,就是拼刺刀的白刃战。对于那场白刃战,报刊杂志上有不少关于这样的绘声绘色的具体描述。

到了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御,开始强攻石牌要塞。敌人在空军的掩护下,分成若干小股向我阵地猛攻,只要有一点空隙,日军即以密集队伍冲锋,作锥形深入。当敌我双方都以不惜生命为代价摧夺着石牌前沿的阵地时,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胡琏打过电话:“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其英雄气概可见一斑。几个小时之内,国家的命运就要被决定,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又在向日本方向倾斜。越来越多的中日两军士兵开始上刺刀——他们已经近到能够清晰地看到彼此的面庞了。在这个时候,成千上万中日两军的士兵正端着刺刀冲向彼此。

我十一师官兵在胡琏指挥下奋勇作战,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更不是休息,而是仗已经打到无法开枪的程度了,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他们在拼刺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就此爆发。攻击三角岩、四方湾之敌1000余人,为争夺制高点黔驴技穷,一度施放催泪瓦斯弹。我军无防化设备,用血肉之躯与敌相拼,竟奇迹般将敌歼灭殆尽。

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敌每一寸土地之进展,必须付出同等血肉之代价。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日月为之黯然失色。我军浴血奋战,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尸体呈金字塔形。中央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斗已达激烈.每一据点均必拼死争夺。”这是当时战役的真实写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数壮士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帐幕,1500名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中国军队的阵地没有丢失,败退的是日本人。

这明显的是文学形式而不是记录形式的想像描绘,不值得一提。

要知道,作为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从来就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军人血性的一种作战方式,为此,日本在在二战中制造出了680万把刺刀!在二战中作为战争机器的日本军方当然知道近战中最实用的兵器非德国人所发明的冲锋枪莫属,而苏军使用的那种PPS冲锋枪每分钟可射出700-900发子弹,在百米内的近战中对付对方的人海战术,堪称绝杀器。但日本于1940年开始给自己的部队装备冲锋枪的时候,主要配备给海军空降部队和坦克兵,根本没陆军的份。

理由很简单,其一,日军于明治三十八年(公元1905年)研制出射击精度极高的步枪,就是国人所熟悉的“三八大盖”(因枪机上设计了防尘罩,故称)。日军使用该枪的历史长达40年(1905-1945),可见对这种步枪的钟程度。而日军的两大作战信条之一就是精准射击。《东史郎日记》里就直言,在日军眼里,“子弹像金币般值钱”。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之所以对国人采取活埋、烧杀、溺毙、刺杀,甚至车轧等手段,除了生性残忍,就有节约弹药的考虑。日军射击水平普遍较高,通常每个中队(连)优秀射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国军事评论员给日本军队军事素质的评价是:装备B级,战术水平A级,单兵射击技术A级。

日军的另一大作战信条就是近身肉搏。日军视白刃战为最能表现血性的作战方式。因此,在中国战场上,刺刀往往在打完子弹、甚至在敌人逼近时就直接派上用场,扮演着终结者的重要角色,有资料表明,日军甚至在重达20斤、国人称为“歪把子”的机枪上也加装了刺刀,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可见其对白刃战的喜好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其他战场很少与美军、英军等对手进行白刃战,只在中国战场采用这种属于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其实就是藐视中国军人的斗志和精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0135/

石牌大捷的背后(27)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