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夜宿何家林

2016-12-11 07:35 作者:子愚雅趣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立体的村子。

靠山而踞,依河而蹲。看山需要你反弯腰身上仰,赌河须移步借隙洞穿。因为峰峦突起,砾石如牛、若驼、似屋、当车。仅有几块“巴掌”大平地已被房、窑占着参差布局,少有的几户上下邻居近在迟尺,来往却要走东绕西转一圈儿。这,就是熊山怀中的何家林。

那一日,我正在和同伴在申垌田野上物探地下水。

“邱队,让他们到俺哪儿看看吧”!一个廋弱的男子用乞求的目光对我们的领导邱队长说。

“明天吧”!邱队说。

“早着哩”!我瞟了一眼偏西的太阳,无意识地插了句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好,这个点测完,你们跟张支书去一趟,若回不来,就住一晚吧”!邱队下了“命令”。

“这真是背着鼓找锤”!我心里思忖着摇摇头。

我们一行带着仪器、电线、电池、电极跟着张支书过河、进沟、绕树林,不大会儿就不见了太阳。

“没事儿,俺这里山高,实际上天黑早着呢”!张支书自言自语。

攀谈中得知张支书是副支书,何家林人,名金福,因他大我和同伴几岁,姑且以福兄相称。

到了福兄想打井的地方,我环视了下,根本放不开测线。山谷很窄,怪石嶙峋,仅有的第四纪沉积层呈长条状,勉强布了三个点物探。而后看着点出来的曲线我告诉他,此地三、五米下就是基岩,不适合打井,要寻找丰沛的水源除非找到断层构造。

这里的天说黑立马就暗了下来。晚餐在村里一个叫队部的三间房里。烛光下,两张四脚山杂木床伴着张破旧的三斗桌,上面放着白毛巾包着的油饼和一罐糊嘟面条。吃得不错,简便却有味儿。

饭后便是山南海北的“侃大山”。

“俺这儿是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队根据地,抗日军政大学就在山下几里的地方。那一年周围四个县的保安团包围了根据地,叫嚣活捉皮定钧司令。一个漆黑的晚,俺家一个叔叔领部队从这里翻山从敌人结合部的眼皮子底下钻了出去”。福兄说。

“后来呢”?我问。

“中原突围时,叔叔阵亡了”。福兄叹息。

“咱山里条件不好,您俩包含着点!山高沟深,娃儿上学要往下跑五六里,初中则要住乡里十五六里地。群众看个病很难的。交通不便,山货出不去,外面好东西进不来”。他继续说道。

“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应该向这里倾斜点。你年轻有为,应该带领群众因地适宜发展经济才是”。我对他安慰又期望。

同伴可能是累啦,抻了抻被褥,又下意识在被头嗅了嗅。这一幕可能被福兄瞥见。

“您先歇着”。他起身出了屋子。

“你闻闻这被子,一股霉味儿,湿不拉几的,还不知道有‘虫子’没”?同伴抱怨到。

“就是这回事儿,下乡啦,好店只一宿”。我极力安慰。

“吱咛”门开啦,福兄抱了两床新被子进来。

“你···”,我诧异道。

“这是俺结婚时的被子,没盖过,俩老弟将就点”。

我说什么不答应,推搡不过,只有从命了。

同伴好一阵赧颜。这一宿,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早饭后,福兄送我们下山,顺便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故址,一直到乡里才道别。

天不转地砖。后来在市里一个大型水库输水洞工地,我见他带队施工。见面是故交,配合默契自不必说。再后来会面是在市里召开的“两会”上,他告诉我村里架了电,修通了公路,有空要我去看看。但遗憾的是我到乡下任职,后回大院工作,几次折腾给他失联了。

年前,我看到街上一个门店挂着“何家林土猪肉”,几步迈进门槛,店家说,“没喂添加剂饲料,无公害、纯天然”!顿生崇敬之情,不禁从心底发问:

“福兄,过得还好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3800/

夜宿何家林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