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些路,走着走着都成了曼妙的风景

2016-06-20 09:03 作者:海春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有些路,走着走着都成了曼妙的风景

商海

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经常会生发出眷恋乡野的情怀,尤其是曾经走过山野的那些年少时光,随着怀旧念想升腾,一不留神便会溜达出来,情不自禁地想要回归,找一些感觉,实地回味一下曾经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尽管那时,并不觉得美,甚至觉得满是苦涩,满是艰辛,经过了时光打磨和生活的窖藏,那些带着一点辛苦的味道,还是会发酵出一些浓浓的生活情趣。

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天都要从老家那个小山村里,翻越很长的一段山路,到设在另外一个村子里的中学去读书,这段路的中间,有一个叫做袁洪峪的地方是必经之地,据老人讲,以前这里建有寺庙的,是一方风水宝地。那时候,这里是一个无线电工厂,现在已经变成叫做“罗曼山庄”的度假村了。济南称之为泉城,然而,名泉却不只是城市里的专属,在袁洪峪里就有两眼名泉,一眼是苦苣泉、一眼是琴泉。苦苣泉的来历,据传说是唐末黄巢起义中,黄巢的女儿苦苣,勇猛杀敌,到达袁洪峪遭围截,身负重伤又不肯投降,便撞死在了泉崖下。苦苣死后,崖下便冒出了一股清冽的泉水,后人称之为苦苣泉。关于琴泉,也是很有文化背景的,据记载,清人王初桐在《济南竹枝词》里有写该泉的诗:“苦洪峪口白云深,试听琴泉泉似琴。何必思贤寻旧谱,高山流水有清音。”注解说:“琴泉在苦洪峪,泉声滴,如理丝桐。历下彭山人善鼓琴,续刻殷文庄所刻《思琴操谱》。”关于这些传说,少年时代的我,是不曾了解的,那个时候只是傻乎乎地背着书包从这里走过,这样的知识大门,却一直紧锁着,经常路过的传说和历史文化,只不过是一段尘封的记忆罢了。单从泉名字来看,一苦一乐,也算是一种情调,有山有水便是好地方,难怪后人要给这里取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做罗曼山庄了。这里还有一个叫做“韩复渠别墅遗址”的地方,据说是民国时期,韩复渠主张“乡村建设”时,避暑的地方,上学时,对这样的事情大都漠不关心,只记得这里有两棵参天的杉树,是山里很少见的树种,看看光景,算是一种乐子。

如今走在袁洪峪的小径上,俨然不是旧时光景了,水流不如以前的清澈欢快,人为造景的痕迹有些不伦不类的样子,也算是弄巧成拙的一种境地,有一些淡淡的伤感。好在那些树和那些苔藓绿草之类,仍然保持着青青翠翠、郁郁蓊蓊的生命力,散发出自然的气息,行走在这里,犹如进入天然氧吧,也算是对伤感的一种补慰。小时候,没有深深的阅历,没有凝重的情怀,显然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而今,走在这里,看一草一木,仰望参天绿树,都是一种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痛的良药,是一种修补,一种疗养。走在这里,什么惆怅都可以不想,思绪里恍惚着那些少年时光,那些与小伙伴们一同路过的爽朗的、憨厚的、野性十足的笑声,仿佛浸润在山林和泉水的记忆里,散发着自然的色彩了。

移步换景,到了山脚下的一个洞口,这里也曾经有过我和小伙伴们的快乐时光。天,下的时候,山路很滑,很难走的,这个山洞正好从山的南面穿山而过,到达山的北面,北面不远处便连着我们居住的那个村子的山脚,大雪封山的时候,山路难行,几个小伙伴总会斗胆从这个山洞里穿越,冒一把险。说是冒险,是因为这山洞的路途比较长,要步行十来分钟的样子,里面昏暗潮湿,没有光,即便有光源,也只能照到很近的地方,走起路来里面有浓重的回响,像是闹鬼。我们这些胆小鬼是不敢冒然孤身行动的,总是提前准备了木棍,在上面缠上油毡纸,做成火把照亮通过,那个时候,每个人家里都很穷,买不得手电筒的。就这样,几个小伙伴搂着肩膀,拿着火把并行在山洞里,还是感觉汗毛挓挲的,要不是下很大的雪,小伙伴们也很少这样冒险。如今看来,用那样的火把冒险行动,在那个时候也是很奢侈、很浪漫的事情,要不然,如今也不会有那么多有意思的回味。带着女神和公子走一遭,也算是一种显摆,我那宝贝公子还是觉得蛮刺激的,其实,他哪里懂得,那个时候,山里的一个穷孩子,苦中作乐的那种心境是一种什么滋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山洞里出来的时候,看到洞口的光和绿草,就有一种忽逢桃花源,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惊喜了,唯有经历过这样一段黑暗,才能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从洞口里出来,也才会体会到阳光与绿叶的不同味道,从一个园林一般的景致里,偶然走进了更加自然的山野里,那样的刺激,也颇有些小惊险,小回归的味道,这虽然算不得波澜壮阔的旅游,也算是一种突然变换欣赏频道的偶遇。

在山野里走着,我絮叨着我少年时那些有趣的事情,我那宝贝儿子也似乎一改不听老子讲话的习惯,听得格外入神了。少年时,回家的路上,有时我们会顺便捉几只山蝎子,卖了钱,变作书本费或补贴家用的,山路边得石板下面就有,不过不会经常幸运,一有小伙伴捉到,肯定会引来同伴的大呼小叫,有些甚至是小肚鸡肠的嫉妒,在那样的穷日子里面,这也是一种瑕不掩瑜的真实状态,那也算是一种天真吧。

那个时候上学,不是干巴巴地走着,很多时候,大家共同讨论着感兴趣的话题,走着走着,不觉就到家了。山里的穷孩子,对学习的事情,也是蛮重视的,在那样的山里,出路只有一条:考出去,进城,找工作。父辈们期待着山里会飞出一个金凤凰,那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我们这些小伙伴,也格外懂得把学习融入进生活,比如背英语单词,就是路上常有的事情,有时拿个老师废弃了的粉笔头,在山路边找一些相对光滑平整的石头,随便划拉,那就是我们强化记忆的笔记本,现在想来,有些“到此一游”的尴尬了。累了的时候,我们就唱歌,扯开嗓子的那种原生态,尽管不着调,会唱的歌也很少,但那都是心声,那都是与自然真实的对白,那都是穷小子们放纵了的狂野和激情。如今,我在妻儿的怂恿下,还不知廉耻地对着山谷又吼了几嗓子,不过这种回响,已经没有天真和狂野的味道了,倒是有些狂妄和噪音的感觉,想来也真是一种叹韶华易逝的悲哀。我俨然成了一个多愁伤感的小老头了呢。

为了增添这次重走初中求学路的趣味性,我还给儿子卖了卖关子,山里的路边,有的是榆树,这些榆树的叶子上会长出一些像小气球一样的泡泡,我们小时候,管这叫做“娃娃”,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反正小伙伴们都是这样称谓的,把这样的小泡泡掐开,里面就会有一些蚜虫一样的小虫子,这应该是榆树叶子被虫咬以后的一种反抗,它要把虫虫困死在里面么?也或者是虫虫分泌一种汁液,刺激榆树叶子长出一个小房子,好供它们挡风避什么的,总之这是生物之间斗争的一种自然妙趣,至少,儿子是第一次听说,我怎么觉得好像是赵忠祥在直播《动物世界》了呢,只是我的有些苍白,只有趣味性,没有科学性罢了。

山野里有一种苔藓类的植物,我们小时候管它叫做“老鸹胭脂”,读音大概是这样的,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应该是个什么科学名字的草,那都不重要,我觉得这种草里有我和小伙伴们的快乐是最重要的。这种草,随便拽几把,团一下,就很容易做成一个巢,我还特地给儿子演示了一把,竟然让他瞠目结舌,嘴里念叨着:额,还能这么玩啊!一脸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样子,我也非常牛哄哄地回应:那是,你不知的事情多着呢!糊弄小孩子,我还是有一些鬼把戏的,呵呵。妻儿在路上摆弄我做的那个鸟巢还不过瘾,把这玩意托回家,真的让一只千纸鹤住进去了。小时候,我们这些淘气的穷小子从鸟窝里掏了小鸟,也经常让鸟趴在里面的,还装作大鸟的样子,为小鸟捉虫子,用手掐着虫子,对着小鸟的嘴,嘴里学着大鸟哺育小鸟的声音:傻哈傻哈!你别说,小鸟还真的张嘴吃了,有的小伙伴水平高,还真的喂活了不少,小伙伴们喂的鸟,那也是品种繁多:有斑鸠、麻雀、布谷鸟、金翅鸟、还有个小伙伴竟然喂活了戴胜鸟,让大家羡慕不已,那小小鸟都是淘气的小伙伴们冒了被摔的风险,掏来的。如今看来,那是对鸟类平静生活的破坏和践踏,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上学的路,最刺激的算是那些山崖怪石了,这些怪石,各色各型的,有的像怪兽,有的像书本,每块石头似乎都有故事。在山崖边上行走,过去一点都不觉得险,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穷小子,有时竟然会在山崖边上飞奔,游走在悬崖边上的快乐时光,就这样一次次在冒险中掠过,如今,这些路已经变得荒芜了,我不禁想到一段话:其实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而今走在悬崖边上,我感觉那些悬崖峭壁就是时光老人,一个看着我们长大的慈祥老人,一个铭记着我们苦涩回忆的多愁善感的老人,一个笑看我们从贫穷的泥潭里顾拽出来,迈向幸福大海的快乐老人,难怪随行的女神说,那山崖像个老人的脸,这是难得的一种共鸣,真的勾起我的灵感了呢!

其实,多少亿年之前,这里原本就是一片幸福的海洋的,说这话我也不是顺嘴胡说的话,我上学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个叫张小利的小伙伴从这山谷里捡到一块带着鱼的化石,狂喜着揣回家了呢!多少年之后,还会有鱼儿从此游过,悠闲地游着翔着,感受那些曼妙的风景,寻找那些快乐的感觉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6926/

有些路,走着走着都成了曼妙的风景的评论 (共 5 条)

  • 雪灵
  • 歪才(卢凤山)
  • 孤独寂寞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