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露天电影

2015-09-05 16:54 作者:临风玉树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看露天电影,其意义绝不仅看电影本身,露天电影的观赏效果以及给观众带来的视听享受,是其他娱乐方式难以匹敌的。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是在城市里。我们的居民区(那时还没有小区之说),靠近一个小学,小学有一个无比宽阔的操场,操场南端有两株电线杆,是专为挂电影银幕栽的。银幕在下午就挂上的,它就是一面旗帜,召唤着周边的人们,令人人兴奋莫名,奔走相告,一颗期待的心开始狂跳。吃罢晚饭,人们呼朋唤友,拉家带口,搬了各式的坐位向操场聚集,那种自觉与主动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大概只有看电影时才会出现。从坐好到开演是要等上一段时间的,大家并不感到焦急,这是一个空前的大聚会,大人小孩都找到了各自的一帮人,欢声笑语冲云霄,最是欢乐祥和。就在人们谈兴方浓意犹未尽之时,那两个蹬三轮的老头终于出现了,全场顿时欢腾起来,给两个普通劳动者以元首级的欢迎,类似的场面,只有稍后那场运动中的接见可以媲美。两个老头优雅地蹬着三轮,倒着蹬,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什么倒着蹬,但我觉着在众人面前倒着蹬车最潇洒。两个老头在亮的电灯泡照耀下摆弄安装那套设备时,全场遂进入了一种倒计时的般的庄严,及至更加雪亮的光柱打到银幕上,人群开始骚动,无数只手伸向光柱,在银幕上打出仿动物的手影。一切调试完成后,两个老头却令人费解,就像开会前迟迟不到的大领导,忽儿就不知了去向。场上有人带头呼口号:一、二,快开演!这种和平欢乐自发的请愿,使两个老头的人生价值得到空前的提升,终于,他们从不知哪个角落冒了出来,跚跚然款款然走向工作岗位。好戏开始了。

整个放映过程不消细说,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欢乐起码要持续到第二天清晨,那是起得最早的一个早晨,赶着起来到操场上拣洋落儿,类似于采蘑菇的小姑娘,赶小海的渔家少年,我的最佳战绩是一把漂亮的铅笔刀,一直用到运动起来停了课。城市里放电影还是挺正规的,费用由居委会那个挺胖的老太婆,在收水电费时一并敛上,极少的几个钱,片子也是没演过的。在露天看过的电影,就不再花钱到电影院去看,这就在经济上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只是当时年龄太小,影片的内容几乎全不记得,总之就好人打坏人,好人赢坏人输,每部片子临了儿都有好人痛打坏人的高潮,这时我们就旗帜鲜明地高呼,为好人助威,最为快意。

到运动起来时,我们也跟随家长从城市下放到了农村,看电影自然就不能和城市比,两派实现大联合或成立革委会,就在十字街扯起帐子放一场。开始放的片子还都是运动前拍的那些,后来就越来越少,因为不断有人被揪出来,不断有片子被打成大毒草。最后集中到了“三战四戏一哈哈”,过上一段时间,就跟着西哈努克到祖国各地转转,才知道人生原来可以如此享受。三战中的前两个都不不话下,通俗易懂,对《南征北战》,我们是正经地争论过,一方说法是好人一个师打败了坏人两个军,而且主要战斗都是高营长他们一个营打的。执此观点者理直气壮,有坚定的阶级立场和直观的感受作后盾;还有些经常看书的人知道得多,说这一个师只是代表,好人还有很多大部队没有一一演出来。执此说法者立即被扣上反动的帽子,难道好人就打不过坏人吗?你想让坏人打败好人吗?这是当时最流行的思维模式,大批判的逻辑,铁血逻辑,谁都不敢拿这个开玩笑,反方意见者赶紧闭嘴。如果说,文革前的一段时间是诞生经典的时代,那么,这段时间便是让已经诞生者真正修行成经典的时代。什么话也经不住没完没了地重复,看电影时,我们争相比谁能先于银幕上的人物,把台词背出来,一些现在还经常拿来搞笑的段子,我想,就是那时深入人心的:高,实在是高、今天的高家庄不是从前了、不见鬼子不挂弦、大炮不能上刺刀。坊间把提升说成进步,无疑是参照赵大娘的语录。时不时地也拿电影来幻想,有人就说,高营长其实和赵秀敏是搞上对象了,就是没演出来;还有的说王成和王芳、李连长和刘四姐、李向阳和那个往背后藏烙饼的姑娘、赵虎和玉兰最后都要成两口子,李铁梅跑到北山游击队后,就嫁给了磨刀师傅。高营长肯定要再进一步当团长,因为师长看中他了,在摩天岭打阻击他留了预备队,这其实是最普通的军事常识,师长却大声夸奖他,说仗给你越打越精了,这就是领导表态,而且有什么任务都是师长直接布置给他,团长早不顶事了。有限的几段故事挡不住无限的想象力。三战绝对是适合儿童观赏的战争片,虽说也有流血牺牲,但流血也浪漫,牺牲也美丽,它们营造出的关于战争的瑰丽画卷,使儿童的我们对战场充满着无限的神往,战争成了人类最值得向往的事情。邻居的一位战斗英雄老爷爷,却十分反动地对这些电影不屑一顾,他常说:仗要像这么个打法,给我一个班,就能把日本子打跑。

也常有新片子,只是不像如今这样,多得看不过来。一个新片子主导很长一个时段,足以使人们完成了期待、欣赏、激动、再欣赏、熟悉、背诵、甚或有点烦的全过程。新片子都是进口片,国产故事片断档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大致是从运动开始到青松岭、火红年代出炉吧。这时我已上小学,同学们之间较劲的一个内容,就是比谁看的片子多,如果一个片子放过了,你对它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还一无所知,那是件非常没面子的事。可是,如果你能模仿电影里的对白,甚而至于活学活用到生活中来,就异常地潇洒。比如:见到你非常高兴、我要的不是这个、阿格隆不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爸打鱼去了,妈妈到药房给我买药去了、金黄色的小米倒进金德老汉的口袋里喽。搅乱一池水的当属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女生们追星般地穿米拉衫,男生们则为米拉所迷恋,常常为了她争起来,打起来。几十年后再来看这部片子,无论如何不明白,这个胖乎乎的姑娘,到底是什么地方迷人。想来想去,可能就因为和她的准恋人在一起弹着吉他,唱了一段鼓励人们参加游击队的歌。那是相当小资了,那段革命者之间似有似无的情,当之无愧地填补了一代至两代中国人的情感荒漠。近来看了崔永元拍的电影传奇,当年饰演米拉的女演员来中国了,一个略嫌臃肿的外国老太太,她回忆说,在上高中时,临时被电影厂找去拍了这部戏,之后就再没有上过镜,后来一家人就到希腊去了,那里的生活条件好。她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在遥远的东方大国,曾有无数人为她打架、发狂。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一种巨大的力量运行之时,往往伴生了难以想像的奇特效应,力量本身可以理解为运与势,应运而生者为何许人,都是无法预测无法掌控的。中国的文化荒漠,使万里之外一个小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成为几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精神偶像,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真正的时势造英雄。与那个年代中诞生的许多风云人物不同的,是米拉的形象是不朽的,当年的传媒中甚至连一篇介绍这个演员本人的文字都没有,电影海报上也只有她挺着胸膛,毅然决然走向刑场。可她居然以美的化身永存,这就是所谓文化现象?令人费解的还有,《宁死不屈》只放映过那么几年,之后就消失了几十年,其间,露天电影几近销声匿迹,起码是走向颓势,直到如今传媒极端发达,到了想找什么都能找到的程度,她就毫不费力地占据了怀旧排行榜的首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露天电影的魅力,还在于它是一个既公开又隐蔽的交往平台。尤其对农村青年,电影本身甚至不如那些在幕掩盖下可能发生的故事更有吸引力。可惜的是这些只是我通过间接渠道得来的知识,到了我希望艳遇的时候,已经堂而皇之地买了票,用电话相约去电影院了。我是从许多同龄的农村青年那里,知道了露天电影的下一步辉煌的。那个老片子解禁、新片子层出不穷、进口片别开生面的八十年代,那些对新生活充满向往的农村青年,找了各种借口,背了家长,奔向那个具有无限可能的银幕之下。直到现在,说起当年的露天电影,他们还是无限神往,曾经青春激荡的岁月,一下子就回到身上。露天电影的这项功能,渐次地被周末舞会、生日派对、卡拉OK、恋歌房们所取代。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不觉间,生活就有了无数的可能性,也便有了更多的无奈和无聊。如今要投入地看一场电影,竟然也和当年一样地困难,而要找回当年露天电影的那种舍生忘我的激情,几乎是不可能了。当看电影已不再需要排队买票,当家庭的音像柜里垛满了高倍存贮的光碟,当互联网把成数以千万计的影片清单供你随意选择,一种困惑与茫然不知所措就油然而生了。近日又看了一场露天电影,某企业的庆典,广场上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不由地眼窝发热,好像是找到了某种感觉。电影兀自地放着,人们喧闹依旧,满地是热聊的大人、追逐打闹的孩子。没人在乎放的是什么片子,也没有人在乎被影住了视线,大概和我一样,都是为了寻找那种感觉而来吧。才知道此电影非彼电影了。

人们总是被欲望牵着鼻子,一旦人的手扼住了欲望的咽喉,做出的第一件事,竟是制造出更大的欲望。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如此,对精神财富的占有也是如此。人们永远学不会把欲望控制在能够维系生存的水准上,要么贫困,要么奢侈;要么连肚子都填不饱,要么一桌酒席耗资巨万,连筷子都不动一下就倒入泔水缸;要么在露天冻上一夜等着看一部看过无数遍的老片子,要么坐在舒适的沙发里,遥控器换频道比拉洋片都快。科技进步在给人们带来方便与舒适的同时,也一往无前地制造出了空虚和浮躁。可是,怀旧往往是十分矫情的,往日的那份沉静与恬淡,多半出于无奈。进退维谷,这是一个悖论,也是一个怪圈。

方知,一颗平常心,何其珍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1329/

露天电影的评论 (共 7 条)

  • 荷塘月色
  • 沐子
  • 心静如水
  • 晓晓
  • 冰儿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露天电影的魅力,还在于它是一个既公开又隐蔽的交往平台。尤其对农村青年......
  • 丫丫

    丫丫欣赏,喜欢,赞!!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