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步都江古堰(游记随笔)

2016-07-18 18:55 作者:长江天使...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阮海强 阮星

在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以前,成都平原并不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长江最大支流之一的岷江,从海拔三千余米的山,奔腾而下,直泻成都平原,汹涌的水势,骤然变缓;泥沙沉积,河道淤塞,每遇季,便常常泛滥成灾。

为了救贫苦百姓于水火,早在公元前的二百五十多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便和他的儿子二郎一道率领当地人民,建成了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等多种效益的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位于成都市西北的灌县境内,它由“都江鱼咀”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三项主要工程所组成。

鱼咀修筑在江中天然滩脊上,起着分流江水的作用。沿鱼咀和内、外江向下伸延的是内江金刚堤和外江金刚堤,正是由于鱼咀和它的分水作用,才能引导江水流入地势较高的宝瓶口。

飞沙堰筑在内金刚堤的尾部,当内江水量超过灌溉需要时,内江的水和沙石,便自然从飞沙堰上流入外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宝瓶口是内江的总进水口,这里原来有玉垒山斜出的一块砾岩,挡住江水的去路。李冰在这里开凿了一个宽约二十米的引水口,打开内江的通路。奔腾湍急的岷江,一到都江堰的鱼咀,便驯服地分成二股,一股顺外江流去,是为岷江正流;一股进入内江,通过宝瓶口,流经千万条渠道所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

都江堰的建成,使得灌县、成都等十二个县市的三百万亩农田得到灌溉,四百万人口得到利益。正如《益州记》所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

这项工程体现了“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溉”的原则,并且做到统一规划,精心设计,科学施工,就地取材。例如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李冰父子为了粉碎坚硬的砾岩,打通玉垒山上引水口,他采取了先在岩石层层裂开。这在当时世界水利技术史上,也是罕见的。

公元四九七年,灌区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在玉垒山背山面水的坡地上,修建了一座“二王庙”,亭台殿宇,飞檐斗拱,古朴壮观,庙内有李冰父子的泥塑像,四壁镌刻着李冰的治水格言,计有“六字诀”:“深掏滩、低作堰”;“八字格言”:“迂湾载角,逢正抽心”;此外还有治水“三字经”等。现在“二王庙”经过重建修整,焕然一新,成为都江堰游客必游之地。

二千多年来,都江堰灌溉效益逐步扩大,到清代已能灌溉三百万亩。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工程失修,河道淤塞,堤岸倒溃,灌溉面积到解放前夕已缩小到只有一百九十万亩。解放后,都江堰回到人民手中。经过多年大规模扩建修整,至一九五三年灌区面积即已扩大到五百九十万亩。

自古以来,都江堰灌区只限于成都平原,滔滔江水被横贯平原东侧的龙泉山所阻挡。一九七零年,丘陵区人民提出了“打通龙泉山,引水上丘陵”的豪迈口号。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人们凿隧道、修明渠、架渡槽,终于使江水以每秒三十二立方米的水量,流向川中、川南的丘陵地带,使一百二十七万亩地得到了灌溉。

如今,人们站在龙泉山脉南岸的主峰顶,放眼远望,只见引水隧道延伸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蓝天下闪着粼粼波光,这就是仁寿县人民建成的蓄水三亿立方米的黑龙潭水库,它和龙泉山东西两麓大大小小的水库与塘堰相配合,引蓄岷江水,发展自流灌溉。在三十年的时间里,灌区人民共填平了原来十多万条“弯、浅、乱”的旧渠,开挖六万多条新渠,在总长八千多公里的干支渠上,兴建了一千多个小型水电站。今天的都江堰灌区,已经不是“成都平原”的同义语。整个灌区范围,已从解放前的十二个县(市)扩大到十七个县(市),灌溉面积达八百多万亩。粮食平均亩产由四百多斤提高到千斤以上。棉花、甘蔗、油菜等经济作物也连年获得丰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老的都江堰,正日益焕发着青春的异彩!

作者:交通运输部公安局长航武汉分局、武汉船务管理公司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2737/

漫步都江古堰(游记随笔)的评论 (共 1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