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二法门

2016-04-30 07:13 作者:子愚雅趣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终不可言。

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为什么把这两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并列,得缘于法门寺之旅。

法门寺位于宝鸡(古陈仓)东的扶风县,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原名阿育王寺。据传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将释迦穆尼的舍利分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19处,法门寺为其一。公元58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扩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

由舍利置塔,依塔建寺,自始这方佛法乘地就罩上了玄奥光环,更为比邻天子王都富于神秘政治色彩。纵观唐二百余年,先后八位皇帝每隔三十年就供奉迎佛骨,皆祈岁风人和、屏息干戈。尽管之后的宋元明清几度衰落,大法门幽邃。

我是上世纪末的一个秋日“遁入空门”的。那时的法门寺刚从历史的淳朴中步出,披着岁月风尘的袈裟,雅然静谧。所见几位老僧持成,绝无浮躁的容色,确是一个好修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朋友的伴释下,我拜谒了珍宝馆的舍利。透过一个金鎏银映的窥窗,看到那泛着紫瑞祥光的佛骨,“她”乘着西天的云霄,驭使般若菩提,把大慈大悲的根谛点洒于芸芸众生。

朋友说无论你信不信,偶然中有必然。法门寺塔几经毁损。北周武帝灭佛,宝刹夷为平地。隋行葺修。唐武帝毁佛,懿宗则兴。历数兵火战乱,皆不泯灭。这究竟是佛法的力量,还是文化的根脉,只有自己去判答。但两件事是不争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宫毁塔破“四旧”,时寺法师点火自焚,佑珍宝无恙。1981年8月4日凌晨,宝塔的半壁在大中崩塌;198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重修;1987年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晚,正在修建的塔身一角被暴雨淋塌,工作人员赶上去观看,顿时目瞪口呆,在淋塌的地方发现一个地宫。由此,沉寂了1113年的释迦牟尼舍利和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重见天日。一切仿佛是有意安排,这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初八,佛祖生日。

是啊!古人云:“千里有缘来相会”,“相逢何必曾相知”。佛教发源于印度,却在中国发扬光大,而“根据地”反而黯然神伤,个中因由恐怕是文化土壤的滋生力所致,或是大道无为而有为,这和释迦牟尼倡导的佛即是空哲理上类同。

我不想在佛学文化上探究的更远,反而更关注一个问题,唐高祖李渊为什么正名法门寺。

李渊本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的后代,是官陇集团权贵。因其母与隋文帝杨坚夫人是姐妹的姻亲关系,官拜千牛备身(皇帝禁卫武官),后累任谯、陇、岐州刺史,荥阳郡太守。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殿内少监;大业九年(613年)又升卫尉少卿。杨玄感之乱为弘化留守,知右诸军事。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就是这样一位隋炀帝杨广的老表,始终作着皇帝的。先是起兵大兴让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作傀儡皇帝,自进大成相,封唐王。隋炀帝被杀后,逼杨侑禅让称帝。在帝王眼里,面南尽草芥,言出即法门。隋文帝杨坚说这方乘地是“成实道场”,我是天子不正名不足以整王威,故赐“法门寺”是也。

佛说慈悲为怀,属下臣民泯怒,仰有址,葺佛鎏金法门寺。武德七年李渊颁布《武德律》,应是其内心真情的表白。但历史往往给人开玩笑,李渊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两年后(公元624年7月2日)自己的儿子就血溅玄武门,再两个月他黯然退位。唐朝也只是延续了289年,更迭30位帝王。

王化土兮,法门空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5177/

不二法门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