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宝成线上

2016-08-07 09:36 作者:蔡怀森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宝 成 线 上

蔡 怀 森

列车从江淮平原出发,进陇海线一路向西,跨中原大地,上黄土高坡,至宝鸡,折转向南,直奔成都,这就是宝成线了。

宝成铁路是沟通我国西北与西南的交通要道,也是经秦岭,巴山险途入川的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

进宝成线,首先就是入秦岭。迎面而来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跨甘肃,陕西,河南三省,山脉延绵1600多公里,南北宽数十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山体雄伟,势如屏障。史记中载:“秦岭天下之大阻也”,有“九州之险”的称号。过秦岭入川境就是巴山,剑门山。这一片秦巴山脉,峰峦叠障,山高涧深,群山陡峭险峻,铁路修建工程极其艰巨。古时这条道上,行人只能背负少量货物,屏息凝气的爬行在悬崖峭壁开凿的栈道上。古典由蜀入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于此。出生在现宝成线上江油的大诗人李白,曾赋诗感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在行进的列车上,望着窗外,陡峭绵延的秦岭群峰中,秋色里,满山灌木丛,片片红叶点缀山间石壁,下面深涧里,嘉陵江水湍急的流淌,转瞬间列车过桥入隧,只在短暂的隧道外给你呈现一幅幅匆匆略过的秦巴山色画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据资料载:宝成铁路80%的轨道铺设在崇山峻岭中,688公里线路穿过304座隧道,1001座桥梁,989座涵洞。宝成线曾历经多次改造,据说在早期通车的老线上,每个隧道口都会有一片墓地。

宝成铁路建于解放初期,那时的工程技术,装备,设备,安全防护近乎原始,全凭施工的大批军人,民工(现在叫农民工)人工劳作,和“大干苦干,艰苦奋斗,奉献宝成,尽快通车”的口号精神。整个工程用了四年多时间,比计划提前13个月建成通车。而在后来的岁月里,修建这条铁路究竟牺牲了多少军人,民工,没有消息,没有报道。埋葬他们的山脚土坡,隧道口,轨道旁,早已湮灭在枯藤荒草间。陪伴他们的也许就只有那山谷里的风,山谷里的,山谷里的树了。有些地段改造后,隆隆的车声,呜呜的汽笛声也远离他们了。

小时候上学,读过一篇课文,叫“走官灵峡”,写到了修建宝成铁路,描写了建设工地上的一对年轻夫妇,日夜加班,就在工地旁的山坡上挖个洞,把孩子放在里面,边上用石块垒个坎,不让孩子爬出来。文章写的很美,想象着孩子夜晚在洞里数着工地上的灯火和天上的星星。。。。。。

那是个建设新中国,大干社会主义的热火朝天的年代,是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同时代的还有王进喜在玉门戈壁滩上忍饥受冻的打井找油。赵桃象蚕吐丝一样,为前线将士的军服和百姓身上的寒衣,纺着一寸寸纱,织着一尺尺布,而过早耗尽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鞍钢的孟泰,在恢复建设中,用工余时间从荒野草丛里,拣拾一个个零件,螺钉,建了一个孟泰仓库,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鞍钢。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大热情,也使我们的领导人热了起来,他们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有这样的人民群众,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于是相信了粮食亩产可上万斤,钢铁可以超英赶美,还可以提前实现共产主义,于是就跃进了。。。。。。

宝成线上,列车在秦巴山脉中穿行,如今的机车已是电气化了,很多地方建了复线,现在修建铁路工程已不全是牺牲和奉献,而是利益。企业的收入,效益,工资,奖金,福利和高管们的高额年薪。想得到一个工程项目是要经一番努力争取的。

如今,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拥有了许多,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但我们也失去了很多,有很多朴素的人文精神,感恩精神,对民生的尊崇和养护也淡漠了,那些在新中国积贫积弱时需要他们的脊梁作为共和国的脊梁。如今国家强盛了,富足了,中国的脊梁也就由精英和明星们来担当了。可我们还是不要忘了他们——曾经的,新中国的脊梁。

一个总是向前看,讲政治,讲路线,讲斗争,有意无意忘记过去,不知感恩,不顾惜民生的社会是可怕的,而提出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伟大的。

宝成铁路是一道风景线,也是一座丰碑,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不畏艰难险阻,奉献国家,建设国家的丰碑。

2012年 11月 16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6938/

宝成线上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荷塘月色
  • 歪才(卢凤山)
  • 暮兮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