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越中三日》系列之十三:桂花明堂

2016-07-15 06:08 作者:我是小民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十三、桂花明堂

兵马未动,后勤先行。为了方便看鲁迅、游沈园,女儿用手机早早地就在鲁迅故里国际青旅定下了房间。

利用导航,我们顺利地找到了旅舍。旅舍处在绍兴城区中心,原址宋家台门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水乡古建筑,四合院结构,延续了水乡传统居住风格,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明清风貌。石板路、木质门、粉墙黛瓦、朱红廊柱,古朴风雅,闹中取静,有两个四合小院和一个过堂作为公共区域,院中有绿树花草,过堂内有沙发茶几,家居色彩浓郁,很有些宾至如归的感觉。

出旅舍向右不到百步有一道石桥,过了石桥右转便进入了鲁迅中路,前行百米左右,路北就是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在周家新台门,位于东昌坊口西侧,是一座大型的台门建筑。台门是正宗的绍兴“特产”,凡是房屋比较象样一些的都称作台门,且往往聚族而居。台门屋宇乌瓦粉墙,砌有石阶和石门框,显得古朴、庄严、肃穆。

鲁迅故居不收门票,凭身份证便可进入。踏上大门石阶的时候,我特意看了看时间,正三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没有导游,开始很有一丝茫然,不知往哪里走好。好在游览的路径并不复杂,又兼有导示牌指示引导,便随着人流慢慢地向前走。

过了台门斗,第二进院落便是“德寿堂”。“德寿堂”为三开通间的大厅,是周家房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曰“德寿堂”,匾下挂“松鹤图”大堂画一幅,两边是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德寿堂”后第三进为陈列室,室内陈列着大量的实物和照片,展示了先生家史,以及先生与周作人、周建人的关系。周作人部分,突出其日本留学时期与鲁迅的关系,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功绩,以及他的众多著述。

走过一个八边形院门便来到桂花明堂,明堂就是天井,因原来这里种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而得名。进入桂花明堂才是真正到了鲁迅先生的“家”。

首先来到鲁迅先生的卧室,站在先生卧室的门口,突然有了朝圣的感觉,连神情也跟着肃穆了起来。卧室墙上挂着放大了的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有些扎眼的“一”字浓须,清矍的面孔,炯炯双目似在注视又似在思考。卧室内陈放着一张先生当年睡过的铁梨木床,另有八仙桌、椅子、斗橱等几件老式家具。辛亥期间,先生曾回到家乡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卧室便又兼了书房的作用,先生常常在这卧室内略显昏暗的灯下备课、写作到深,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转身便是两楼两底的鲁迅故居,门框上挂着“鲁迅故居”的木牌。这是先生一家当年生活的地方,保存相当完好,房内陈列的那张皮躺椅是先生的父亲周伯宜患病后用以休息的原物。周伯宜本是一位思想开明的秀才,因受父亲周福清科场舞弊案牵连被革去秀才身份,一时消沉落寞便常借酒消愁,后为病魔所缠继为庸医所误,年仅36岁便即辞世而去。先生的母亲鲁瑞为了治好丈夫的病,当尽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到头来还是落了个人财两空,使一个小康殷实之家由此陷入困顿。周伯宜因病过早离世对先生影响极大,先生早年赴日留学立志学医,“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便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座房子里还住着先生经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的祖母以及先生的结发妻子、侍奉婆婆一辈子的旧式妇女朱安女士。

向后穿过长弄堂便是周家的厨房,里面有大灶台、八仙桌和其他炊具,壁上挂着一只很大的竹编菜罩,那是当年的“忙月”短工章福庆为周家所做的原物。章福庆曾为少年鲁迅做过一些竹器玩具,鲁迅十分喜欢他并与他的儿子章运水成为好朋友。在少年鲁迅眼里,海边长大的农村娃章运水的生活世界既陌生又神奇,极具迷幻色彩。章运水便是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原型,章福庆便是“闰土的父亲”。

厨房后边就是百草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2249/

《越中三日》系列之十三:桂花明堂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