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络王国第七章:虎头鞋创业

2016-04-10 09:16 作者:江流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七章:虎头鞋创业

六十七年前,明代古城内,一座四合院里,住着姓王、姓杜两家人。哥俩都是打土豪分田地,革命军领导人的后代。政府分配的住房,两家人合住在一个院子里生活

解放初期,中国经济匮乏贫穷,人民吃饱穿暖都很艰难。王家只留下二儿子王老二看家护院,其余的兄弟姐妹,都四处求生去了。杜家也是只留下三儿子杜老三一个人,守候老宅子,其余的兄弟姐妹,也和王家一样,树大分枝。

王家老二,时任菊花岛,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靠出海打渔挣工分,维持生计。

杜家老三,时任古城供销社经理,专买古董,靠国家的工资,维持生活。

由于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环境的原因,使得小歌俩,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亲兄弟在危难之时,都抛下他们四散求生去了,只有他们小哥俩,还在抱团生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四合院里有四间大瓦房,东南西北各三间房屋,总共十二间屋子。前院加东偏房是杜家的财产。后院加西偏房是王家的财产。人去房空后,杜老三,就搬到后院和王老二一起搭伙过日子了。省时、省力、省心,省柴火,省得修善管理众多的房间费力气,省去了不少的劳务费。两个人,总比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开心热闹,相互取暖,相互照顾,简单容易的多,共同生活。

杜老三,识文篆字,讲究生活品位,人又勤快干净,主内,家务全包。早起做饭,打扫卫生,干完家务后,就去钟鼓楼下的供销社上班。下班后再做晚饭,洗衣服,整理家私,井井有条。把个四合院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用具摆放的整整齐齐,规规矩矩。两个光棍,不,两个小男人,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吃有喝,让邻里们都十分的羡慕。

王老二,生存本领超强,只管往家里买生活用品,出钱不出力,主外。城里供应的食品,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所需,他就去乡下淘换,也要满足杜老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需求,米、面、油、鱼、肉,家里不断顿。王老二还兼任菊花岛生产大队,打渔船队长,经常远航深海打渔,供养一方百姓的衣食住行,责任重大。每次出海,都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只有天,才和杜老三一起猫冬。闲不住的王老二,就去古城里,偷偷摸摸的做生意。什么烤地瓜,烤鱼片,卖瓜子,卖柴草,卖水果,卖冻鱼,买粘豆包,卖鸡蛋,卖萝卜白菜,什么买卖他都做过。还大着胆子倒买倒卖国家限购商品!比如,用粗粮换大米,换白面,用黄豆换豆油,用芝麻换香油,从农村收购活鸡活鸭活鹅进古城贩卖,赚了大钱,只要能赚钱的营生,他不怕吃苦受累遭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心的安定,经济的回暖,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保证。王、杜两家,那些离家出走的儿女们,再也没有人,愿意回四合院一起居住了。嫌弃老屋子灰墙土瓦没有朝气,今天脱一层皮,明天掉几片瓦的,难打理,死气沉沉一片狼藉。最痛苦的是,上水下水都不通,土井提水,不过滤就吃就喝,去趟厕所也要跑出去五十米开外。环境肮脏污秽,生存起来诸多的不方便,没人愿意再过这种原始落后的生活。只是每年节前后,小聚一次,或是给过世的父母上坟祭奠,或是兄弟姐妹之间盛情难却,借过年休假的喜庆小聚一次,相互拜个大年后,慌忙走人。春节一过,四合院里又剩下王老二和杜老三小哥俩了。

时过境迁,王老二和杜老三,先后在这座四合院里,发了家,致了富,娶了妻,生了子,不得不又分开来住。王家住王家的后院和西厢房。杜家住前院和东厢房,分家不分情,照样一家亲。

王老二的小儿子,比杜老三的大女儿,只大八个月。因小脚婆婆早产,生下来的王海,又小又瘦。而十年都没有怀上孕的杜老三,把怀孕的媳妇当娘娘供上了天,只要她想吃的那一口,就是卖房子卖地,他也要买来送到媳妇的嘴里去解馋,胎儿自然长得又大又胖。三岁的王海,不但没有两岁的杜春长得高,也没有杜春长得壮。从杜春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就是王家和杜家,默认的小公主,都得哄着、让着,不得怠慢。耳闻目染的王海,凡事都会依着妹妹,养成照过妹妹的好习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好吃好喝都可着杜春享用。久而久之,杜春经常欺负王海,得理不饶人。杜老三和媳妇都看不过眼了,就为王海打抱不平。

“没有礼貌的小妮子,大一天,也是你哥哥,也得叫哥哥才对呀?妈妈是怎样教育你的,要做个懂事、懂礼貌好孩子,你都忘了吗?”

杜老三的媳妇,苦口婆心的哄着劝着杜春:“不许在哥哥面前耍无赖,谁对听谁的,你记住了吗?”

今天杜春和王海闹翻了,只因王海捡吃了她掉在地上的饼干,不依不饶,还因为王海穿了她的虎头鞋,又哭又闹,闹翻了天!

王海指着杜春的鼻子说:“这鞋子是我娘做的,也是我的,应该归我。我不愿意给你穿了,你都不给我饼干吃,我就不给你鞋子穿,你不讲理”。

妈妈:“他吃我的饼干,还抢我的鞋子,他不讲理。这鞋子是你给我穿的,大娘也同意给我的,你凭什么要拿回去?我找大娘评理去。”

“乖女儿,好闺女,好好和哥哥一起玩,哥哥不会要回你的鞋子,逗你玩呢?不许打架,你才是妈的好孩子。妈妈才会喜欢你爱你,爹也喜欢你爱你。等会爹爹下班了,一定给你们带回来好多好多的糖球,你俩一起吃,好不好?听到了吗?”

王海和杜春,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频频点头,破涕为笑,又在一起玩耍了。

孩子就是孩子,一会晴一会阴,一会哭一会笑。他们只记住了糖球好吃,不会记仇的。等会就有糖球吃了,好甜啊!

“糖球真好吃,糖球真甜啊!

两个小伙伴,又相互拉起了小手,摸着口水,左顾右盼,盼着杜老爹早一点的下班,好吃糖球。早把刚才的纷争,忘得一干二净了。

哥哥王海,妹妹杜春,真是从小一起玩泥巴,光着屁股长大的亲兄妹,不是一母所生,却比一母所生的亲兄妹还亲。不但是孩子们自己亲,就是两家的父母,都把他俩当做自己的亲生骨肉来疼爱。王家没有闺女,杜家没有小子,一起疼着长大,一起溺爱长大,能不亲吗?

小脚婆婆,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心灵手巧,即会绘画,又会做针线,还会刺绣手艺,做得一手精美绝伦的好绣工,无人能比。她做的虎头鞋,虎头帽,活灵活现,给娃儿们穿戴上,就是一件工艺品,值得收藏。闲暇之时,她就做虎头鞋,虎头帽,让王老二偷偷的拿到古城里的集市上去卖,换得几个零花钱,贴补家用。

杜春刚刚出生,小脚婆婆,就起早贪晚给她做了一顶虎头帽子,一双虎头鞋子。红红绿绿的鞋子,花花悄悄的帽子,精致的做工,精美的刺绣,五彩缤纷,栩栩如生,最适合女孩子家穿戴。作为满月礼,送给了杜春的母亲,讨个吉祥。古城人生儿育女,都有一讲:戴虎头帽能辟邪,穿虎头鞋能驱灾,尤其是一到三岁的孩子,带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鞋,确保平安无事,好养活。

杜春过百日那天,就戴上了王大娘给她做的虎头帽,威风凛凛,只当小子养,惹得众人抢着抱孩子取乐。刚学会走路的那一天,母亲又把王大娘送给她的小虎头鞋子给穿上,小妮子高兴得不得了,生怕弄脏了她这双,看似像布娃娃的小老虎鞋,爱不释手。宁愿光着脚走路,也不舍得穿鞋子。后来,便偷偷的藏在了柜子底下,谁也没有找到。还是哥哥王海,把自己脚上这双,捡穿哥哥们,穿小了的一双旧小老虎鞋子,送给妹妹穿。杜春,不但没有嫌弃这双鞋子破旧,穿在脚上正合适,乐得屁颠屁颠的满屋子走,在就不想脱下来了,就连睡觉都穿着。

每当大人们,说起这档子趣事,就神神秘秘,窃窃私语。

说什么:“天意难违,天造地设的两双小脚,一模一样大,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四只小脚丫,同穿一双鞋子的金童玉女!天赐的好姻缘,大家走着瞧吧?定做夫妻!非他不嫁,非她不娶。”

“世上哪有这样的美事?都让你们王家和杜家碰上了,定是祖辈积德行善的好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两个慢慢长大的小人,越来越不了解对方的心思。

杜春,一直把王海当亲哥哥来爱戴尊敬,相互依靠,没有心动的感觉!

王海,一直把杜春当恋人,当媳妇,来保护,来爱戴,顺理成章有感觉!

在王海的心里:杜春就是仙女下凡,就是他命中注定的爱人。他就是要保护杜春一辈子,为她生,为她死,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从来就没有想过,去爱别的女人,还能爱上别的女人,痴情王子哥。

在杜春的心里:“也许,小女孩都有收藏心爱饰物的癖好,她舍不得穿新鞋,怕弄脏了,心疼。也许,新鞋硬梆梆,磨脚不舒服,她又蹒跚学步,总爱摔倒,就不敢穿了。所以,穿旧鞋子不但舒服还敢走路,就习惯了,那有什么神灵点播的好姻缘。大人们众多诡异的心思,好好笑啊!我就是要和你们对着干,不信天,不信命,不嫁给王海,破旧立新。”

少女时代的杜春,十分珍惜她和王家的不解情缘,还没有真正爱上王海,只是不愿意,伤透老人们的心,戳穿真相罢了。后来她真正爱上了王海,的确是因为王海,值得她爱了。王海爱她如命,情感专一,真心实意,感动了她,爱上了他。王海长大后,有理想有抱负,背着王老太爷,自己报名当了兵。当兵后的王海,自强自立,锻炼自己,改造自己,不但身强体壮,学识渊博,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人也长得英俊潇洒,绿军装一穿,哪对红领章,那颗红五角星帽徽,闪闪发光,光彩照人。神采奕奕的王海,一时间成了古城里有名的五好青年,人见人夸人爱。他却死心塌地的, 一如既往地的爱着杜春,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古城里,十大美女的追求和示爱。加之王爹爹,王大娘爱她如亲生女儿,似掌上明珠的情谊,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把她当做自己家的儿媳妇来养着,来爱着。每每想到这些过往,杜春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信命不信命,她都得信了!他们的婚配,的确是老天一手安排的,天意难违啊!

王家人,在古城里,口碑极好,人缘好,家风好,道德好,品德好,是尊老爱幼的模范。更是会过日子的好人家,能做王家的儿媳妇,不会吃苦遭罪,是女孩子们找对象的唯一标准。

王家人,心地善良,为人正派,处事和睦,吃苦耐劳,靠本事挣大钱,从不欺软怕硬,从不搞歪门邪道。越无能的人,越贫困的家,王家人都会高看一眼,抬举人家,帮助人家,走出困境,不求回报。

王家和杜家,有着出生入死的交情,使得两家人之间,生活起来从不隔心,生活习惯就像一家人一样,默契和睦。生活起来,也不会有丝毫的陌生感,同甘共苦,一生一世,不是神话。公公婆婆,更不会在杜春面前倚老卖老,哥哥嫂嫂也不会在杜春面前惹是生非,人人都从心底里喜欢杜春,爱护杜春。这样无忧无虑的好婆家,还去哪找啊!兴城市,古城里,仅此一家而已,她不会放弃,她要追逐,她要做王家的好儿媳,做王海的好爱人。还有一个最最优越的好条件,就是,即能和婆家人住在一起,又能和娘家人住在一起,永远不分开。同住一座四合院里,上屋下屋,东屋西屋,几步道的距离,不会有想家的痛苦。就像没有出嫁时一样,还在一个锅里吃饭,愿意吃啥就吃啥,还在一个屋子里睡觉,愿意去那间屋子里睡觉,就去那间屋子里睡觉好了,没人敢说个不字。

说真心话,杜春已在这座四合院里,居住了二十多年,情由心生,有了难舍难分的情结,就有了难舍难离的感情。谁要是真的,让她马上搬出四合院,她还真的受不了,会吃不饱,睡不实的。是缘分,是天意,是爱情,事到如今,无论如何,杜春也割舍不了与王家,与王海的情意了!感情通不过,心里通不过,老天也不会放过她,她越来越爱王海,情深意长,无法离开,她尝到了真爱的快乐幸福

自有自知之明的杜春,她把自己和王海的爱情,权衡利弊:上称,称了自己的重量?用尺子,量了自己的长短?对着镜子,反复对照自己,不是我美不美?而是我和王海正好美成一对,正合适。

杜春客观的剖析自己,不留情面:

“你,杜春,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人家的女孩子,除了老爹爹有几个臭钱外,家境富裕,可王家的财产也不比杜家的少呀?也是富裕的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基本相等。杜春,你还有什么高官厚禄可攀比的呢?一没有高学历可以炫耀,二没有一份好的工作可以自豪,还有什么值得你骄傲的理由?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不能在普通的女孩家,还能找谁去?真能嫁给王海,也算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千万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说白了,杜春和王海,的确是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果不是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如果不是王杜两家的生死之交,情深似海的牵绊;如果不是她和军海一起长大,哪有这样的好姻缘等着上帝去眷顾。相反的处境,杜春不会爱上王海,王海也不会爱上杜春,天赐良机,日久生情,很有道理。天意也好,缘分也罢,信不信命,杜春这次都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女大不留人,迟早要嫁人,是福是祸,就要看自身的造化了。

其实,杜春愿意嫁给王海,心甘情愿,不是父母之命,也不是天赐的好姻缘。而是她从心底里爱上了当了几年兵,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王海。要不是王老太爷逼得紧,复员回家干事业,王海在部队里发展,也会大展宏图,当上一官半职不是幻想。杜春心安理得,同意和王海结婚,和王海的意愿一样,他就是她所追求的理想对象,他就是她要嫁的爱人,无怨无悔

八十年代,老人们常拿大姑娘开玩笑逗开心的说:“现在的女孩子,都心热,喜欢搂兵睡觉。”

新娘子杜春,也就成了古城里,十里长街上,最最风光娶进门的新媳妇。

古朴沧桑的古城,霸气威武的钟鼓楼上,也因王家娶媳妇,插上了百面红旗,在温暖和煦的春风中迎风飘舞,喜庆吉祥!

婚礼举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奢华又气派,轰动了方圆几十里的兴城人,前来看热闹。一大队人马,吹吹打打,抬着大花轿上路,从南关到北关,从北关到东关,从东关到西关,绕古城一圈。每到一个城楼下,就有众亲朋好友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庆祝。真正演绎一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唢呐大作,千人万马迎亲忙。如在古城内拍电影,标新立异,吉祥如意。

“吹吹打打好热闹,新媳妇,坐花轿,晃晃悠悠进家了。”

院子里,果树上,落满了喜鹊叫喳喳,报喜了!报喜了!房檐上,天空中,燕子飞来飞去,欢天喜地迎新娘。姑娘们争相恐后的像新娘,新郎的身上打五谷杂粮,预示着婚后风调顺,大丰收。爬墙上树的淘小子们,居高临下,向天空燃放彩炮,立刻下起五彩缤纷的花瓣雨,落满新郎新娘一身,好浪漫,好喜庆,好一对幸福的人儿!

“陪嫁丰厚的新娘,明天再逛古城,不用步行,就有飞鸽牌自行车可以骑了,够神气。”

“还有那块上海牌小坤表,带在手腕上,够气派!”

“人家这婚礼办的,趾高气扬,心花怒放,将来的日子一定过的富贵荣华”。

人们不时的,发出赞美之声,羡慕之声,祝福之声。

婆家的彩礼,更是让左邻右舍的大姑娘们,小小伙子们,羡慕的直咂嘴,踮起脚尖看新房。

“我的老天爷,这哪里是娶媳妇,简直就是娶回一个财神爷!”

“看,四套被褥,四大包的衣服,四大包的鞋子,够穿一辈子的了。”

“听说:彩礼四千元,娘家压包钱也是四千,总共八千元钱!够我们挣十年的了。”

“看,那收音机,双响的,看那缝纫机,蜜蜂牌的,四大件,齐齐全全,一样也不缺”。

单说,八千元的现金,在当时的古城人心里,可是天文数字。它的概念是,在当时的古城里,可以买一座四合院,四间大瓦房,能住四家人,娶儿媳妇,生孙子,住上一辈子都不用添新房。

“王海这小子,可真他妈的有福气。”

“不但老子有钱,老丈人还有钱,这一车的陪嫁,这一屋子的财产,够我们这些穷光蛋挣一辈子的,也未必能达到人家这高标准。”

杜春,也算出生在书香世家,一向学习极好,但因是文革期间,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考学。高中毕业后,上山的上山,下乡的下乡,务农的务农。弟弟下乡后,她便有幸留在了城里,接替了老爹爹的班,在古城供销社里上班。改革开放后,供销社倒闭,她就下了岗,自谋生路。

新媳妇,下岗后,在小脚婆婆的带领下,闯出了一条艰辛的创业路,好在现在事业有成,功成名就。不枉白发飘飘公公和小脚婆婆的爱心培育。

每每回想起,自己艰辛的创业史,她就搜索一回那难忘的个体户影像,来回的播放。如一部精彩纷呈的电视连续剧,风霜雨,苦辣酸甜,都演绎的惊心动魄!泪流满面。

杜春,最喜欢看自己为自己编写的电视连续剧:自导、自演、自欣赏,陶醉其中,苦乐自知。她喜欢从参加奥运会选拔赛,吉祥物小老虎看起。下岗后,那是在钟鼓楼下,商业四条街中,第一次摆地摊的情景。她和小脚婆婆,苦熬了半个月,基本上没怎么睡安稳。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口馍,手上都磨出了水灵灵的血泡,辛辛苦苦的缝制出,十来双小老虎鞋子,十多顶小老虎帽子,在钟鼓楼下摆地摊卖。

杜春,出身娇贵,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不会做家务,更别说做针线活了。她从来就没有动过绣花针,拿过丝绸线,就连看,这都是第一次。别说还能做出成品的鞋子,成品的帽子了,其中,所付出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兴城市没有工厂,从古至今,只有少数的人,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或是商店饭店里上班。多半男人都是以打鱼捞虾,养殖各种海产品,种植果树为生。很少有人参加工作,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下岗不下岗的事。环境改变了人,也能塑造人,人也在改变着环境,相辅相成。

女人做生意,大多是,小打小闹,卖个针头线脑,瓜子花生什么的。能成什么大气候,没有几个男人能瞧得起她们的买卖生意。

那时的王家,早已吃穿不愁,家大业大。王老太爷,承包了菊花岛,共有三条打渔船,出海几百里打鱼,挣了大钱。那大鱼大的,两个大人抬着都费劲。打捞的螃蟹、蛤蜊、扇贝,爬虾、龙虾,都成火车皮运往全国各地,进北京也是常有的事。是辽西一带,远近闻名的鱼大王。他家的渔业基地就建在菊花岛,天可以来回穿行与海上,进家门。冬天可就难熬了,不通船了,得在菊花岛上猫冬,修整渔船,春天才能进家门。

三个多月的相思之苦,让小脚婆婆,不干等待寂寞。便拿起了绣花针,买来了五彩线,教杜春缝制虎头鞋子,虎头帽子,去古城里买。随着兴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古城里的各项民间艺术品生意,红火起来。靠做小生意赚钱养家糊口,不成问题,甚至能发财。

在小脚婆婆的老家山东,还有个迷信的说法:“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穿上小虎头鞋子不但能驱邪保平安,长大后,还能招财进宝,直步青云。”

日积月累,她家的虎头鞋子,虎头帽子,虎头娃娃,虎头枕头,就堆成了小山。看着越堆越高的鞋子、帽子、娃娃、睡枕,突然,就有了想用这些杂物换点钱来,给孩子们买些糖果来解馋。

随后,她就试着拿到钟鼓楼下的集市上摆摊叫卖,收益颇丰。白天出摊,晚上熬继续做虎头饰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那缺粮少穿,物资匮乏的年代。仅凭着她的一双巧手,就能让全家人吃饱穿暖,绰绰有余。

保留下了这门手艺,一发不可收。至今她老人家还在做各色各样的小老虎鞋子,小虎头帽子,小老虎枕头,小老虎布娃娃,送给亲朋好友留作纪念。使得虎头鞋子,这种民间手工艺品,发扬光大,延续至今。

下岗后的杜春,不是婆家,王海养不起她,而是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了人生的价值。整天闷在屋里不敢见人,哭天抹泪的像个怨妇,手里拿着大把的钱,却不知道应该干点什么。

改革开放后,古城里的个体户风起云涌,兴旺发达。一夜之间,就布满了大街小巷,一年的时间,就有很多人家,都成了万元户,上了报纸广播。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就倒闭了一半的商铺,陪得稀里哗啦,叫苦连天。

没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杜春轻易不会投资一分钱的。遇事稳重,想事周全周密,聪慧理智,是杜春的良好心态,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婆婆看她实在闲饥难忍,就把自己积攒了十几年的老手艺传给了她,手把手的教她做老虎饰品。然后,就叫她去钟鼓楼下摆地摊做买卖,体验经商之道。

就是那十多双小老虎鞋子,十多顶虎头帽子,从此,把她推向了风口浪尖的商业大潮中去锻炼。至今,杜春都感谢婆婆的良苦用心,成就了她今天的凯森盟制衣有限公司的大业。

戴上草帽和大口罩的杜春,拿着自己缝制的手工虎头鞋,虎头帽子,来到钟鼓楼下,摆在一块蓝底白花的布围裙上。然后,站起身,环顾四周,好像有一千只眼睛都在顶住她看!窘状难捱,像做贼似的,鬼鬼祟祟,东张西望,不敢叫买一声。一上午,也没有卖出去一双小老虎鞋子,一顶虎头帽子。

古城,是旅游胜地,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钟鼓楼更是游客必经之路。在这里做小买卖,最挣钱,本钱小,利润高。就连卖雪糕和卖面包的老大妈,一天下来,都能挣上五六十元钱的好收入。

在钟鼓楼下,蹲了一上午的杜春,早已精疲力尽,大热的三伏天,她却觉得浑身打着寒颤,透心的凉!愣是没有开张。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小脚婆婆送饭来了。趁杜春吃饭的空档,婆婆接过了摊位,一声紧接着一声的叫买,就招来了十几位游客争相竞买。

“各位游客,来古城游玩,就是欣赏古城古扑典雅的风貌,买些古色古香的工艺品,回家送给亲朋好友,不失古城一日游的意义。买双虎头鞋吧,买顶虎头帽子吧,回家送给亲朋好友,留作纪念多有意义。”

“先生小姐,您快来看看吧,我的虎头鞋,我的虎头帽,既能穿,又能做工艺品收藏,物美价廉。纯手工缝制,具有几百年的传统风貌,兴城特色,在古城里首屈一指,独一家。给您家里的娃娃买上一双鞋子穿吧?给您家的娃娃买上一顶帽子戴戴吧?穿上我的虎头鞋子,柔软舒服,不打滑,不烧脚,特别适合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穿。穿上我的虎头鞋子,戴上我的虎头帽子,吉祥如意,定能驱灾辟邪保平安。”

“快来看啊!快来买呀!现货不多,卖完没有了!”

小脚婆婆,穿着一身自织的棉布,自己手针缝制的,粗布偏襟老太太装,挽着高高的发髻,裹着三寸金莲,站在钟鼓楼下,高声叫卖,招揽生意。操着一口十足的山东味,生硬的东北话,一只手里拿着一双虎头鞋子,一只手里拿着一顶虎头帽子,本身就是一尊古代老娘雕塑的她!引来了大批的游客驻足观赏,赞叹不已!争先恐后的来买她的虎头鞋和虎头帽子。

还没等杜春吃完饭,还没等婆婆介绍完,十多双虎头鞋,十多顶虎头帽子,已经销售一空!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三块钱一双的虎头鞋子,四块钱一顶的虎头帽子,九十一元钱,挣到手了,扣除原材料,净赚也有四五十元钱。

“我的亲娘呀,这可比我原来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啊!”

杜春,赚着小脚婆婆递过来的九十一元钱,真实的人民币,简直就像赚着一团火,考得心里暖暖的,不再寒冷。更像似喝了蜜一样的甜,甜到了心底。

有点发了疯似的杜春,摘掉草帽,扔了口罩,拉起婆婆就走,不再害臊。拿着自己刚刚挣来的钱,在路边的老大妈那,给婆婆买了一个面包和一杯奶,自己买了一块奶油雪糕,幸福至极。回到家里,不容分说,捡起还没有缝制好的半成品,继续做起了虎头鞋,虎头帽子,明天继续摆地摊,挣大钱。

做着做着,她又扔下了手里的活计,打开了那台蝴蝶牌的缝纫机,把直线的手工,都用缝纫机咂起,拐弯处再用手工缝制,提高了效率百之八十。而且,用缝纫机缝过的线码,仔密针眼小,更有质地感,耐磨好看。

杜春,高兴的像个孩子,兴高采烈的把这个改革方案,告诉了婆婆。婆婆看后,竖起了大拇指,在杜春的肩上轻轻的拍了拍说:

“你这娃妮子,一定能干大事,就是聪明,再加上点勇敢,一定有出息。”

进入商海里的杜春,如鱼得水,势不可挡。通过和游客的亲密接触和攀谈。了解到了游客的需求和愿望,她看到了更大的商机。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钱多气粗,有胆,有识的人,才能干大事。她马上找来了在家待业的弟妹姚嫦娥,说了她的想法和规划。

“弟妹,我想在古城里租个门市,主要经营,具有古城特色的,手工缝制的虎头鞋子,虎头帽子,虎头娃娃,虎头枕头,外加翻新改旧,织补,纤裤脚,面向旅游人开放服务。”

一拍即合,姚嫦娥也早就看好了牵裤脚这桩生意,准挣不赔,就是没有胆量去干。现在好了,大姑姐来牵头,她便放下了十分的顾虑。

“正愁无路可走呢?这下可好了,路在杜春这。挣了钱,我也能为杜家做点贡献,为自己脸面争点光,不会再听小话,都说我是吃闲饭的。万一倒了霉,赔了钱,天塌下来,还有大姑姐姐顶着,自己也好全身而退,能进能退才是好生意。我在家都快要憋闷死了,谢谢你杜春!来救我。”姚嫦娥在心里,不止一次的谢过杜春。

说干就干,房子好租,乡里乡亲明码实价,不会上当受骗。缝纫机一家一台,不用再买,只需添置一台高级的大熨斗,雇个小工,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小脚婆婆偷偷的找了一个算命先生,屈指算过,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选了个良辰吉日,放了一大挂鞭炮,《春娥服务社》开张营业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0055/

网络王国第七章:虎头鞋创业的评论 (共 6 条)

  • 潇潇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hello~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 paya2016 有福利送上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