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女人哲学观五大差异

2016-09-20 19:54 作者:闫立明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哲学是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问题,因斯坦说:“人人有每个人的哲学观,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哲学观决定一个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质量。中国女人和外国女人的哲学观有着天然的差别,这与民族文化有关。撰文告诉你中外女性的哲学观差异。

一是“美”的差别。一个社会学家调查问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外国女人,有了钱第一想做什么。中国女人说,买我喜欢的首饰和衣服。外国女人说,有了钱做美容,去皱纹去黄斑去眼袋年轻为首选。哲学观的错位,你不美丽带上顶级钻戒也不美,穿上再好的衣服也难看。男人会调凯说,衣服不错女人一般。外国女人聪明,不管是中年还是老年,把自己整理的美美的就是穿得朴素更诱惑男人。

二是“爱”的差别。中国女人是:你爱我吗?外国女人是:我爱你吗?这爱我和爱你的差别决定了中国女人的“虚弱”,导致心理的变态。如中国女人是把钱用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忘记了自己的美丽。而外国女人则把自己能支配的钱用自己身上,青年时期保养身体的美,中年注重于整容专家打交道,年轻自己,这是真正的保护自己。外什么中国的婚姻中外遇那么多,据说中国婚姻中外遇率80%。你不注重自己的美,那男人就会外寻“美”,就是这样。

三是“依”的差别。中国女人结婚后特别是中年后对男人和婚姻的依赖性太强了,好像献了青献了身自己没有价值了,就怕男人“遗弃”或背叛,就怕离婚或失去家庭。当然这种稳固婚姻的态度是好的,是传统的。但能做到吗,中国的离婚率不是世界上最高吗?外国女人则是“独立”,夫妻不悦了何必在一块受罪?自己活得好好的,自己搞得“美美”的,有人会爱我,我不爱你你还得不到我来着。

四是“质”的差别。“质”是指生活质量,于女人自己生活本质的东西。如婚姻中没有爱情也是“维系”婚姻,一生体会不到爱的滋味不懂得相伴的重要,特别是中老年女人独身者居多,把暮年交给孩子,孩子有几个在你身边?不懂得爱自己,老了也是省吃俭用攒着用于儿女,把女人一生的本质忘记了,那就是美丽和潇洒。外国女人就像歌中唱的:“潇洒走一生”。

五是“心”的差别。“心”是心理问题。俗话说:“心哀莫如死”。中国女人特别是中老年女人人没老心老了,甘愿自己做个老婆子,五十多岁真的进入了奶奶姥姥角色,推着婴儿车抱着儿孙辈,一派“人老珠黄”的样子。外国女人则中老年第二春,把“花甲”年龄称为“花期”华年,修饰自己美容自己,个个追求风韵依旧,一个中国女人到国外看孙子,老外亲家母在机场迎接,见面吓了一跳,同样的两个女人,外貌相差20岁,孙子的姥姥和中国的奶奶说,我还想嫁人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时光匆匆飞逝,永不停歇,女人时时都有自己美丽的顶点,让时光留住你的美丽,封存你的娇艳一刻。”东方佳丽能封存住你娇艳的一刻。时代在发展,生存观不能落伍,中国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哲学观,岁月无情人有情,健康和美丽自己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6248/

中外女人哲学观五大差异的评论 (共 7 条)

  • 淡了红颜
  • 鲁振中
  • 绝响
  • 清澈的蓝
  • 襄阳游子
  • 雪灵
  • 王平如是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