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荣东的游记《欸乃声中的乌镇》获“光辉历程•时代画卷”

2016-06-17 09:34 作者:青枫驿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史荣东的游浙江乌镇记《欸乃声中的乌镇》获“光辉历程•时代画卷”最佳美文

游浙江乌镇记

欸 乃 声 中 的 乌 镇

史 荣 东

卿卿写作文,她把写好的作文编成小册子,要我“作序”。我们这次秋游乌镇,我和卿卿约法三章,各写一篇《欸乃声中的乌镇》。

秋阳下,我们三人来到了中国十大古镇之一——乌镇,熙熙攘攘的人影似乎把乌镇的水,乌镇的桥,乌镇的石板路挤得满满的,人影叠着人影,喧哗声叠着喧哗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在古镇上兜了一圈,为了体会“欸乃”之声,坐上了小木船。河水中没有喧哗,“欸乃”的橹声把小船推向前进,迎面而来的习习凉风,顿时,觉得一阵惬意,在橹动船移中自然是人爽意恰。忽而,修真观戏台传来桐乡花鼓戏,一千多年的沧桑岁月全在“锣鼓一场,唤醒人间;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仿佛见到了乌镇人沈约在“欸乃”之声中摇了出去,又在“欸乃”之中摇回来,携手带回南朝昭明太子萧统。萧统来到乌镇,在柳荫语之下,在佛殿琉璃灯之下读,为后来写作《昭明文选》打下了基础。

在“欸乃”的橹声中,船到了应家桥,河面上映出了文学巨匠茅盾对故乡记忆,他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橹儿一动,浮出卿卿在茅盾纪念馆与茅盾铜像的合影,她信心满怀,握住被人摸得发亮的神来之笔,在胸中,绘画着未来绚丽的晨霞。

乌镇不少的建筑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在“欸乃”的橹声中,乌镇倒影在水中,呈现出“人家尽枕河”的情景。其实乌镇的名人、大家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文学巨擘茅盾,还有数不尽的名人,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同善。乌镇自宋代到清朝近千年里出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另有荫功袭封者136人。

也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听着“欸乃”的橹声,坐着木船或从乌镇摇出去,或从全国各地摇进来,如: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领袖沈约、书画大家唐宰相裴休、江西诗派三宗之一陈与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宗、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明代散文家茅坤等人,他们都为乌镇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

当船经过汇源当铺时,从水中漾出《林家铺子》的背影,秋风冷中昔日的萧条与凄落浮现出水面,“欸乃”的橹声变得低哑,低泣无声。那是外受日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内有国民党官吏的敲诈,地主高利贷的剥削,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小说透过林家铺子的倒闭,反映了民族商业破产的厄运。旧社会的民族资本家受压被欺的情景出现眼前,《林家铺子》是乌镇的缩影,而且也是旧中国的缩影,它典型地反映旧中国的背影。

在“欸乃”的橹声中,我坐在船舱中想:乌镇在撸摇月色,波碎繁星之夜是个什么色彩?肯定不是,雍容华贵的袖舒《霓裳》的太真贵妃,而是,穿着蓝印花布旗袍亭亭玉立的村姑,她犹如一垄翠竹,以朴实的玲秀,迷倒四方游客。

在“欸乃”的橹声中,船过了太平桥,往仁寿桥驰去。妻子兴奋了,她坐到船头,张开双臂要把乌镇的水,乌镇的桥,乌镇的一切都抱揽在胸怀上中。卿卿也兴奋起来,左一张右一张地把乌镇的灵秀收到了镜头之中去了。

船穿过幽篁婆娑之处,拐了一个弯不久便到了逢源双桥,船靠了岸,又是一片喧闹,乌镇在熙熙攘攘中升腾起来……

——这就是我,和对外孙女卿卿的作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6265/

史荣东的游记《欸乃声中的乌镇》获“光辉历程•时代画卷”的评论 (共 3 条)

  • 雪灵
  • 歪才(卢凤山)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