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茨沟印象

2016-11-09 10:21 作者:郑 军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茨沟”二字,“茨”是指 用茅或苇覆盖房子,“沟”就是山旮旯了,俩字合起来,显然就是偏僻、贫穷的代名词了。虽然这样解释有点望文生义,但乍一听,人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如此吧。其实,在我们汉滨北部山区,付家河上游,就有一个小镇名曰——茨沟镇。只不过,她的名字相传是因境内有“寺沟”(茨系寺之谐音)而得名。11月5日,汉滨作协前往茨沟进行采风活动,我欣然前往。一来茨沟是我曾经工作的地方,和我有渊源,有感情。二来茨沟近年很火,名声大噪。素有“革命故土”,“清酒之乡,有一年一度的“红叶会”,“豆腐宴”...... 正是乡村旅游,特色美食让茨沟红了起来,知名度陡增。时下,正值深秋时节,赏醉美红叶,品山野美食,踏革命故土,看今昔变迁成了我此行的目的,让我心驰神往,思绪万千。

(一)

车行高速上,浓雾弥漫,我的心也迷雾重重。茨沟,你还认得我吗?我却想起了过去的你:石板房,石板路,包谷酒,包谷饭......“穷”字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车过谭垻隧道,秋阳高照,豁然开朗,仿佛一步一重天。时光也渐渐将我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大家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来到松坝社区,我惊呆了:一栋栋楼房美轮美奂,一幢幢小“别墅”精致美观,宽阔的水泥路,漂亮的绿地花坛,众多的健身器材,分布错落有致,洋溢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听村支书介绍,在党的惠农政策引导下,原来祖辈住在深山老林的山民走出了大山,告别了石板房,来到了社区,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环视四周,青山,绿水,绿树,红花环抱着社区,明媚的秋阳柔柔地泼洒在草坪上,晶莹的露珠在草尖上滚动,多么宁静、祥和!这里是天然“氧吧”,碧水蓝天,语花香,一处宜居之地。此时,我只有深深地吸几口清新的空气,一种艳羡在心头氤氲。心想:要是能住在这里,远离喧嚣和嘈杂,在静谧的小山村里,享受一种惬意的生活,那该多好呀!离开了社区,车沿着付家河而上,路旁的农家乐,生态园,观光园比比皆是。在一家养鸡场,年轻的老板拦住了我们,盛情邀请我们参观他的生态基地。他饶有兴致地边走边介绍,这里养殖的鸡,吃青草,小虫,喝山泉,炖出来的肉鲜嫩、香酥,是纯天然无公害食品。他提议大家举行“抓鸡赛”,试试手气。这一席话,让大家垂涎三尺,跃跃欲试。几位身手敏捷的朋友果真抓到了几只鸡,那得胜,高兴的样子刷爆了朋友圈。我笨手笨脚,没敢尝试,但我也分享了大家的快乐。我想:这老板够精明的,真会宣传推介产品,我们就是他的“活广告”呀,他的生意不火才怪呢。眼前,这位精明、精干的小伙,颠覆了大家对山里人的印象。这些过去老实巴结,“啃黄土”的农民,现在竟然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做出了门道,着实让人刮目相看。的确,时代不同了,这里的人思想解放了,有经济头脑了,有商业意识了。今日的茨沟,环境优雅,人民勤劳,生活幸福,不愧是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小镇。“茨沟穷”已从我心中抹得一干二净,“茨沟美”将深深烙在我的心间。

(二)

约莫十几分钟,车行至茨沟集镇。这里曾是原茨沟区政府所在地,旧称“老庄子”。撤区并镇后,这里成了茨沟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适逢2016年金秋“秋韵红叶.醉美茨沟”旅游活动开幕式,我们有幸目睹这一盛况。中午,阳光明媚。文化广场上,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喜气洋洋。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名流齐聚古镇,共同拉开了旅游节的帷幕。我在小镇转悠,似在找寻20多年前的印记,可一无所获。镇中,那清澈的付河水,带着山里人的喜悦和笑声一路欢歌,走出大山,流向了远方。河畔,一座古老的水车,咯吱咯吱有节奏的转动。我伫立旁,静静聆听她诉说小镇的过去和未来......河街上,垂柳依依,花香袅袅。山货,土特产,展销品,特色美味,应有尽有,一字排开,等着你来品尝。广场周围,摄影展,盆景,根雕,艺术品琳琅满目,等你来品鉴。看看,这些“高雅”、“时尚”的民间艺术,已在这个大山小镇现身,这儿人民的精神生活与时俱进,山里山外已连为一片。一会儿,我与一位老乡搭讪,他得知我是五里人,曾在这里工作过,便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向我推介茨沟来。他说,高速路通了,我们与山外的距离拉近了,不到一小时,就可直达安康。山货也能运出来,像神仙豆腐,拐枣酒,魔芋干,这些丰富的土特产,还有工艺品,现在畅销各地。老乡的一番话,很实在,毫无夸张之意。我不住的点头,赞许。这真是:路通了,经济活了,观念变了,城乡一个样了。同时,村民的腰鼓也鼓起来了,精神生活也提高了。这时,文艺表演正式开始,我们便津津有味欣赏精彩的表演来。我想:“忽如一风来”,现在的茨沟变得灿烂美丽,活力四射,生机勃勃。别了,茨沟小镇,你的美丽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你让我流连忘返!

接下来,我们向王莽山进发,去看今天的重头戏——赏漫山红叶,观王莽胜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

沿东五路北上,公路依着山转,山偎着水起伏,山峦上绿树红花,宛若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车前行,滚滚车轮在我的记忆里碾压出一道道清晰的时光印记,拼凑出一段段时光碎片。1989年秋,怀揣想,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景家小学执教。三年间,这里的沟沟壑壑留下了我的汗水和足迹。这里淳朴的乡民,可孩子,如今怎么样了?景家小学,想必一定焕然一新了吧。我睁大眼晴,寻找最美答案。想着想着,有人惊呼:景家到了。我为之一振,路旁,红旗猎猎,迎风招展。“景家小学”四字熠熠生辉,映入眼帘。漂亮的校舍,整洁的校园,这哪是20多年的景家小学?车疾驰而过,我依旧在望着,出神地望着......我喃喃自语,生活在变,教育也在变,一切都变了。

在王莽山脚下,我们小憩,品尝了特色美味小吃。那纯天然无污染的农家菜,拐枣酒让我饱餐了一顿。车在蜿蜒的水泥路上行驶,一路的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山谷两旁,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时隐时现,似在和游人捉迷藏。或奔流,或静流,不知疲倦,流向山涧。路旁,一颗颗“红灯笼”挂在树梢,那么诱人,让人眼馋,嘴馋,忍不住摘下一颗,留作纪念吧。山岭上,树木葱郁,密密层层的。一团团,一簇簇黄绿相配、稀疏相间,浓淡相宜的林木交相辉映,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画。偶见一片片红叶,煞是惹眼,忙坏了摄影家,“长枪短炮”齐上阵,“咔嚓”响不停。那些诗人,也不闲着,即兴吟诗作赋,引来交口称赞。我呢,洗耳恭听,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喜不自胜。这真是:漫山红叶醉金秋,层林尽染美如画。再瞧瞧身后,游人如织,车水马龙,让狭窄的水泥路不堪重负,堵车成了头疼事。索性,大家徒步前行。突然,一股清泉映入眼帘,上书——付家河源头。我欣喜若狂,忙喊众人来观之。“饮水思源”,这虽是一汪清泉,但她汇集众水,养育了付家河两岸人民,功不可没。越过草甸,登上王莽之巅,“一览众山小”。此时,已近正午,碧空如洗,艳阳高照,云卷云舒,多美的景致!站在老区革命纪念广场,俯瞰群山,在红叶映衬下,清新,俊秀。眺望,薄雾笼罩,若隐若现。不同层次的美,让我心旷神怡,啧啧称赞。这时,一位长者给大家讲起了这里流传的历史故事——王莽追刘秀,听着听着,我似看到了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战场。虽然传说无从考证,但却给这里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让你去遐想吧。还有,相传陕南抗日大军从这里经过,我相信这应该是真的,有史为证吧。山垭处,有一路牌,上书“三线凸”,想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脚踏三县”的地方了。站在亭子里,脚踩三县界碑,豪迈之气油然而生。王莽山,三县(区)交界之地,一个神奇的地方。瞧,那“三善同归”四字足以见证了三县(区)人民的友谊和善举!

游玩罢,站在高台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绵绵群山,那红叶流丹,叠岭苍翠。深秋时节,美在王莽,美在茨沟,美在游人的心里。我又拿起手机,拍下了这美丽的一瞬,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茨沟,曾经的穷乡僻壤,闭塞,落后,贫穷。如今,她是一颗镶嵌在秦巴腹地的明珠,山美,水美,人美,景美。勤劳淳朴的茨沟人,正依托自然资源,打造美食文化,开拓旅游市场。一个全新的茨沟,一个美丽的茨沟,正逐渐映入你的视野,让你沉醉,让你流连!

茨沟,她悄无声息地变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信,你去瞧瞧吧。 (五里镇团结小学 郑 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6659/

茨沟印象的评论 (共 10 条)

  • 清澈的蓝
  • 鲁振中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从余东风
  • 东来西往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水墨雨嫣
  • 醉雨轩
    醉雨轩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