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亲的抗战生涯

2015-08-22 18:45 作者:走累了歇一歇  | 1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父亲黄国平是宝山区检察院离休干部,1928年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因家境贫寒跟随爷爷奶奶务农,当过放牛娃,卖过粉条,生活在贫困之中。

1941年当抗日战争深入进行的时候,父亲的家乡洪泽湖地区成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 一、二、三师都曾在这里驻扎和活动。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村里要成立儿童团了,父亲被孩子们选为儿童团长。从那时起,父亲每天带领儿童团员们整天跟在大人的后面帮助送公粮、站岗放哨,还经常嚷嚷着要参军参战。

父亲家乡附近驻扎着一个联队的日本鬼子,他们以此为依托,在各集镇建立了许多坚固的据点,收编了各方土匪为还乡团,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伪军部队,配合给各据点的日本鬼子。

鬼子和伪军、还乡团依仗着人多势众,经常联合起来,对方圆几十里的村镇进行扫荡,他们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对无辜老百姓进行烧杀抢掠,无数房屋被烧,遍地都是被杀的百姓尸体。每次鬼子扫荡后到处都是哭声、喊声,枪声连成一片,火光映红了整个天空。父亲目睹了眼前的一切,心中对鬼子汉奸的仇恨油然而生,父亲心里越来越强烈的产生了“当兵去,打鬼子!”的坚定信念。

1944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全面反攻的关键阶段,党组织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到抗日前线去,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担任村长的爷爷从乡里开会回来后组织召开全村大会,传达上级指示,动员村里有志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打败日本侵略者,保卫自己的家乡。当时父亲年仅16岁,当兵已经是他很久以来的心愿。 会后,父亲找到爷爷第一个报了名,经过父亲的软缠硬磨,爷爷只好答应了。

父亲和村里的另外九名青年被批准光荣参军了,成为了苏北军区淮安独立团下属的盐北区游击队的一名战士。村里为父亲他们召开了热烈、隆重的欢送大会。乡亲们为父亲他们戴上了大红花。在一片锣鼓、爆竹声中踏上了慢慢革命征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父亲他们同鬼子伪军展开了粮食争夺战,利用间,对鬼子据点发动突袭。一个夜晚,父亲他们奉命去袭击吴墩据点的鬼子和伪军,这是父亲第一次参加真正的战斗。 该据点高约五六层的炮楼,有两个鬼子站岗。围绕着炮楼有两排平房,外面是里外两层铁丝网,有一个通往外面公路的大门,是用树墩加铁丝网加固的,可以移动,后面是左右两个用沙袋、麻包堆积的机枪工事,两边各有三人。

战斗打响后,全队各种武器一起开火,随后集中向敌炮楼投掷几枚手榴弹,等敌人从炮楼里出来时,队长下令撤退,前后不到十分钟。为防止鬼子报复,父亲他们没有回原来的驻地,而是选择在前左村分散在老乡家里隐蔽,等天亮后再撤往洪泽湖上去,那里是县大队的洪泽湖游击队的大本营。

父亲他们班躲到老乡家隐蔽休息,当看到老兵们解下的鼓鼓子弹带时,想到自己瘪瘪的子弹带时,实在忍不住了,他气呼呼的一把抓过他们的子弹带,解开后从里面往外掏子弹,他要闹个明白,凭什么欺负新兵。同班的另几个新兵也和父亲一起动手,将老兵们的子弹带统统解开,把里面的子弹都掏了出来。

可当父亲他们掏出后却都愣住了,原来从老兵们的子弹带里拿出的竟然都是高粱干,一段段的,长短和子弹差不多。望着一桌子的高粱干,父亲和新兵们一脸尴尬的看着班长他们,不知讲什么好。

全班的老兵们都忍不住乐了,班长笑眯眯的对父亲他们:“我们虽然弹药少,可我们也不能让鬼子汉奸笑话,更不能让老乡们担惊受怕,因此,我们用这个既可以吓唬敌人,也为乡亲们壮壮胆。”

父亲为自己的举动感到羞愧,脸红到了脖子根,其他新兵也和父亲一样,纷纷低下了头, 这一夜,父亲失眠了。

为防止鬼子袭击,根据上级安排,父亲他们全队前往洪泽湖,依托洪泽湖的天然屏障,与敌人周旋。父亲他们分散在洪泽湖游击队的船上,这些队员原先大多是打渔的渔民,有着丰富的船上生活经验。

白天,父亲他们的几十艘船混在打渔的渔船中,他们都打扮成渔民的摸样,一边打些渔虾当干粮充饥,一边警惕的观察着湖面上敌人的动静,因为鬼子的巡逻艇声音大,马力足,往往开起来湖水会激起很大的波浪,很容易发现。一旦发现有鬼子的巡逻艇的动向,在最外围警戒的船就会迅速放下船帆,报警,随后,游击队的船都会放下船帆,抛锚湖上,其他渔民的船也会配合父亲他们游击队,渔民们将船向游击队的船靠拢,把他们夹在中间,然后,大家佯做休息。

鬼子的巡逻艇见这么大一群渔船在湖上休息,便开进船群,穿梭在船中慢慢行驶,观察着每条船上的情况,如发现有疑问,就会上船检查。此时,父亲他们盐北区游击队员一般都躲进船舱,留在船面上的都是洪泽湖游击队员,他们成天在船上,对付鬼子有的是办法。

夜晚,父亲他们选择便于水路、陆路两路都能迅速撤退的地方靠岸在岸边安营扎寨,有时,他们还派出一、两个班到附近敌人的据点去干他一家伙,杀几个哨兵,向敌人碉堡、兵营扔几颗手榴弹,打几枪后就跑。依靠这种游击战术,他们四处出击,骚扰敌人,搞得鬼子、汉奸鸡犬不宁,寝食不安。

疯狂的鬼子开始大规模扫荡,父亲他们在苏北军区的领导下,针锋相对开展反扫荡行动,运用毛主席游击战术思想,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敌展开分散、小型、灵活的游击战,不停的在运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极大的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1944年天,上级决定从各抗日游击队抽调大批战斗骨干充实到新四军主力部队。这一天,父亲刚刚参加完县游击大队组织的反扫荡战斗回来,被队长叫到他的房间,向他宣布调往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决定。趁着夜色,父亲按照事先指定的集结地急速前进,按时到达集结地,父亲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直属特务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从此,父亲的军旅生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45年元旦过后,新四军军部决定由特务团完成解放江苏省仪征县城,父亲所在的军部特务团一营三连的任务是打掉都天庙据点,拔掉这只钉子,为团主力解放县城扫清障碍。这个据点原本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寺庙,后被日本鬼子强行霸占,将它修筑成一座坚固的据点,成为通往县城的战略咽喉。

父亲所在的五班被指定为全连战斗的突击班,为了熟悉周围地形,连长亲自带领父亲他们班前往仪征都天庙进行实地侦察,团里派了一名熟悉地形的侦察参谋配合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他们一行十二人化装向仪征县城进发,按照事先的商量,他们就利用城门前的自由市场人多嘈杂的有利条件进行侦察。 他们混杂在逛街市的人堆里,悄悄地观察着都天庙的情况,将整个据点的情况都摸清楚。

午夜时分,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战斗打响。

全连的枪榴弹对着敌人的碉堡和主庙进行轰击,机枪掩护父亲他们突击班涉水强渡护庙河。全班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踩水艰难地向着护庙河对岸突击。由于正逢寒冬腊月,气温很低,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河水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上下牙齿不停地打着架,肩扛炸药包和武器弹药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击。

上岸后,火力组战士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向敌人火力点连续投掷手榴弹,并用机枪压制敌人火力,掩护父亲他们爆破组对目标实施连续爆破。第一爆破手出发不久腿部中弹倒下,父亲见状立刻起身连续向敌堡投掷了两颗手榴弹,趁着夜色和烟雾迅速上前,从受伤的爆破手身边捡起炸药包匍匐前进到敌堡前,放好炸药拉好导火索,并迅速离开卧倒。

“轰”,一声巨响,父亲在战友们掩护下,完成了第一次爆破。

紧接着,父亲和其他战友同时向庙的左、中、右三个方向连续投弹,并向敌堡和主庙实施爆破。敌人的碉堡被炸塌了, 趁着敌人一片混乱之际,父亲和另一名战士迅速冲向吊桥,放下吊桥,连长率全连冲进庙内,同残剩的敌人展开了近距离搏击战。经过紧张、激烈的战斗,父亲他们全歼了驻守都天庙的敌人,拔掉了这个据点,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父亲所在的五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父亲也荣立了人生的第一个三等功。

解放仪征县后不久,父亲他们班接到一个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到军部机要部去执行机房摇机任务。全班十二名战士分成了六个小组,每组二人,一人一台机器,每二个小时换一次班。 刚开始上机时,大家觉得既新鲜又挺有意思的。几天下来,新鲜感没了,乏味而枯燥的摇机任务对父亲他们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来说,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坐在低矮的小凳子上,双手不停的摇动着发动机。慢慢地,摇机的频率越来越慢了,机器也变得越来越沉重了,人也感到越来越累了。浑身都腰酸腿痛,像散了架似的,尤其是摇机的双臂,更是肿得连抬也抬不动了。

为了确保完成为期半年的摇机任务,班长召开班务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踊跃发言,相互鼓励,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手摇发电任务,保证了军部通讯联络的畅通无阻,受到了军部首长和机关同志的一致好评。经过军部批准,全班荣立了集体二等功,包括父亲在内的八位同志荣立了三等功。

在军部机要部执行摇机任务的这段日子里,让父亲难忘的是在这里认识和了解了许多赫赫 有名的新四军首长。

一天父亲和副班长值完班经过指挥中心时,他们俩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向里张望。这时,从指挥中心里走出来一位带着黑框眼镜、嘴唇上留着浓密胡子的首长,他看见父亲他们俩站在门口,就停下脚步转身问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有什么事吗?”

哨兵报告首长,他俩是摇机班战士,刚下班,想看看里边。 首长亲切地同父亲他们握了握手,并对他俩说:“你们辛苦了,快去休息吧”。等首长走后哨兵告诉父亲他们,这是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一位威震八方的将军。于是,父亲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又一次望着首长远去的身影。

当刘少奇政委奉调中央工作,与新任政委饶漱石交接时,父亲他们全体官兵参加了交接仪式,认真聆听了刘政委的告别讲话。不久的一个夜晚,父亲和副班长照常去机房值班,走进军部大院,只见走廊口站着几个人,中间站着身穿旧灰布军装的人,宽阔的前额,一双紧锁浓眉,让人见后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父亲的脑海中顿时闪现出陈军长的形象,父亲他俩向陈毅军长敬礼,陈毅军长向他们微微点头,这是父亲平生第一次见到陈毅军长,从那时起,父亲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跟随陈老总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

年8月9日,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相继发布命令,要求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武装力量,进行全国大反攻,迫使日寇投降。于是父亲他们在各个战场上,向日军发动了全面的、决定性的大反攻,终于迫使侵略中国达八年之久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那天,父亲刚刚下岗回来就接到通知,全连都到打谷场上集合,有特大喜讯要传达。等全连集合完毕后,指导员兴奋地拿着一张捷报,大声地对大家:“刚刚接到军部首长的捷报,日本鬼子被我们打败了!他们无条件投降了!”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全连官兵立即跳了起来,大家相互拥抱,欢呼雀跃,操场上不时响起阵阵口号声:“我们胜利了!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许多战友都流下了激动地泪水。父亲也被这气氛深深地感染了,回想起参军以来所经历的风风雨,想到了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们,还有家乡那些热切盼望他们胜利凯旋的亲人们,禁不住两行热泪滚滚落下,那一年父亲刚刚十七岁。

抗战结束后,部队进行了短暂的休整,考虑到部队许多战士都是从附近地区入伍的,军部决定在不影响战备的情况下,让部分战士抽空回家看看。父亲也接到回家探亲的通知,他决定先回游击队看望老部队的老战友们,再回老家看望已经分别一年多的家乡父老乡亲们。可是未等父亲启程回,蒋介石又发动了全面内战,于是父亲抖擞起精神,跟随陈老总投身于解放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8572/

父亲的抗战生涯的评论 (共 1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