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牌大捷的背后(21)

2017-01-03 07:25 作者:宜昌石头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石牌大捷的背后(21)

二十一、大捷是怎样诞生的(1)

首先是最高层自己骗自己。

抗战期间,面对国土沦丧,国军步步退让,为了鼓舞士气、提振民心,国民政府的官方从上到下都会极力夸大我方对日作战的战绩,同时把国军的损失进行缩水报道。久而久之,如此包装和篡改后公布的宣传战绩就长久留在大众心目中,对国统区的民众坚定抗战的信念、对敌占区的难民心存希望自然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比如台儿庄会战结束后,李宗仁向蒋介石报告的歼敌人数是2万余人,时任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记得的数字是“此次战斗敌伤亡2万多人,掳获步枪1万多枝,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战车40辆,大炮50多门”,可是当蒋介石向外宣布大捷时,这个数据就变成了:“是役敌死伤三万余众,我缴获步枪万余枝,轻重机枪九百三十一挺,步兵炮七十七门,坦克四十辆,大炮五十余门,俘敌无数。敌板垣及矶谷师团主力业已被我歼灭。”

而事实上日军方面记载的参战部队伤亡总数为人,其中战死2369人,其余为战伤。而日军记载的伤亡总数是参战的矶谷和板垣两个师团包括滕县之战、临沂之战和台儿庄之战在内整个会战的兵力损失。而其中台儿庄参战的日军并非矶谷与板垣两个师团全部,而只有矶谷师团的六个步兵大队、十三个炮兵中队和两个装甲中队,总兵力近万人组成的“濑谷支队”和板垣师团四个步兵大队、两个炮兵大队,近4000人组成的“坂本支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日军投入台儿庄会战的总兵力不过多人,扣除滕县和临沂两处的损失,台儿庄一战日军伤亡当在七、八千人,占其总兵力过半,确实是一次极大的损失。但按李宗仁充水后的数字,台儿庄之战参战的日军需要每人死一次半;而如果按蒋介石宣布的数字,日军得每人死两次方能满足。而中国军队的伤亡总数实际在5万余人左右。如果按照李宗仁的报告,与日军交换比约2.5:1,达到淞沪会战的水平,这对于以杂牌部队居多的第五战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按照蒋介石宣布的,则达到惊人的1.7:1,这明显是更不可能的。根据现在的资料分析,台儿庄之战敌我伤亡的交换比最终约为5:1,这才比较符合当时双方的战力对比。

这种刻意虚报战果和有意隐瞒损失的宣传在国民政府的抗战相关公报中是数不胜数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的正面战场上的战斗一败再败,甚至出现全线溃退的局面,都使得国民政府脸上无光,而此时宣传在战场上一次歼灭日军上万的“大捷”,对于全面抗战爆发后一直就不断失望和丧失斗志的国人而言,其激励意义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就是有时候太过于虚构,未免叫人感觉到过于虚假和难以置信。不过,这样水分极重的官方战时宣传,虚报战绩,鼓吹“大捷”,在蒋介石看来,不仅是为了提振民心,也是做给盟军看的。最典型的就是1943年石牌保卫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8651/

石牌大捷的背后(21)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