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独,灵性的代价

2016-07-23 19:09 作者:斜阳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阑人静,一朋友打进电话,一聊便是两个半小时。

朋友说有点抑郁,甚至感到活着很没有意思;无明确原因,也没有什么不顺的事,而且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想找个人聊一聊,翻看电话本,二百多人,几经筛选,哪一个合适?哪一个可以体己?她说还是王志文那句话说得对,想找个随时可以说话的人的确不容易。

聊来聊去,确是聊不出具体的问题,总之是莫名根由,这儿也不是,那也不是,了无头绪。但是我却觉得,她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的,当今时世,但凡有些性情,内心深处含着些高洁与纯正的人,或多或少时不时地都会有些疑惑。

该是一种浮躁中静不下来的,被悬起,浮空,失了重心和抓手的,空虚;是一种人群中伫立着,又似乎被一股浩大而无边的洪流裹挟着,失了本真自我可以控制的,迷茫;是一种朋友圈里,喧嚣与虐闹所不能掩抑或遮盖又尤其不宜独处的,一种灵魂孤寂——我很脆弱,我不知道我究竟是谁了,我在哪里,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似乎一切,我,这个世界,都处于一个微茫的飘荡之中。我似乎什么都有,我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我就是一贫如洗一行尸,好累的孤独的行尸!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许多人都在想,究竟哪里可以怡养心性,既有阳光又有阴凉,可以安之若素,可以忘情忘水,可以笑也可以哭,自由自在,身与心都能透透亮亮的?天大地大人更多,却难有真正意义的知己,像一朵漂泊的云,又像是离群的。叽叽喳喳的声响,相映于柳岸峥嵘,悦耳乎?悦目乎?却就是没有人可以随时随意地“说话”,也不能沉静幽默,什么都不说;少了一种心契,难觅一个“懂”字。

其实在当下,这个“心契”、这个“懂”字都是极奢侈的,它不同于那种普通的理解,不是简单的关、怜惜或是陪伴就能够解决的。

想起有时候的一些应酬的场合,一般人大多都会有好的胃口,能吃能喝也能聊,喜欢唱,也喜欢跳,心里装不下的仿佛都是快乐。但是有时也会有人“另类”一点,似乎并不喜欢融进这个气氛,宁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一边,只是看,只在听,只等“快乐”降下温度才好回家。有的可能只是际遇或者成就不同,有的可能是秉性内敛或是一时的情绪低落,也有可能是不喜欢其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总之就是那么静静地“孤独”着。你与他说话也可以有的聊,你不理他他便独自静悄悄。

这种孤独不一定就是孤独,也可能只是一种偶在的自由心境的呈现,甚至是一种沐浴在快乐气氛中的休息。但显然也是有不同的,是真孤独,喧闹中尤其寂寞,不喜欢被人打扰。

这便是心灵层面的差异了。观念不同,需求不同,修为与境界都可能不同。曾经一位读大学的小朋友问我,突然间感觉到与原本十分要好的发小们没有话了,深感对不起,很内疚。是自己变了,迷失了真诚与朴实吗?骄傲,自大,虚伪,浮躁了吗?我以我的理解告诉她,你是变了,是你成长了,但是还没有成长到足够的高度。那些文化大家高不高?他们与平民百姓沟通有问题吗?不同层次与志趣的人就不好相处吗?——一个人一旦达到了一个足够的高度,就会反倒缩小了高与低的差距,雅与俗甚至是善与伪都能包容了。因为你的天大了,地大了,情怀大了。

人的成长也是波浪式的,尤其人到中年之后的体会。一度缺欠,一度丰盈,再缺欠,再丰盈,最后终于发现,却原来都是含着稚嫩。

正是当下这个迷蒙的时代,信仰丢了,道义丢了,良信也丢了。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发生了抑郁!但是如此说来,这种抑郁也是成长,是社会成长的一个过程、表现,是一种灵性层面的萌动。起码,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想了,开始仰望星空探寻世界以及自我性灵的存在了,尽管可能拔不出脚,可能会疯掉!

经常劝朋友们,尤其中年之后的朋友们,生活中不由自主的事情太多,天有风云,人有贵贱,与其枉自嗟叹蹉跎,不如给自己建一个“关注点”,将生活集中于这个关注的点上深入进去,便是“世外桃源”了,一切无干自己心灵快乐的俗尘杂遝自然都被屏蔽开去。人到中年,浪抵沙洲,朋友圈逐渐平实缩小,兴趣偏好也最容易淡化,要么做一个浑头浑脑饱食终日的凡夫,只管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过自己惯常的小日子;要么培养偏好自娱自乐,不时地哪怕只跟自己的灵魂说说话,可以浮想联翩,权当是醉卧中,可哭可笑可以执拗,甚至也可以是一种孤僻。如此,快乐悠然便可见南山了。我最推崇的就是后者。世界改不了,人是生就的命,何况时遇不济呢?只有自己的灵魂可以自己主宰,但需练就一点通达的心性!如果人人都能如此“独善其身”,这世界还有什么不好?

建议朋友去寺庙走走,只当是郊游散步消遣,寻一个角落坐下来,静静地听,静静地看。也可以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想,就那么呆呆地哪怕是傻傻地坐着便好,让大脑来一次清空,给灵魂一隅空隙;也可以任凭思绪做无序的游荡,恍如梦一样不着边际,不需逻辑也无需牵强,只一具尸壳于佛寺的空灵中沉睡即可。一日很短,或风或或晴空,这是一个灵魂的休息,悟与性,或许就在刹那间得以升华了。

世态纷杂,人事骄躁,独享清净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许,这种清净便是一种灵性的滋养,毕竟需要一种超脱。如此,孤独一点反倒是好事。

孤独,正是灵性胚胎的胞宫,但有一些灵性需求的人必会存在于孤独。陈道明说王菲上升到灵性需求的层面,再也寻不见可以伴她灵魂相生与相栖的情侣,常人或许不知,抑或不解,甚至怪她的“失常”,怪她的“清高”、“另类”,怪她脱离了尘俗的怪圈。

上升是需要代价的,便是孤独的代价。常俗之人可以不懂,可以嗔怒于这种“灵性”的需求,甚至抱怨这种“灵性”的“不可理喻”,但是“灵性”却不可以反其道行之,不得已只能“自食其果”——灵性是一种境界。灵性需求不是他人能够给予可以轻易提携的,其中的“悟”便是心性,是自身生命本源的萌动,是理性趋向阳光的需求,是昆德拉关于轻与重之重的抉择。

人是贵有思想的,但也害于思想。两个不同层面的思想发生碰撞,必是可悲的。孰是孰非?奈何?所以王志文找不到可以随时说话的人,王菲也只好栖居于“孤独”;即使能够找到,不再“孤独”,谁又敢说如此便可达成长久的相契?如果能,那才是造化。不能说没有,却是极少!

理性区别于灵性,理性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和迁就性,因此它更多栖居于常人之中。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却不离不弃甚至“相濡以沫”,就是理性的结果,因为有理性,有迁就,所以才有中国式家庭的更多的包容和“稳定”。亲情多于爱情,甚至私情与无奈的契合才是中国式家庭最普遍最根本的魔咒。

常人也无须做什么灵性的梦,浑头浑脑并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时下的天气使然,粗鄙泛滥,仁德飘渺,黑即白,白即黑,天降云雾,地生阴霾,人们多已被熏被洗得浑浑然焦焦灼灼不知东也不知西鹿马不分了。洁身难,清静难,说几句心底的私语甚至也难,还要在私底下说成悄悄话,甚至只能是对着自己说,都成了精神的“另类”奢侈。

所以,享受孤独正是灵性的层面,可惜能够如此享乐,甚至懂或仅仅“懵懂”的人都不多。

孤独是常人所见,却不见“孤独”人内心其实的博大!孤独人不见得真是孤独,这是灵性的一个境界,只有“孤独”了才会懂,孤独人自身不是孤独的。这便是“勘破、放下和自在”。“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语如此,明净通达之人自当堪破。独而不孤!

然则毕竟太多的孤独者不是这样,却是深陷于泥淖,心灵极度孱弱。文学巨匠老舍如何?大明湖畔静坐一夜,终还是未留一言一语步了屈子后尘。可悲可叹!知情人知道,老舍先生的悲剧正是他与家人并这个社会的两个思想层面,两种人性,或者说是人性中的两个极端、两种“道义”剧烈相撞的结果。最可悲,从此消亡的不仅仅一个个体的老舍先生,实则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堕落,道义的崩塌。其中隐意,即使浑浑噩噩不明就里者又岂不明白?屈原,老舍,他们真的舍得下这个世界?他们爱得太深了,他们必须为之殉道!

——平常一点,还是安享孤独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3709/

孤独,灵性的代价的评论 (共 3 条)

  • 心静如水
  • 雪灵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