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通经断纬

2016-05-01 16:51 作者:羊子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近日看了央视播出的一档“我有传家宝”节目,有个丝质制作的家庭带了一件缂丝工艺的龙袍。现场专家对缂丝工艺评价极高,说缂丝是刺绣中水平最高的,极为精湛,正反面的图案都是一样。使用的材料很讲究,用的是金银线、孔雀羽毛等多种名贵的材质,进行交汇缂织,再配以部分的手工刺绣。龙袍作品一看就雍容华贵,巧夺天工。

刺绣的匠人是个男的,现场专家感到很奇特。匠人说:其实自己一开始不愿意学这个,做这个的一般都是女孩子,自己出去打工挣了几年钱。回家看到没人接父亲缂丝的班,这样继续下去这门手艺会失传的,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缂丝。后来还跟父亲一起作研究,制作了两面不一样的缂丝图案。现场专家说,缂丝作品以前是宫廷御用,不能外传。清末以后,慢慢民间开始出现。一个绣工一天仅能绣几毫米长,非常费工费时。缂丝太贵,靠缂丝养活不了家庭。一般人买不起,而战乱时富人也不会买,所以慢慢会做的人就很少了。匠人说:是的,我们那里的缂丝匠就是有活干活,没活就出去打零工。我们家因为是农民,有地。没活干时,就靠种地生活。业余时间以及闲下来时,就钻研缂丝,我要把缂丝工艺传下去。

缂丝不仅材料难得,工艺更是复杂,生丝做经线通长刺绣,熟丝做纬线需要剪断,俗称称“通经断纬”法。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其织造技法也有十几种: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在唐代,缂丝工艺水平就达到了顶峰,自古缂丝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之称。毫无疑问,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要是这门手艺失传了,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我们这一代人就全是罪人了。

近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匠人精神,匠人在过去就是一种资源。过去的战争,一个战胜国掠夺的不仅是资源,很多的匠人也被掠夺走了。被掠夺的匠人,大幅度提高了落后民族工艺水平和文化水平。争战在带来了灾难同时,唯一的益处就是让技术和文化得到了被动式的传播。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极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记得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学习时,翻阅过国外的学习材料。其中第一课讲的内容: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发展,在守法的前提下赚取最大利润。然而,中国现今的企业运作远非如此,众所周知,在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等等公然横行于世,共和国总理知道到的不比寻常百姓少。总理窥探到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礼义廉耻早已弃之,为了钱厚颜无耻、不择手段时,竟然很无奈地恳求道:“企业家的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改革开放不久社会就有:造导弹的不如买茶鸡蛋的说法。就拿那是轰轰烈烈的质量管理运动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日本和美国引进了质量管理,决心提高中国的产品质量。然而三十余年过去了,现在有些企业时而还拿出过去的质量管理想补课,质量管理甚至比当时全员质量管理活动大踏步后退了。就是还活着的,大多流于形式,导致两张皮。

说到匠人,说说几年前遇到的一个民营企业家。企业外聘了一个技术人员,工资四千元。过了半年左右,老板感觉掌握了技术,就解聘了这个技术人员。可是干着干着又不行了,就又去请。技术人员说:行,不过工资得加倍。就这样,二次又请了回来。又过了半年,来了几个人说是这个技术人员水平不行,我们要是干会如何如何……。接下来,技术人员二次被解聘了。可来的这几个,一伸手就不行,越干越不行。老板就又厚着脸皮去请,这次技术人说:好,工资得加倍。半年过后,又来了一拨人,说是:我能把你的企业技术指标达到全国最好的。老板一听又激动起来,立马解聘掉那个技术人员。接下来,不到两个月就看出真假了。不得已,老板也管不得脸不脸的了,还是企业重要,就又把那个技术人员请来了。不用说也知道,工资再次加倍。这个技术人员是四进四出,后来的情况怎么样,也懒得去听了。在创业阶段,这个老板亲自设计,深入一线自己动手建厂。然而在技术上却是反反复复,从中得不到任何启发。自认全国的企业都存在许多弊病,我的厂子呐就是要取众家之所长,避众家之所短。每走一步,只用自己的资金,生怕钱被别人赚走了。到如今,与其同时建厂的,如今都扩大了几倍。他的厂子就像蜗牛爬一样,由于规模上不去,现今仅仅一息尚存。

有一个企业规模倒是不小,在全国也数得上。建厂开始,国企下岗后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谋求发展的国企技术和管理人员流进来的很多。十余年过去了,企业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在08年发生市场危机时进行了减员,老板发表演说:今后只要进一个人,我就先把你们这些减员的请回来!离退的员工听到老板这样诚恳地说,都很激动,说是理解企业的困难。然而在企业转好后,减掉的再也没回来。一名原老国企来的工程师在项目改造快完成时,一天上司找到他说:你去人力资源部报道去吧!工程师问:为啥?上司瞪着眼睛说:留着你,我还给你养老啊!同事问起事情缘由来,说:你在改造中为企业节省了不到两个亿,就是提成也拿不少了。工程师说:别说提成了,现在连职位都保不住了,过河拆桥啊!同事说:他说不给你养老,你怎么不对他说,我有儿子不用你!工程师只是无奈地低头笑一笑。窥一般而见全豹,这样的民营企业比比皆是。只想着自己吃现成饭,科研一点不做。需要的时候,就出去高薪挖几个人来。美其名曰:低本高效。不可否认,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在一直进步,试图学习世界的先进管理经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进入中国土地后的洋管理,无不水土不服。就拿刚说的这个企业来说,厂子发展壮大以后,揣着美好期望要跑步进入世界五百强。美国的、韩国的、日本的、意大利的等等先进管理经验,一年引进一个,一直没有成效。老板倒是琢磨出点门道,觉得是国外的语言不通,思维不同,翻译也容易误解。那就引进台湾的吧,也就是个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区别。于是热热闹闹地走出去、请进来,要全盘克隆台湾的先进管理。一年后,学成个四不像。企业召开总结经验会,大佬们一致认为:台湾的是好。但把自己的核心丢掉了。那个核心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罚钱”。员工犯错了,就要罚钱,不仅要罚钱,还要使劲罚才行。竭泽而渔,并不只存在于渔业,也是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时空沉淀成就了文化,经验积累构筑了工匠。在农业社会,工匠们居于次要地位,靠着手艺全家糊口而已。如今进入到工业化,过去的匠人大多失去了传下去的媒介,许多传统行业的匠人甚至不能用手艺来养活自己。大多数的匠人常常苦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又拿什么去发展创新?中国的青铜器一说起来世界第一,出土的青铜剑,二千多年了还锋利无比。然而进入铁器时代后,世界三大名刀居然没有中国的事儿。都江堰的设计者李冰有句治水名言:“深淘滩,低作堰”。意思就是:要深挖滩涂,围堰不要做得太高,让水满自溢。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内部创新挖潜,外部协作融合。各自阶层都从自身利益计较,导致了通道的淤塞。不栽种,就想着收获,那是窃取,长久不了的。无论文化还是技术,都非一朝一日所成。改革没错,但改革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全面改,全部革。我想革新这个词是比较适合些,革去不适合旧的东西,加进入新的东西,然后在传下去。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创新,还需要传承,更需要的是积累、沉淀。

中国古人说过,七魂三魄聚集成就了人。一个国家也是有魂魄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魂魄,是文化将一方水土之上的人凝聚了起来,形成了民族的魂魄。中国文化说起来二千多年了,其实发展到现今早已“通经断纬”了。 仅仅是外表看起来还穿着一件文化衫体,打神鞭已将其内部的脉络震七零八落。五四运动碾碎了旧文化,文革扫除了一切,然而新的始终没有成形。旧的民族文化被姜子牙们祭出的打神鞭,打得魂飞魄散。文化散了架子,魂魄就没了归宿。魂魄只得聚集在铜眼里,得到了暂时的安息之所,灵魂深陷在铜臭的漩涡里打转。噫吁嚱!危乎哉!文化难,难于上青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5287/

通经断纬的评论 (共 12 条)

  • 老夫子(熊自洲)
  • 雨袂独舞
  • 成飞烟
  • 襄阳游子
  • 诗心云卿
  • 王平如是说
  •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时空沉淀成就了文化,经验积累构筑了工匠......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雪

    雪,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好文章,值得再读,推荐,“五四运动碾碎了旧文化,文革扫除了一切,然而新的始终没有成形。旧的民族文化被姜子牙们祭出的打神鞭,打得魂飞魄散。文化散了架子,魂魄就没了归宿。”好!好!好!

    赞(0)回复
  • 醉雨轩

    醉雨轩时空沉淀成就了文化,经验积累构筑了工匠。欣赏,推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