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幼儿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2016-05-26 21:35 作者:林七尘  | 2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引言

用传统经典塑造教育平台,以国学智慧灌输幼儿教育。新想国学幼儿园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熏陶的基础上,引之以现代化学习相辅的特色基础教育机构。

在国际化发展与竞争不断的年代,基础教育项目必不可少。新梦想国学幼园开展适应市场运用而生的各种学习项目,比如国学经典教育、外语课程学习、托管式教育服务、幼儿礼仪教育,个性培养,等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让幼儿从小就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背景,学习如何待人处事,有利于孩子们让一些劣根在小时候的教育中慢慢有所改变直至摒弃,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一个个特定的情景,把美德教育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和孩子一起身临其境享受国学、温故知新,使之浸润在“、礼、勤、诚、耻”之中,感受美德就在身边,在亲力亲为中逐渐使自己的品行高洁起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很多古老的国学经典,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所谓经典,经久不息;传承,传诵不衰。

3—6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儿童良好习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热爱学习,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早教市场面临洗牌,管理规范化

从行业自身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早教还是洋品牌都因种种弊端遭遇发展瓶颈,早教市场面临洗牌,呼唤更科学规范的早教体系的诞生。中小早教机构生存难度加大,而大型早教结构则全方位发展,管理趋于规范化,市场强者愈强、弱者面临淘汰的局面。市场整体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早教行业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伴随着行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国家政府对早教行业重视程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也将为我国早教行业科学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国学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而狭义上的经典国学通常指的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目前学龄前孩童学习的经典国学大多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和《唐诗三百首》等。这些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千百年历史的积淀,不管从文化内容上还是道德上,都能启迪孩子们的智慧,都能达到积极教育孩子的目的。

 3、多媒体时代下国学热的趋势

促进学龄前儿童思想道德的发展 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可以通过道德理论教育、具体的道德事实或情景教育、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榜样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影响感化社会成员强化人们的道德感。学龄前的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道德感逐步发展起来,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文明千百年的历史道德经典,借助于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达到道德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培养他们关爱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意识。

促进学龄前儿童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不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人在自然的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通过多媒体,儿童们可以对美的事物的色彩和声音不断感知与理解,加上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认知感。同时,多媒体呈现出来的诵读音律、节奏和发音都是比较准确的,这对儿童语言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我国国学教育的瓶颈

当前我们中国大部分幼儿园包括国学性质的幼儿园在内,存在着传统教育管理方面的弊端。

常规的教育理念限制了幼儿个性的开发:在很多的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常规、传统教育方面的东西在大规模应用在园内管理建设方面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原因很简单,3-6岁的幼儿,正是个性发挥的好时机,但是园内的教育却过度要求他们在活动时整齐划一地坐好,在活动中过度干预幼儿的活动性质,一味强调组织跟纪律,成熟的教学方法,全面的教学规划,强迫性地要求幼儿接受体制下的东西,使得幼儿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硬板的校园变相体制以及过度强调指示性教育,师生关系紧张:在现在时事社会新闻中,我们呢不乏看到这样一些报道,虐待学生事件、师生关系不和谐等等。在校园这个大群体中,学校的变相体制使得学校往往充当的是一个处于主动地位的角色,自然,学生群体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学校里,学生被要求严格遵守一切规定好的制度,过度的指示性教育使得学生处于封闭状态;校园暴力时有发生,老师呵斥学生现象层出不穷,师生关系不和谐,传统弊端显露。

不适当开展评价导致幼儿心理发展扭曲:在当今很多幼儿园,可以看到学校开展各种评价机制以激励幼儿,这种做法利弊相衡。采取得当,确实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的做法却太过头,比如按衣服、帽子、红领巾颜色给幼儿进行分类评定。试问,幼儿尚且处于有待开发成长的阶段,强加给幼儿的评价还是出于分类的目的,这样有利于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吗?其实幼儿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科学合理地为他们提供更好地条件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切实际实际引进国外教育模式,结果与现实背道而驰:竞争时代,很多幼儿园为了赶上国际潮流,大幅度引进国外的教育理念跟教育方式,例如双语教育、蒙特教育,而忽视了国内教育模式的植根性,结果幼儿飞弹接受不了,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在实际上,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跟模式是必要的,但是幼儿处于一个被文化环境熏陶已久的状态,盲目选择并引进,变相夸大价值,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幼儿国学教育研究对策

4.1 国学的语言形态传播。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国学学校以及幼儿馆亦可开设专题的国学讲座,建立“国学第二学校”,开展学术讲座,利用长白讲坛、社科讲坛、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等资源,系统讲授国学知识,普及国学教育。

4.2 国学的实践形态传播。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节”等节日,开展国学兴趣沙龙、读书竞赛等国学体验活动。国学传播不应流于说教,需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做到春风,润物无声。可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如征文、知识竞赛、趣味沙龙等等活动,吸引少年儿童读者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播国学知识。

4.3 国学的传媒形态传播。“古为今用”指在国学内容上,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今为古用”则指在国学传播形式上,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弘扬古老的国学知识,使其焕发出青春的光辉。古老的国学与现代传媒的有机结合,方能产生更深远的传播效果,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

4.4 国学的历史体验形态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激励作用,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只有亲身体悟到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底蕴,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少儿馆可组织国学寻根方面的令营,进行文化寻根、考察活动,让少年儿童读者融入到历史文化的氛围中,同课堂教学、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传播形态。

4.5 国学传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文化、文学、艺术、思想、教育等诸多学科,单靠少儿馆本身是无法完成对少年儿童的国学传播与教育的,因此借助少儿馆搭建的传播平台,寻求广泛的外部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有效地开展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国学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图书馆搭建国学传播平台,高校学者提供相应文化智力资源,充分体现了文化精英研究与公共传播的紧密结合,高校科研力量与公共图书馆平台的人才资源共建与共享,使文化建设形成了良性的生长。

五、结语

在当前社会价值观整体缺失情况下,对少年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而有效的国学传播对其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国学幼儿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学传播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教育价值,通过不同路径的探索与开拓,可为国学的传播开辟新路,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1744/

幼儿国学教育的必要性的评论 (共 23 条)

  • 荷塘月色
  • 杨大侠
  • 潘郁就
  • 足迹
  • 小落
  • 他乡灯火
  • 老夫子(熊自洲)
  • 鲁振中
  • 潇湘妃子
  • 成飞烟
  • 诗露花雨
  • 歪才(卢凤山)
  • 似水流年
  • 夏之菲雪
  • 心灵深处
  • 烟雨流峡
  • 雨袂独舞
  • 生如夏花
  • 清淡如水
  • 从余东风
  • 心静如水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在当前社会价值观整体缺失情况下,对少年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 噶伦
    噶伦 推荐阅读并说 论点清晰,论据论证达意,很好的议论文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