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析逻辑架构解读作品内涵

2016-12-30 09:29 作者:浪里飞梭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解析逻辑架构 解读作品内涵(原创

阅读教学面对的文本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性文本两大类,纯粹的实用类文本的解读一般不存在多大的难度,只要抓住观点与材料的关系逐层剖析,一般都能迎刃而解;而文学类文本因为讲究含蓄性,常常借助景物、典故、人物等多义形象,往往产生形象大于思想的效果,给读者解读文本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以上情况,我在阅读教学中试行了“解析逻辑架构”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用于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纯文学作品和有文学色彩的实用类作品。前者很容易分辨,不存在明显的宣讲、警示、教喻等确定性目的,或者说作者创作时不是承担着组织机构、社会团体的任务,也非时政所需、工作所使必须写的。后者包括科普小品文、文艺性杂文、艺术性强的新闻传记类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除了各自文体基本特点外,往往还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双重立意。显性的意思容易解读,隐性的文意有的稍加用心也是能够解读出来,而有的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更有甚者,从文章的再创作原理得出“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观点。当然若从经典作品常读常新以及“艺术之树常青”的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但若从研究作品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结论显然难以服众。作为专业从事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更不能凭这样堂而皇之的理由给学生胡乱解读,或者随意肯定学生各自任性的解读。

对于这些解读时存在不确定性的作品,我们一方面依据历代名家的赏析观点,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大家公认的观点;另一方面还得指导学生自己掌握从作品中找到双重或多重文意的方法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作品进行解剖,遵循作者布局于作品中的多重逻辑架构形成的思路,归结出隐藏于显性观点下的深层意蕴。

《荷塘月色》是经典散文名作,不少人还在推荐“作者因为不满社会黑暗现实而进行温婉批判”的主旨,多数教师也仍然按照这样的惯性思想进行解读。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从三个角度理出三条逻辑思路:一是外在的、显性的章法逻辑,二是内在的用较为模糊语言表达的情感逻辑。这两者互为表里,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从文中找到一条清晰地线索。

“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背着手踱着”,循着“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句子给读者画出一条清晰的晚游荷塘的轨迹,也就很清楚地标示出层次格局。这是显性的外在的逻辑架构。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些句子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逻辑线索,循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情感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波折过程。

倘这篇课文的讲析到此为止,也无可厚非。但深入剖析,发现作者还有蕴含在章法逻辑和情感逻辑下面的事理逻辑。作者开篇直言“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乘凉时看到月光很好,不由得踱到荷塘,享受淡淡月色的荷塘月下美景和塘中美景上的月色,以及以荷塘为中心四周的美景。中间因为蝉声和蛙声打破心中的宁静,又想到南方的热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最后怀着对江南采莲男欢女爱的热闹而自由、纯真而浪漫生活的憧憬,又回到现实,无可奈何地推开门走进家里。荷塘赏景时的独处饱享宁静,和怀想江南采莲的热闹有趣恋恋不舍,恰是第二段在到荷塘时的路上想到“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具体化。再加上“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的真切表达,作者已经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和盘托出:生活中庭院内外的扰攘、经济困境的约束,社会时政混乱的影响,导致一位渴求宁静自由的知识分子只能在精神层面获得极其短暂的享受。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在困境中消极颓废,沉沦堕落,而是在精神层面寻找自己的心灵支撑点。作为知识分子,给读到这篇美文的学子们提供了多么积极地引导!给内心充满向善向美情怀的文人士子们,又加注了多少传统文化的积存!

经过三重逻辑架构的分析,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就不会再有多少困难了。

再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此文虽是实用文中的悼念性文章,但作者倾注积蕴已久的强烈愤慨,高屋建瓴地给“三一八”事件作出卓然不群的宏论。学生因其文章稍长,把握起来较有难度。我在执教时同样采取三重逻辑架构分析法,给学生指出一条简捷的解读路径。

这篇课文的章法逻辑架构很清楚:一、二两小节指出写作这篇文章的必要性;三、四、五小节是从不同角度追述刘和珍和“我”的交往,惨案发生的概况和刘和珍等青年学生惨遭毒手的细节情形,并抒发了强烈的愤慨之情;六、七小节从历史政治的角度给这一事件中女子果敢勇毅的精神以高度的赞美,同时告诫青年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文章的感情逻辑也很清楚:“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至于这一回在弹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但这篇文章的事理逻辑,不深挖作品难以发现。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一般悼念性的文章不为乎写两个方面,一是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述,即着眼于过去;一是以逝者昭示后人,即着眼于未来。而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却是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中,从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上,既着眼现在,又着眼过去,更着眼未来。更为深远的是,把“三一八”惨案的意义集中于刘和珍君一身,以她为代表,极度赞美了中国女子“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文章以“记念刘和珍君”为题,原来竟有如此深意!

还有诗歌曾经选入课本的梁小斌的《我赞美秋天的风光》,余华的悖乎情理却又独显风格的荒诞小说《十八岁我出门远行》,都曾因为解读中引发的争议成为教读的“老大难”。但只要寻找到内在的逻辑规律,无不迎刃而解。

至于像《红楼》等文学宝库,因其信息繁富,蕴藏丰厚,用意丰赡,材料鸿巨更是引起无数红学家解读的兴趣,而有人用结构法解读,因循禅意、道意、儒意解读给出一条路径;代表专制的贾政和代表自由民主的宝玉,以这两类人的生活、思维、行事风格为线给出一条路径;明线和暗线关系交织,错综复杂,其中又牵涉主子和主子、主子和奴仆、奴仆和奴仆等矛盾的发展,也能给出一条路径,等等。把各种盘根错节矛盾关系的前因后果逐一做出条分缕析的剖析,对作品的解读自会成为一家之言。

当然,任何方法只适用于适合使用的地方,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这样。这种逻辑剖析法当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的作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比如比较法、考证法、因声求气法、知人论世法、以景结情法、缘情循理法,方能真正打开文学宝库。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7928/

解析逻辑架构解读作品内涵的评论 (共 9 条)

  • 鲁振中
  • 雪中傲梅
  • 雪灵
  • 紫色的云
  • 清澈的蓝
  • 心静如水
  • 绝响
  • 襄阳游子
  • 江南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