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扶贫的思考和建议

2016-05-17 17:09 作者:利祥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对扶贫的思考和建议

身处国家级贫困县几十年,由于工作关系,却很少了解“贫困”二字的含义。又由于工作关系——包扶了几家贫困户,“贫困”进入了我的视野并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帮扶的贫困户

李福(本文人名均为化名)是我帮扶的贫困户。李福一家只有李福一个人。他高中毕业,19岁时得了肺结病,现在近50岁了,还是单身一人。

在村人眼里,李福干活劲头不足,与人交往中认死理,大多是一些负面的看法。

李福说自己经常感到疲乏,不时要用中药调理才行。当年的病,在李福的心里也许还留有阴影。将近50岁了,还是单身一人,如果影响了与他人的交往,这个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问了李福当年肺结核病的诊疗过程,并督促他近期再做一次检查。如果疾病还没有好,就继续治疗;如果痊愈了,就不要把自己还当作病人看待。

李福很快就到医院拍了片。从检查结果看,李福现在恢复得很好。我告诉李福,调理用的中药不要吃了,或尽量少吃,要在心理上把自己当成正常人来看待。

我对镇上和村上的干部讲,如果有合适的,给李福介绍一个对象,要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了家庭的温暖,他的情绪可能就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李福说,经常有人找上门来为他介绍对象。他担心自己的身体承担不起家庭的责任,每次都拒绝了。

我问李福的联系方式,他指了指窗台上的电话。看着落满灰尘的电话,我原以为那只是个摆设,我试着拨了一下,居然是通的,说明李福与外界的沟通中它还在起着作用。我劝他要改变生活方式,别人找他也方便。我说我家有好多旧手机,送给他一个。他说不用了,回头自己买一个。过了几天,他给我打电话,说这是他的新手机号。

从外表看,李福很精神;从谈吐看,李福脑子也好用;从接触中看,李福还比较善良,有责任心。他脑子灵光,近年种了几十棵樱桃树,另外还种了一种市场上销路比较好的中药材。有次我看到他罩衣的背部被树枝或什么锋利的东西划出了一道长口子,说明干活也肯出力。他相貌长得不难看,性格开朗,也健谈。新修的一间房没有装修,屋里也比较杂乱。如果有了妻子和孩子,希望他对生活的热情能更高一些。只要身体好了,他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要让他品尝到家庭的乐趣,力争避免在不久的将来使他成为下一个五保户。

如过不是当年的那一场肺结核病,李福今生的命运注定不会是现在的这种模样。如果李福懂得肺结核病,社会上也能正确认识肺结核病,李福今生的命运注定也不会是现在的这种模样。扶贫不仅要从物质上扶贫,更要从思想上扶贫。国家富裕了,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从物质上脱贫应该不是难事,要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上的贫穷那才是更加任重而道远。

郭亮是我帮扶的另一个贫困户。

郭亮在县城旁边的山坡上租住了一间民房。今年47岁的郭亮只上过小学,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几家宾馆运送需要清洗的床上用品。

郭亮的父亲今年73岁了,多年前患过肺结核病,现在连喘气都感到困难。郭亮的妻子没有上过学,在农村的家里照看生病的父亲。

郭亮的女儿初中毕业后,本应在卫校护理专业读5年,她只读了1年便因家庭贫困已经辍学3年了,如今在一家日用品商店为人打工。

郭亮的儿子在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患精神分裂症,现已辍学半年多了。

几点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后,在城里已很少遇到的肺结核病,如今还在困扰着不少落后地区的百姓。普及医学基本知识、正确认识疾病、正确治疗疾病,社会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二、对贫困户不仅要从经济上扶持,象李福这样的贫困户,更要“精准”到关心他的家庭、他的思想和精神。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里留下的年老的、年幼的,谁能承担起这项工作?农户的家散落在山坳的各个角落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到限制,白天经营着几十棵树,晚上守着个空房,几天都有可能找不到一个人说话,李福不能再寂寞了。

三、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培育有文化、有专业技能的公民。郭亮出生于1960年代末,他的妻子出生于1970年代初。他们夫妇二人,都只有40多岁,郭亮仅上过小学,他的妻子还是个文盲。这就是当年义务教育在山区的现状。护理专业目前就业前景看好,薪酬也不错。如果没有辍学的话,郭亮的女儿明年就可以找一家医院上班了。女儿的辍学,除了经济问题,与家长的认识和思想工作不力也有关系。郭亮儿子的疾病,在没有痊愈之前,不能随意停药,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即使终生服药,都未必会有好的效果。在疾病暂时得到控制之后,郭亮的儿子要尽早复学。郭亮的儿子已经有中途停药、不愿再上学的想法。这些都需要郭亮夫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仅靠郭亮夫妇能否完成这些工作,还得打个问号。

四、一人得病,会造成一个家庭贫困,更可能把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在精神上拖入苦海。郭亮儿子的病,住院花了2万多元。出院之后,每月还要到省会城市去开药。即使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可以报销一部分,父子2人每月的路费,加上郭亮对工作的耽误,仍然对郭亮一家形成了负担。顺便说一句,有些费用报销周期过长,对于借债看病的郭亮来说也让他常常感到压力;对于患了特殊疾病的人,一定要简化程序,及时列入救助范围。以前听话的儿子,现在发起脾气来,开始顶撞郭亮的妻子了。说起这些,郭亮的妻子总是眼泪汪汪的。原本开朗的郭亮,想到儿子常常是愁眉不展。

五、农民工进城之后的住宿问题。别人家盖了新房,就把原来的旧房隔成了数间,分别向外出租。郭亮在山坡上的家,就租住了这样的一间。住宿、做饭均在一个房间内。狭小的房间内摆着两张床,一张睡着郭亮父子,另一张睡着郭亮的女儿。郭亮的儿子18岁了,女儿20岁了,虽然是一家人,这样的场景仍不免有不便之处。厕所距离房屋还比较远,如果肠胃不舒服,半三更,黑灯瞎火,风交加,要多次上厕所,这是人所不能多想的。许多村民在老家修建了新房,却成了空巢;在外打工的一家,花着钱却住着条件极差的房子。这种现象在各地都是存在的,需要国家拿出政策。

几点建议

建议政府把不多但绝对数字也不小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撒胡椒面,应有针对性的扶贫,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一、要在医疗上加大投入,要加大医改力度。比如象精神病这类特殊的疾病,是否可以在专科医院直接免费治疗,或者象征地收取少量费用。要跳出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怪圈。特殊疾病对一个家庭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打击时双重的,社会能做到的就是对这些家庭在经济上多一点扶持。

二、要在教育上加大投入,要跳出因贫困而辍学,因辍学而容易导致后来再贫困的怪圈。对中途辍学的学生,要找到原因,要跟踪关注。辍学一个学生,很可能会对一个家庭带来几十年的影响。

三、要在农民工的住房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农民工公寓和廉租房等,要让进城打工的农民活出公民的尊严。租住私人的房屋,每年的租金都会面临涨价,随时都有可能被房东撵走的滋味恐怕更难受。

四、要让农民工融入打工地的社区,给予当地居民一样的所有待遇,对特殊家庭要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帮助。户口所在地不了解长期外出的打工人员,打工者所在的组织又不了解当地的打工人员。实际上,庞大的打工队伍,近乎于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郭亮的女儿已经辍学,不能让他的儿子再辍学,学校和社区都有许多工作可做。

结束语

我们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每一个问题要解决起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古今中外都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扶贫工作,作为个人,是非常渺小的,能做的事也是非常有限的。中国贫困人口多,但可以伸手帮助他们一把的人更多。 “勿以善小而不为”,伸手帮一把我们身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吧,如果有这样的机会。

成堆的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都解决,今年解决一件,明年解决一件,后年再解决一件,只要认识到了,只要努力去做,只要愿意去做,若干年后,总会大有改观的吧,我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9430/

我对扶贫的思考和建议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