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山如此多娇》

2016-10-09 20:46 作者:寒江雪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当一缕和煦的阳光照向整片华大地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开始于高楼林立的城市间;开始于雾气腾腾的山谷间;开始繁忙劳作的田地间;开始于水波涟漪的江河间。其实,这样的风貌本和世间山川草木并无分别,只因为他是我的祖国——中国,便由衷从心里敬重它,热它。

今年十一央视一档国庆特别节目,叫《江山多娇》,节目中以名川大山、江河湖泊为视线,讲述泱泱大国的文化脉络与文化传承,镜头下的祖国山河竟是这般雄奇壮美,秀丽可餐,承载着五千年文明,向我们展示着过往的荣耀与精神。

对于中国的文化,我们向来很自信,数千年的渗透至骨子里的自信,从自然风景,从亭台楼阁,从衣食住行,从思想言语当中,都在传达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图腾,也从各个方向印证了这个民族的不朽。

以前我们的视角更多的是关注生活、经济、科技、军事等,于文化方面的关注和反应只是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和热衷于文化事业的人才会讨论的事情,普通人只会在乎怎样才会赚更多的钱,怎样才会过更优质的生活,而在普通人眼里的国家,也基本只会关注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在世界上的进步和地位。如今当这些硬实力已经逐渐让我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时,我们对于文化精神这一软实力也终于开始投入了。

六十余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个时候,百废待兴,我们的目标是让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人吃上饱饭,安居乐业,这是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第二个三十年,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的南大门,从此挽起了改革的袖子,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是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如今,我们的经济已经位列世界前茅,国际地位更是与日俱增,在综合国力日渐昌盛的环境下,下一个三十年,文化复兴必将是我们的中国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我们的经济基础逐渐满足现有生活方式时,上层建筑必将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理念,文化输出是我们对精神世界最直接也是最得意的消遣方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根源不外乎一个“道”字,何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何为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在中国的道中,山水是其最直接的文化体现。中国人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文化传承和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山水。

孕育我们生息的黄河和长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命脉;三山五岳是我们对五行文化留下的印记;亭台楼阁是我们体现建筑的文化之美。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可以被我们寄托于世间任意之物,从而幻化出来的世间最美的外衣,于诗词曲赋之中,于丹青笔墨之上。

你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五岳之首泰山么;你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唱的难道不是精神图腾黄河么;你惊叹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除了李白的庐山还有谁能出其右?你感慨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壮,除了苏东坡的长江赤壁还有谁能有这份处世不惊的潇洒!

自古以来我们于山水的情感就太深,以至于见到这座山,口中可能即能诵读某位诗人的名句,有感之处甚至可以自己做诗词文章来表达这种情感,这就好像是物种进化一样,经过数千年繁衍生息早已流淌至我们的血液基因当中,内秀于精神,外化于文字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之辽阔雄齐,“舟行碧江上,人在画中游”之悠然柔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宁静意远;“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之恬然幽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静谧空灵。何不可为诗,何不可为文,何不可为画,文化的渗透早已超越时代跨越地域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食粮。

对于中华文化,我一向十分热衷,传承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以前我们对于文化输出甚是少见,近几年随着国家强盛之后的政策性建议和建设以及电视节目的多元化竞争。一大批更亲民的文化类节目逐渐脱颖而出,口碑不俗,例如《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等节目的开播,就是在号召全民参与文化传播,全民的就是世界的。当然还有一批古老而稀少的民间艺俗文化也逐渐被传承之外的观众所熟知,号召我们积极保护、积极传承。但是,比起美国好莱坞式的的宣传美国本土文化的方式,我们还得摸索出自己的一条传承之道,才能走的更高。

现在很理解从前上学时期,老师逼迫着我们背诵的古诗词文,我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用到它,甚至没什么用。但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一幅很美的画面,想由衷的赞美一番时,没准那句你曾经背过的句子就突然从你的嘴里蹦出来了,你才发现古人的才思文学真的是那么美,中国语言真的是那么动人。或许多年以前写这句诗的人就是站在你现在站的地方发出同样的赞叹,那一瞬间,你们像互相触电了一般,读懂了这幅画面,读懂了对方,也读懂了自己,这就是文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9998/

《江山如此多娇》的评论 (共 10 条)

  • 鲁振中
  • 清澈的蓝
  • 襄阳游子
  • 马文卿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自古以来我们于山水的情感就太深,以至于见到这座山.......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三角

    三角或许多年以前写这句诗的人就是站在你现在站的地方发出同样的赞叹,那一瞬间,你们像互相触电了一般,读懂了这幅画面,读懂了对方,也读懂了自己,这就是文化!欣赏佳作!点赞!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彩蝶

    彩蝶欣赏点赞!推荐阅读!重阳节快乐!

    赞(0)回复
  • 丫丫

    丫丫不错喜欢,赞!!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