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牌大捷的背后(2)

2016-12-14 10:26 作者:宜昌石头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石牌大捷的背后(2)

二、从张学良的不抵抗到淞沪会战

谈到反思历史、回顾灾难,就得对70年前的那段历史进行重新梳理,拂散战场上的硝烟、抹去历史上的陈尘,还抗战历史以真实。好就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随着各种历史档案的解密;随着交战双方的各种资料的相互印证,也随着众多的当事人对那场战争的各种追忆,历史的真相就变得越来越清晰,当年的所有一切就展露出原本真实的一面,从而可以对抗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对一些著名事件以及一些重大战役进行清醒的认识,从而也就知道有一些事件的真相令人无语,有些夸大其词的大捷不过就是宣传所需,有些战役的经过不像我们所熟知的,有些抗战名将也是颇有争议的。

比如,提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不能不提到张学良。在我们所听说的印象中,那位少帅是尊奉蒋介石的命令不抵抗而退出北大营开始那场悲剧的。但解读历史后就会发现,事情远不是这样的情况。所有的一切都是张学良在日本政府和关东军的双重挤压下自以为是的造成的。事变前,这个少帅以无知者的那种无畏和连自己回忆录里都承认的那种无能所创造和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而在事变爆发后,他又以军阀的自私与花花公子的懦弱公然违抗国民政府进行抵抗的命令而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人。所以,兰台才会断言:“可以毫不夸张地总结——张学良就是九一八事变中国最大的罪人。”

为了向日本人的关东军和日满铁路秀肌肉,狂妄至极的张学良居然敢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试图强行收回当时处于苏联权力之下的中东路,使得东北军内部也怨声载道:“有的说:‘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乃策之上也;而今东抗孙权,北拒曹操,是乃走麦城之路也!’”而日本人正是通过少帅的这一行动感觉到了危急,也看到了世界列强在中东路一事上全部站在苏联一边而抨击中国,同时注意到东北军在和苏军对抗时不堪一击,这才使得关东军最终决定采取栽赃嫁祸的方式制造口实发动突然袭击的。

再比如那场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一直持续了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的起因,并非是蒋介石在战争结束之后自我粉饰所说的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而是在那一年的7月21日,蒋介石虽然对蒋百里提出的(凇沪开战并扩大之,引诱日军沿江而上)的战略意见予以批驳,但以他为首的中国军队统帅部却考虑在上海与日开战比在遥远的北方大平原作战补给方便,一方面可以避开机动力占优的日军,而且在有外国租界的上海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外国列强的干涉,进而有可能在外国调停下赢得一次胜利。那份国防计划甲案就计划,陆军集中兵力准备歼灭在上海的3000多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结果开局不利,首先是国军在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87师、88师虽然是经过德国顾问训练出的样板师,全制式德国武器装备,为国军精锐,还有2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和坦克掩护,在空军的协同作战下以压倒性优势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其时日军除了海军陆战队,只有紧急从日本商团中动员的退役军人千余人)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不想却遭到日方依靠坚固工事的顽强抵抗,致使中国军队一直无法完成重大突破,而获取中方情报的日本长江舰队更是在国军采取行动之前就仓皇逃出了长江口。

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日军,蒋介石错误地采取“添油”的策略,不断投入新的作战部队(国军先后投入8个集团军又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但一直攻击未果;日方也紧急组建上海派遣军(日军先后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13万人)赶往上海增援,而等到日军增援部队在中国军队侧后方登陆后,中方已完全丧失了歼灭日军的机会。

到了11月5日,日军第10军8万人在金山卫登陆对国军实行大包围,前线正在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闻讯后阵脚大乱,部分部队为避免被围已经自行组织撤退;可是蒋介石却依然幻想九国公约签字国的干涉,迟迟不肯下令后撤,白白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在撤退时,因没有讲明各部队的撤退顺序,三四十万国军将士挤在有限的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轮番轰炸,损失惨重,直接导致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这不仅导致数日后的上海沦陷,也直接为紧接着的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战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公布统计死伤30万人。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标志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也意味着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而正面抗日的开局不利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尤为关键。那些所谓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的说法不过就是自我安慰而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4502/

石牌大捷的背后(2)的评论 (共 1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