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仙河镇我的第二故乡

2015-12-15 14:05 作者:旬竹笛韵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仙河镇插队3年。掐指算来,我离开仙河镇已41年。回首往事,现在的仙河镇已建成省内外闻名遐迩的生态美镇、劳务重镇、宜居新镇,今非昔比。想到仙河镇41年来发生的变化,我插队的知青生活往事老在眼前浮现。

------作者题记

美丽仙河 锦绣家园

仙河镇位于旬阳县东部,距太极县城76 公里,因贯穿全境的仙河水而得名,镇域面积114平方公里,全镇辖6村3社区,5730户人,与湖北郧西县的景阳乡和关防乡相邻。

近几年来,仙河镇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立“科学发展、富民强镇”的工作主题,着力完善“兴宜居新镇、建经济重镇、创文化名镇”三大战略目标,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奋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全域城镇化、设施配套化、环境生态化、民生人文化、党建科学化”的工作目标,发生了4大变化。

一是仙河镇已经建成省级生态美镇。境内生态环境良好,青山绿水常在,仙河水穿境而过,富晒水稻、特色种植、水产养殖、山林经济、特色民居点缀一河两岸,“小桥流水有人家”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让游者流连忘返,感慨万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是仙河镇已经建成劳务重镇。年均近万人的劳务大军,常年活跃在西安、山西、青海、银川等地,从仙河走出的劳务能人自己创办的企业就有百余家,年揽回资金近4亿元。近3年来,仙河籍创业能人回馈社会、情系家乡建设的心捐款,就达到1500余万元。被研究陕南乡土现象的专家及理论学者喻为“仙河现象”或“仙河精神”,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三是仙河镇已经建成宜居新镇。仙河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自古人口密度较大。近年来,抢抓移民搬迁机遇,以中心集镇新区建设为核心,以尖山、吉家庄两个千人社区为带动,宜居新镇更具规模,宏伟壮观;

四是仙河镇丰富的农林资源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计退耕还林亩,现有现代农业园区、油桐园区、魔芋园区各1个;成立了康鑫畜禽养殖、绿康清远麻鸡养殖、启城肉牛养殖合作社,年林下养鸡余只,肉牛200余头;发展魔芋2360亩,木瓜3000余亩,核桃6500余亩,油桐余亩,发展黄姜为主的中药材2000余亩;建成王坪、黄泥沟、西沟、尖山沟、大沟5个核桃特色林果示范村。

哦,我的仙河镇,看到你的变化,叫我怎能不想你!

听从召唤 安家仙河

往事如烟,历历在目。1974年元月中旬,当时的蜀河镇政府召集我们这一届的毕业生召开了下乡插队动员大会。老三届毕业的插队知青孙茂林在会上向我们介绍了他插队劳动锻炼的体会。他用草帽和脸盆做了2个比喻,他说在农村插队干活时草帽有三用:“帽子、扇子、勾(屁股)垫子”。意思就是干农活时戴上草帽可以遮住太阳,热了可以把草帽当做扇子扇凉,干农活累了把草帽垫(放)在屁股底下当凳子坐。而脸盆呢?他说他们插队时条件很差,脸盆可以有“一洗脸,二洗脚,三和面(做饭),四盖锅”的四用。对草帽的比喻是十分贴切形象的。虽然对脸盆的比喻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当年的他们下乡插队后的环境和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对于插队后未知的劳作难度和生活压力,我和我的同学们早已作了思想准备,觉得并不可怕,我们会一天天走向成熟的。会议结束不久,我们7位同学被区委知青办安排到现在的仙河镇王坪村(原蜀河区观音公社前旺大队)插队落户。

告别家人 落户仙河

1974年2月26日,热闹的蜀河镇就像过大年一样,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欢送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内容的大小幅标语。在蜀河街道的操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多彩的旗帜随着风向使劲儿飘扬着。“热烈欢送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们这一批40多名应届高、初中毕业生胸戴大红花,列队整齐地站立在操场的正中央,周围站满了欢送的群众和知青家长。在欢送会上,先是区公所领导致欢送词,后是知识青年代表发言,最后是知识青年家长代表发言。我们每位下乡知青的身旁,都放着一个背包、一口装衣服的木箱和一条挑行李用的扁担。即将成为下乡知青的学生们,都是一副副“雄赳赳 气昂昂”的样子。会议进行中,“向下乡知识青年学习!向下乡知识青年致敬!”的口号此起彼伏。当时站在队列里的我,发自肺腑的“大丈夫一去不回还”的感慨油然而生。全国知名的知青先进典型人物邢燕子、侯隽的影子老在眼前浮现。

随着一声声锣鼓声、鞭炮声响起,我们这批下乡知青就要出发了,下乡知青的父母及兄弟或姐妹们纷纷走到知青队列里来。在离别的瞬间交谈中,相互间千叮咛、万嘱咐,一一话别。有知青含着热泪劝父母,让父母放心,在农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有的知青眼里噙着热泪,也有做母亲的不舍地小声哭起来。就这样,我们到仙河镇王坪村插队的7名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同其他30余名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一样,被各个公社派来的人接走,奔赴各自插队的生产队,成为正儿八经的人民公社社员。

卧薪尝胆 过好“三关”

我们知青组所在的生产队,是一个小地名叫做“徐家嘴子”的地方,因徐姓人家多而得名。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这个生产大队一直担负着全公社安排教育知识青年的重任,到我们这一批,已经是区公所安排的第4批知青了。在还没有插队前,我就在思想上做了要坚持度好生活关、劳动关、环境关的充分准备。一是生活上要学会自理,照顾好自己;二是要多参加劳动,靠自己挣的工分养活自己;三是农村生活条件差,要学会适应环境。先说生活吧,烤火做饭全靠木柴,而这个生产队却缺少木柴,生产队虽有集体柴扒但不能砍,砍了就是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因此,我们知青组只能把修梯地砍(挖)倒的树枝桠拿回知青组烤火做饭,由于树枝桠是湿的,一是长时间烧不着,二是满屋冒烟,呛的人直流眼泪。而做饭呢,知青组7个人,我们规定,一人轮流每人做一天,依次循环。吃水也成问题,一遇天旱,我们就满山找水源,挖窝子找水。我们今后每天要干农活,生产队每天能给我们记多少工分呢?我们插队的第一个礼拜,生产队就给我们7人定了每天干农活的工分底分(10分为全劳力的工分 )8分,也就是干一天农活只能挣8分工,1分工值多少钱,年底决算才知道,但有时干重体力的农活,比如抬石头,就能挣到10分工,也就是满工。在干农活时,我最喜欢干的就是修梯地抬石头和在水田里插秧,抬石头时,我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肩上搭一条毛巾,有时2个人抬,有时4个人抬,有时8个人抬,在天修锑地时,太阳把我皮肤嗮的黝黑,手向肩膀上一擦,立即就会掉下一层皮,露出红嫩嫩的肌肉来,疼的我头直冒汗。插秧大多在下时进行,我把裤筒挽的老高,头戴草帽,身披一块塑料薄膜在水田里有节奏地插着秧,虽然腰弯的时间长了有点不适,但心里感到十分惬意。在生产队安排为庄稼施肥时,我一般干的就是从厕所和猪圈里为庄稼地里挑大粪,最不喜欢干的就是在玉米地里锄草,在玉米地里走来走去,玉米叶蹭的身上皮肤直发痒,用手挠痒,不小心就挠破了皮肤,蛮疼的。当然,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是很满足的,因为我插队3年,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我不仅不欠生产队一分钱,还年年按劳参加分红分得现金和粮食。记得插队第一年,我取了钱后就到公社买了1斤多猪肉,肥肉炼成油炒菜用,瘦肉包成饺子美滋滋地吃了一顿。现在,家家顿顿吃饺子是家常便饭,而在那个时候吃饺子,那就叫“改善生活”!插队第一年,我所在生产队10分工值为0.32元,第二年10分工值为0.43元,第三年10分工值为0.50元。第一年我在分得粮食的同时,领到了42元多钱,第二年我在分得粮食的同时,领到了52元多钱;第三年我在分得粮食的同时,领到了44元多钱。但尽管如此,因我是知青组长,当时还真是为我们知青组感到高兴。因为在生产队的账本里,没有我们知青组7人的欠粮欠款记录。用当地群众方言来说,我们知青组7人在生产队干农活“只进不塌”。“只进”的意思就是只在生产队领粮领钱,“不塌”的意思就是不向生产队交买粮钱。

凡人小事 家长里短

我们在仙河王坪插队3年(有2人插队满2年后参军入伍),经历了许多事情,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到生产队插队后我们干的第一件事,是在4月的一天,我们7个人每人腰里别一把砍柴刀去砍柴。当我们漫无目的地走到常红大队的地界时,眼睛一亮;满山遍野长满了大大小小一眼望不到边的桦栎树和黄柳木树,我们高兴的差点跳起来。7个人钻进林子里就砍起柴来,而且只选大一点的树木砍。

当我们砍的正起劲儿时,忽听远处有人喊叫起来:“你们是哪儿的?那是我们大队的集体林扒,你们不能砍”!

循着声音望去,不远处一个瘸着腿的30多岁男子一跛一跛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几人赶紧向这位男子道歉,并一再声明因为我们知青组没有柴烧才到这里砍柴的,让他放我们一马。谁知他根本不同意。在他没收我们砍柴刀的时候,我们自知理亏,虽有抵触情绪但没有语言反抗,很不情愿地交了砍柴刀。当然,在交砍柴刀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心眼,向他少交了一把。

“去,回去写个检讨交来”,他说。还没有等我们应声回答,他又补充道:“叫你们的大队干部领你们取回砍柴刀。”事情过后不久,我们才得知,这位瘸腿男子虽有残疾,但脑瓜活,人缘好,群众也喜欢,所以大队队委会才安排他干了护林员这份差事。

过了一个多礼拜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我们知青组来了。一进门就大声向我们嚷道:“你们尽在给我惹祸,我去给人家道歉了,检讨人家不叫你们写了,砍柴刀你们自己去取吧,我才不好意思给你们取呢”。因为我们自知理亏,不管老支书咋说,我们就是一言不发,也没有去取砍柴刀。也就是这次后,我们再也没有到其他生产队砍柴了。尽量自己想办法搞到柴火,有时在没有木柴烧的情况下,我们就在地里抱一些玉米杆回来救急。

插队第2年我办了一件事,让老支书王志恩把我“训”了一顿。那一次,我突发奇想,用黄泥土做了一个做饭用的小炉灶,准备自己做饭,不在集体灶吃饭。正当我得意地看着小炉灶自我欣赏时,不知怎的让老支书知道了,一踏进我们知青组大门就大声批评我:“毛主席说过要团结不要分裂,你这样做是不是叫你们知青组不团结?你把小炉灶给我踹了!”我自知理亏,红着脸说:“我把小炉灶毁了就是啊”。说着我立刻端起小炉灶放到门外土坎边一脚踢倒。老支书见状,马上笑着说:“这还差不多!”

在我们那一批下乡知青中,干农活时没有一个不受伤的。不是手磨出了血泡,血泡一破是非常疼的,要不就是割麦子是割破了手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就是在地上捏一撮灰土按住受伤处止住血就算了事。在衣着打扮上,由于常年在地里摸爬滚打干农活,夏天热了,就只穿个裤头,带个草帽,肩上的个毛巾;天冷了,把上衣一裹,腰上绑上一根草绳就算取暖;衣服袖子、裤腿裂缝了,就像妇女做针线活那样用铝丝把裂缝处连在一起就好了;在地里干活口渴了,趴在水沟边就喝,有时也把桐子树叶做成漏斗状在水沟里舀水喝。

当然,最让我感到惬意的是插队的后2年,那2年我们知青组7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是2人参军入伍,进了军营,投入到火热的部队生活里;二是2人参加了安康---旬阳关庙段(简称安旬公路)公路建设,投身于家乡的公路建设中;三是一人当上了代理教师,成了辛勤园丁;四是由我们知青组人员加上回乡知青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在全公社巡回演出文艺节目,活跃了全公社的文化生活。在演出过程中,每当我们在台上看(听)到台下群众看戏时的开心的笑容和发出的笑声时,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现在看来,我们所有知青下乡插队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我们的作为只有让社会去评判,让历史去检验。但我们这一代人响应了国家的召唤,顺应了历史潮流,问心无愧。

回首往事,41年蹉跎岁月,41个夏秋冬,41个严寒酷暑。41年的怀念和回顾。41年前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磨砺,我们那一代人的艰辛与喜悦,我们那一代人的冲动与激情,我们那一代人的失落与思索,我们那一代人的坚定与沉着,经过41年潮起潮落般的沉淀与过滤,酿成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知青情结,也让我和仙河镇有了终生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仙河镇,我的第二故乡,祝您日新月异,繁荣富强,变化越来越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美丽的仙河镇,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望您!

创作于5年12月10日------1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4217/

仙河镇我的第二故乡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