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起了那些事儿

2015-12-10 11:41 作者:临风玉树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花那个飘》说的是七七届的事,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触景生情,不由勾起了当年上学的回忆。同时也明显地看出里面加工拔高的成份,不然一个中文班里哪能出那么多故事。不过,当年那些事确是独特至极的,现在的大学里不可能有。

我们中文专业(当时还不叫系)两个班,上大课是合着,上自习开班会分着,没有成型的教材,写字好的同学分着刻蜡纸印片子。同学之间年龄差距最大可达十大几岁,老大哥的孩子上了初中,小老弟却刚走出高中校门,这一点和电视剧上相仿。两个班七十多号人,只有一个女生,而且是老大姐,因而没有期待中的浪漫故事。来自定县的一位老兄,家里成分不好,长年扫大街,兄弟五人同时考上大学,可以想见能高兴到什么程度。最大的享受是看电影,保定的电影与北京同步,应属全国最及时一档,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片子,除学校包场之外,还可以凭学生证买到半价的学生票,看电影天时地利人和,条件没的说,下午自习时间,基本就交给河北影剧院了。改革开放之初,解放出来的老片子、刚引进的外国片子加上新拍的国产片,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幸福得云里雾里,满怀都是对2000年的向往。

印象深的第一是吹牛。同学们大都在社会上混过,人生经历可谓丰富,说起话来谁都不服谁,较劲的平台是在宿舍里神聊,这方舞台被学长们统治着,他们见多识广,串联武斗上山下乡进工厂都经历过,尤其能把某些独特暧昧的经历说得活灵活现,我们被撩拨得亢奋异常无所适从,这是他们最想看到的效果。还有些老兄是正经有些货色的,他们的家庭是在运动中挨整的知识分子,看过许多书,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都知道,说话大胆而出格,常令我们咋舌。我们这些在运动中上完中小学的人,此前只知道中国有个作家叫浩然,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一阵子,很快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差距,入学时的万丈豪情转为埋头用功,模仿偶像陈景润,争取走路也撞到电线杆上,玩命地读和背,期年之后,竟能和老兄们打个平手了。

第二是创作。当时正是文学轰动效应最为剧烈的时期,一篇小说能引发一场全社会的争议,一个作家可以成为民族英雄。这就苦了我们这帮学中文的了,我们是科班出身,写不出点东西来天理难容。班里创作成了风,不断有新作问世。所谓问世就是把写出的小说拿来在同学中传着看,事实证明这是个十分简捷的发表方式,类似现今在网上发帖子,解构了话语霸权。作品的主人公有明显的作者痕迹,他的经历被弄得无比曲折,且无一不伴有美妙情,行文之间穿凿着一些刚学来的词汇,用得最多的好像是“莞尔一笑”。这些作品被不屑此道的老兄们斥得一钱不值,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们中文专业确实没有出息一个像点样的作家,倒着实出了几个大官,如在适当场合拿来说道,权可作为这一拨人成功的佐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3009/

想起了那些事儿的评论 (共 7 条)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晓梦芳菲
  • 襄阳游子
  • 剑客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雪花那个飘》说的是七七届的事,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触景生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