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的走马观花

2015-08-07 10:57 作者:临风玉树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南京的走马观花

南京,古称金陵。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就发现此地颇有帝王之气,遂埋金于紫金山,以镇王气,故南京又称金陵。此后,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在此建都,故称六朝故都。除了此六朝,在此建过都的还有南唐、明、太平天国和国民党,故又称十朝都会。后四位为何不如前六位呢,我想,大概是不成格局吧,先说这南唐,乃著名的糗皇帝后主李煜所领导,除了留下点堪称亡国之音的诗词之外,乏善可陈;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选好了接班人,连陵窟都修好了,可是身后之事无法左右,成祖朱棣登上大统之后,迁都北京,建设紫禁城去了;太平天国说是一朝有点牵强,不说也罢;至于国民党建立的南京政权,是与4、12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是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产物,说法上一直就不太承认,国方称南京为“京”,我们就一直称其为“宁”。把国民党的都城与历史上其他几个不成气候的朝庭放在一起,实至名归。

南京毕竟是做过首都的城市,且不止做过一回,游走南京城里,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玄武湖是东吴时就有的,鸡鸣寺是梁朝的、乌衣巷里有王羲之谢灵运的传说,秦淮河上有李香君侯朝宗的艳史,明陵是朱元璋的坟,中山陵是孙中山的墓,草鞋峡是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地方,花台是国民党杀共产党的去处,长江大桥是自力更生的产物,长江二桥则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你如果是个多情善感的人,并且还认识几个字,看过几本书,那么,走在南京你就感慨去吧。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发思古之幽情,叹世事之无常。每到一处遗迹就想这人还是应该有点作为,给后世留下点念想,每离开一处旧址就想,拉倒吧,还是活着的时候最重要。南京的意象,总是唯美中带有一点凄清,第一感觉是一个落寞的古都,藏着隐世的文人与旧才子。它总是高贵的,出尘的,它又是落寞的,孤芳自赏的。

玄武湖畔的思索

穿过玄武门,就来到南京著名的玄武湖公园景区。只第一眼望去,我就被玄武湖的气势折服了。湖水浩淼,树木蓊郁,往东看,是绵延且巍峨的紫金山,上有紫金山天文台并中山陵、明孝陵一应景区;向西望,是南京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一派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景象,南边是古色古香的鸡鸣寺,那一片沉郁的寺院和挺秀出峰的古塔,是南朝梁代皇帝萧衍修行的最。北面,越过宽阔的湖面,南京火车站近在咫尺,整个建筑呈船形,似浮水上,鼓动风帆,正在航行。

玄武湖由一片相连的湖水和五个相连的洲组成。所谓洲乃水中之陆地,洲和岛的区别大约是前者稍大些吧,但是叫做洲就更有诗意,况且洲的名字也更加唯美: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不用细说了,从名字上大致可以想象每个洲的特色。乘坐观览车一圈转下来,我总的感觉是,绝不在西湖之下,甚至超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导游小姐也说,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可是起码在我的心目中,玄武湖的名头远不及西湖和南湖。西湖不用说,整个杭州的天堂名分都是她带起来的,南湖则借助了那艘著名的革命航船,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圣地。我只拿西湖与玄武湖比较,很难分出伯仲,无论从面积、湖畔景致还是文化历史的承载上,玄武湖还略微超出西湖一筹。

玄武者何?玄即黑,玄武就是黑色的乌龟,在中国的一派学问中,有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之说,这里面的深层次我不知道,不敢妄言,总之是有说讲吧。玄武湖在孙吴时期就有,是孙权训练水军的地方,后来在王安石变法时,搞了一阵子围湖造田,使面积大减,现存的水面仅为当初的五分之一,古人也折腾。之后的玄武湖就在充当皇家园林和首都景区的优厚待遇中,不断的充实完善,至今可谓极尽完美了。但是,玄武湖为何没有西湖名气大呢。我私下认为,可能也正是因为她是首都的一个景区吧,而且是过时的首都的一个景区。可以肯定地说,南京之成为南京,不是因为有玄武湖,而杭州之成为杭州,就是因为有了西湖。人们的注意力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是观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中国人对天下美景的一般认可;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比不上韶山冲里的清泉美。即便是在红色漫天的年代,西湖的美也被写进的小学生的课本里。而玄武湖的美则被南京城里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历史名胜、人文传说所淹没了,它充其量也就是其中之一吧。就像一个美人,如果出现在万马军中,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群体中,在一片渴望的眼睛里,她就会美得无以附加,但是如果在一群美女中,在一大群尽态极妍以望宠幸的嫔妃中,她的美就只能是一般的美。

湖水无言,静静地躺着。

看长江,看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当我意识到,我就要踏上南京的土地,第一个惊喜就是,我要见到南京长江大桥了。

还在上小学时,大约是197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就被写进了我们教科书里,记得一个民办女老师给我们讲的这篇课文,她极虔诚又不失矫情地读道:南—金—蚕—肩—大桥。 那篇课文把大桥讲得美仑美奂,依稀记得说桥头堡相当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这使得我们这班农村的小学生们坠入双重迷雾之中,我们本就没见过上海的国际饭店啊。后来我们走到县城的十字街头,就着踞于一角的回民饭馆展开想像,说哎呀,要比这个房子还高,就很不错了。大桥的照片是早就见过的,还有纪录电影和一首专门写大桥的歌,最后两句是反复无数遍重复唱的:天堑变通途,天堑变通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捷报传四方;天堑变通途,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当时宣传南京长江大桥和一切建设成绩,有一句固定的模式: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伟大胜利,是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与大桥同时,长江也是被无数遍提及的,近的不说,当时有个口号叫做:跨黄河,过长江,是指粮食产量而言的,有具体的数量标准,过了长江就不得了了,赶上了江南的产量,在北方农村是个神话。于是这个词组就被分开成了三个想:南京、长江和大桥。儿子显然没有我这么深的大桥情结,他说,见了二桥就没必要见大桥了,大桥总不如二桥先进。而于我来说,不看大桥,就等于没来南京。

从下榻的新街口到大桥,要折腾一段,折腾的过程总是憋了一口气,到达目的地后一肚子怨气瞬间消散。当乘坐的公交车驶上大桥的引桥,当大桥的全景在眼前展现,当工农兵学商五人雕塑和矗立着三面红旗的桥头堡从车窗边飞快掠过,我只能这样形容:有一种感觉,叫震撼。

原来我是不应当乘坐这路公交车的,有更简捷的方法可以到达大桥公园。我乘了这趟车,越过大桥直到北岸的浦口,方知坐过站了,但也好,我有了从大桥上经过的经历,焉知非福。接下来的经历就更值得一提了,为了去大桥公园,我打了一辆摩的再过大桥到南岸。摩的的师傅很和气,我猜他赚的钱也不少。他说,坐什么车都不能在大桥上停留,只有摩托车还凑合,能停三次,照八张像。要过桥也只能坐他的车了,区间的车要很晚才有,徒步过桥又不现实,要十五华里呢。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跨上了摩的的后座。

摩托车开得很稳,而且师傅还热情地讲解,搞得我相当紧张,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安全。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面上,方知道,这桥也真真是老旧了。路面破损很严重,是那种修不好,不好修的破损,是那种新修路面上不可能有的破损。桥面的快车道也就是两车道,说是能四辆大汽车并排开过,现实中谁也不敢那么干。摩托车紧贴着人行道的护栏往前开,后面的大汽车不断从我们身边擦身而过,我紧张得满脑袋头发。旁边的人行道,其实没有步行的人,应该叫非机动车道,却也没有骑自行车的,一水儿的电动车,飞快且无声。过了南桥头堡,师傅说可以下来照像了,他把车稳稳地停靠在护栏旁,让我从摩托车上直接下到非机动车道,而且一再嘱咐,注意后边的车。非机动车道看来不足两米宽,却有无数车通过,我必须瞅准了机会才敢站在道旁。好容易我们才照了几张像,分别以南雕塑群和桥头堡为背景的。车再往前开,到了一个有小亭子的地方,师傅又停了车,说到里面去照像。进去后顿悟,这个亭子是专门为照像设计的,它在大桥南端公路桥与铁路桥开始分岔的地方。这里,铁路桥一直下去,而公路桥向右转弯进了南京市区。这个转弯就像淑女的蛮腰,只此一弯便风韵尽展,优美到妙不可言,在这个弯上,你可以尽览大桥全景,而且弯本身就令大桥平添了窈窕与婀娜。

大桥公园是桥南端桥头堡下的一片开阔地。修建成景色美的公园模样。从地面必须驻足仰视,才能看到桥。高耸的巨大桥墩上镌刻着毛泽东的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及“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时隔近半个世纪,再次看到如此原汁原味的文革语言,心中顿时翻腾。大桥公园的主要看点是桥头堡。从堡下的展厅穿过,进入电梯,就上了南侧的桥头堡。桥头堡高出桥面两层楼吧,向外,可尽览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向内,可观赏不尽的车流从身旁脚下汹涌而过。桥头堡的顶部是金属质地的三面红旗,乃当初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距离我们还有五六层楼高,是全桥的制高点。桥头堡向南的桥面上是雕塑,大同小异,五人一组,身份是工农兵学商,代表社会中五种好人。其中工人是当然的老大,他戴着鸭舌帽,手持炼钢用的钎子,托举着毛泽东的四卷选集或挥舞着语录本,农民一般是女的,头上裹着朴素的手巾,怀抱稻穗,解放军是必须持枪的,枪是当年那种制式的武器,即仿苏AK47的56式冲锋枪,木柄,弯曲的弹夹,高高隆起的准星,军装是那个年代独有的不分军衔,只以上衣口袋区分官兵,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雕塑高十米。楼下的展厅里迎头便是毛泽东的全身巨大塑像,一手拿着军帽,一手挥动。旁边是巨幅语录: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是九大的标志。能在这个年代看到保留如此完整的文革建筑,革命文艺,有种说不出的感受,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多年以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个充满理想与抱负的年代,那个不能提倡个人的一切的年代。想到了那个年代的激越的歌,那个年代走红和倒霉的人,那个年代匪夷所思的理论与实践,那个年代的痛与快乐

从桥头堡沿一个绝对的旋转楼梯下来,就到了桥面。这里也有一个小卖部,说实际,我很想在这里买个大桥模型之类的纪念品,可是没有,这里与一切旅游景点一样,卖的也都是项链之类。我想全国的旅游点们可能是达成了共识与默契,我们就是不卖有特色的东西,我们只卖项链,气死你。

到桥面,我顺着方才说过的非机动车道向桥中央走,一边躲闪迎面飞来的小电动车,一面不失时机地欣赏感叹着长江与大桥。首先我验证了传说中桥栏护板上的铸铁浮雕,都是当年的题材,我看到了成昆铁路,穿过重重山岭的火车;以岛为家,坚守在小岛上的解放军战士、红心向阳,一群正在读语录的少年。在大的护栏之上,与桥栏杆相接处,是一朵向阳葵花的浮雕。路灯是玉兰花型的枝型灯,每个灯座都向非机动车道里伸进一块,因此过此座时路面就窄了一些,我便瞅准时机,不与争锋,礼让非机动车,确保个人生命安全。就这样向桥的中央走了五百来米,就是中心了。这时我才放下心来,好好地看了看长江。

长江果然很大。但从南岸望到北岸,也不觉得一望无际,看得还是很清楚的。我最先想到的是,当年大军渡江,要过的就是这条水道。即使没有军舰,即使对岸有人把守,也并非不可突破。况且,千里长江线上同时发动进攻,国民党兵是顾东顾不了西,漫江的战船杀来,只要突破一点,后续部队源源上岸,这长江天险就破了。看江的感觉与看海是绝对不同的。海是遥遥无期的,四面都是水。

长江上波光粼粼,迎着下午的阳光,但见长江如练,航船悠悠驶来。长江的大气自不待言。长江就是长江,有关长江的一切说词是人加上去的。比如,游泳过了长江,就说是征服了长江,其实那仅是一次侥幸。长江要是发了怒,绝不是人力所可以摆布的。过去我们有许多对自然轻蔑的观念,事实证明,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却不乏误导。

南京长江大桥这段的江面,有一公里多宽。当年建桥之初,是1960年,正是中苏较劲的时候,苏联专家来了之后,甚至没怎么看,简单测量了一下就说此处不能建桥。可见,建设南京长江大桥,与两弹一星是一个时段的事,都是中国人憋了一口气干出来的奇迹,也是一个国家建立之初到站稳脚跟的艰苦过程。我的少年时代,耳边就一直回响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之类的口号。这种宣传肯定如当年所言,是融化在血液之中了,在思想深处就总有一种奋斗情结,觉得人不能吃了饭不做事,即使到了如今,只要安生养老就是对社会对家人做贡献的时候,也总是闲不住。

南京长江大桥如今还在照常服役,它是南京长江第一桥,在全国,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坨长江大桥后的长江第三桥。如今,仅南京就有了四座跨江大桥,但无论从哪方面,它们都无法与长江大桥相媲美。

游走之间

旅游是什么,是放松,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和安慰。旅游不是考古,不是测绘,旅游不必认真,旅游甚至需要缺憾。总之,旅游是纯粹的玩。

按照网上攻略,大凡有点小资情调者,均需到南京大学逛一逛,可我们算了半宿的帐,还是觉得用旅游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去看一所学校,似有不值。我们又不是需要励志的青少年,看大学干什么。可人家既然这么说了恐怕就一定有道理,于是便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只逛南大的一个较小的校区,转出来后,就近看了拉贝旧居。及至进到里面才知,这世上的事还真是不可偷工减料的,我们进入的是南大的学生宿舍区。大学宿舍,对于我们父子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提起来都脑袋疼的地方。现如今我们已经经由大学宿舍修成正果,有了安闲舒适的居所,却又千里迢迢跑来参观它,莫非是要忆苦思甜不成?我们相视而笑,儿子让我谈观感,我随意扫了一眼,顺口说,居住环境可以,不要随意晾晒衣物。一面朝向大街的楼窗上,挂满了五彩的小衣服,毫无疑问是女生宿舍。哈哈。

夫子庙,是南京的民俗旅游风景区。中国四大民俗区之一,其它几位分别是: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和上海的城隍庙。游走在南京夫子庙,先是被一家硕大的洋餐厅夺了眼球,它赫然矗立在夫子庙牌坊的正面,换言之,只要进了夫子庙街区,你就必须地别无选择地看到这个洋餐厅,绕过它去,才是夫子庙的有关中国与民俗的部分。

先品尝小吃,夫子庙的小吃林林总总,多得数不过来。我只要了最爱吃的生煎包,却大倒胃口,与串着小胡同找到的那家不能相比,就是面疙瘩加点以油为主的馅料。在工艺品街,我努力地找也没找到我心目中带有地方特色的物件。有一种物件,在南京应该是具有特色的,那就是雨花石。只是在去往扬州时,我不断看到高速公路旁边有雨花石厂,这些厂子都不大,应该叫作坊才恰当。不大的厂房前面堆积了很大一堆鹅卵石,有大有小,那应该是制作雨花石的原料了。我本以为,雨花石是南京雨花台及附近地方的山或水里特产的一种奇异的石头,却不想这个也是人制造出来的。那么,一块普通的石头如何摆弄它就变成雨花石了呢,我又想,打磨、着色、抛光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物理的方法,就没有化学方法吗?就没有化工原料参与其中吗?这么一想思路顿开,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智慧太丰富了,漫说是雨花石,什么石都能做出来。所以就不买了。

夫子庙街区里,还是能感受到浓烈的民俗气息,我们在街头随走随买随评说,有种虎妞逛白塔寺的惬意。走出不算很长的街道,眼前豁然开朗,到了秦淮河畔。秦淮河,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秦淮。在这次来南京之前,我还真不知道这条河就在南京市里,我总感觉那是一条流淌在比较偏僻的乡间或县份里的河,大城市的有钱人想要放松放松了,就背着自己的家人独自一人儿偷跑了去,远嫖近赌嘛,不成想这条河就在市区。闹市区。秦淮河边有夜游船码头,而且有手摇木桨的那种,估计是想让人们体验一下朱自清所言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吧。其实就我读朱氏此篇大作的感想,文笔优美是不用说的,却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躲闪在里面,就是通常所说:想吃又怕烫。最终,朱氏也没有(或是没写出来)拉个歌女共渡良宵,只是花钱听她弹唱一曲,意淫了一把。

如今的秦淮河被妆扮得艳俗不堪,河水也已变黑,不知有没有发出异味,南京即便有小姐,也不在此处揽生意了,她们和各地的小姐一样,把联系电话喷涂在街面的石头上。对秦淮河还是要体验一下的,以不负南京之行。我站在一座桥上望去,但见河水幽幽,两岸柳树枝条轻拂,树间常有青屋翘瓦逸出,醒目的是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河边,这大概就是所谓红灯区的鼻祖了。

过了桥就到了著名的乌衣巷。乌衣巷得名于孙吴时期,孙权的卫士们防守在这一带,因皆穿黑衣得名。乌衣巷扬名天下,得益于唐朝刘禹锡那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优美,写的是一种时过境迁的沧桑感,故流传甚广。在乌衣巷口,一方最醒目的地方,墙上镶嵌一方青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这首诗。毛泽东的书法风格独特,无人能仿,一看就是真迹。

从乌衣巷口的门进去,里面有王导、王羲之、谢安、谢朓、谢灵运等人的故居和陈列馆,再往里还有李香君的故居及陈列。我一概不入。王谢之事,早在刘禹锡生活的唐代,就已成尘封的往事了,现代如果还有什么可以陈列的话,我想,只能惊叹现代人的想象力和造假力了。李香君则更是小说戏剧中人,本身就是杜撰出来的,她的旧居,也应该或只能是根据剧本和当年的一些建筑、民俗,用现代手段还原出来的吧。看这些东西不应当在旅游的宝贵时间。

移师钟山风景区,看明孝陵与中山陵,最大的感受是一个清静幽雅,一个人山人海。

明孝陵是明朝开车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气魄相当宏大。所谓宏大主要指占地面积。当了皇上,有了权力和地位,就有了把自己的坟建得很大的可能性,就有了把自己的坟变成一处风景区的可能性。占了这么一大块地,就要把这块地整得有内容才行,于是就有了神道。

神道,即用石头雕塑的人或动物站立两旁,配以苍松翠柏的通往墓穴的道路。这种创意影响了其后的皇陵建造者们,在明十三陵、清西陵、清东陵都有这类建设。走过漫长的神道,又走过漫长的不是神道的道,又上了一大段台阶,终于到了安放龙身之处。这就是派头和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也把自己的安息处选在了这里,距离朱元璋不算太远,名曰正气亭。在蒋还说了算的时候,由蒋纬国负责修建。只可惜,蒋介石后来说话就不顶事了。据说蒋的真身现在还没有下葬,在台湾以一种什么方式存放着,不知是不是在等着有朝一日埋回来。

来明孝陵玩的多是些家人,老人,情侣,气定神闲,或走或坐,没有赶路的迹象。而中山陵却以中小学生为主,入口处人潮涌动,台阶上人如蚁动,弄得很能看清全貌。几经周折,终于印证了想象中的中山陵,漫长的台阶,警钟的造型,半月型的广场。整个南京之行下来,只在此处体验了人的海洋,因此就想,简略些也罢。得此体验,便欣然打道回府。

雨花台的过去是不宜细说的了,大略是从412到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二十多年里,有十万先烈在这里被杀害。历史是要记住的,可历史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一味讲来,正如扬州十日,什么时候驱逐鞑虏,什么时候民族团结,讲说的力度角度都有区别。漫步在雨花台,我边看边走,在脑子里梳理起鲁迅有关的诗句来: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忆归江天发浩歌。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企画师心意匠,只研朱墨作山。

大江一派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雨花台位于南京的南面,把“乱党”在这里处决,有推出午门问斩的意思吧。历史总是在杀戮中前行的,人类掌握了武器,主要目的就是杀人。用这种方法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这种方法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用这种方法抢夺他人的生存空间。历史上的人们杀来杀去,无非是为了这个目的。到现在,这种杀戮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似乎表现得不那么直接了,却在力度上比历史的任一阶段都强烈。世界遵循的规则依然是强权政治,落后了依然还得挨打。每一个重镇,每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地方,都有一段乃至几段杀戮的经历,成为这个地方挥之不去的阴影。

总统府是一定要去的,去了,主要是看看蒋介石的办公地点,到底在什么地方。总统府应该是在1948年以后的叫法吧,此前应为国民政府。蒋介石当总统当得也不太滋润,先是被迫下野,后来干脆就仓皇辞庙了。总统存在的时间,远远不及总统府。蒋介石走了,总统府还在,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总统府像一个证据永久地留在了南京,供人游览与感叹,在总统府里,我们甚至看到了蒋介石的孙子蒋孝严携夫人参观总统府的照片,不知他有没有想过,这块地方可能会是他的家。

总统府所在的熙园,有600多年历史了,乃南京一处风景秀丽的园林所在。最初在这里设立府第的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当时叫做天王宫。剿灭长毛后,清政府在此设两江总督署,推翻满清后,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府也设在这里,再往后就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总统府了。

总统府没有我想象中的雄伟,特别是临街的部分,连一块像样的广场都没有,总统府的大门几乎就直接伸到了街面上,两个石头狮子也嫌瘦小,大门顶端那个插旗子的地方,也就两层楼高。我不只一次听说,当年解放军占领此地时,一战士举枪就打断了旗杆,当时佩服得五体投地,在现场看来,只要有些射击水准的都不难做到。

外观的格局可能是洪秀全们造就了的,不好改变也没多大必要改变它。进了大门,是一片开阔地,显出了中央的气派。进了第一门廊,孙中山题:天下为公,鎏金大字牌匾最是醒目。一幅楹联端的是大气如虹:大堂深似海长挟石城沧桑钟山风雨,国史壮如歌曾振辛亥鼙鼓乙丑雷霆。这幅楹联充分肯定了国民党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在第一重过道旁,挂着许多在这里行走过的人经行此处的历史性画面,有一帮满清的官僚,有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人的合影,有蒋介石、宋美龄、孙科、李宗仁办公的情景,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占领南京后,穿过此道门厅时的油画。

过了这道门厅就是一长长的过道。这是通向权力中心之路,可以想像,当初国民党的官员们走过这里晋见总裁时,心中惴惴不安七上八下的心情,可以想像要把一份报告通过这段路递送到最高决策者手中,是如何之艰难,大堂深似海也。我在电影上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段路,或是国府大员过走边议论点什么,或是成群的解放军高喊着冲过。这条路的尽头,是一座西式的三层小楼,可以肯定是民国以后盖的,蒋介石的办公室就在二楼东边的阳面上,一个很小的套间,靠东边是卧室,卧室的门正对是蒋的办公桌。蒋的办公室是细长的一溜,从南到北是长,从东到西是宽,我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是总统的办公室,办公桌摆放在靠窗的地方,斜对着西墙的沙发,屋顶安着吊扇和电灯,整个格局看上去十分的凑合,论气派远不如当今一个刚刚脱贫的农民企业家或刚提拔的科级干部。蒋的斜对门是副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之所以斜对门,是李没有占上金边,楼道的东头是楼梯、电梯门和厕所,李的办公室就挨着厕所。蒋与李在同一个空间办公,并在同一个厕所如厕,想来很好玩,或许李有个什么事想找老蒋商量,正好两人都喝了许多水,赶在一起方便,顺便就点头同意了。

最高统治者的办公之所如此简陋,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的国力,也不能完全说就是作风使然。蒋在全国各地设有行辕、别墅,他想上哪儿就上哪,他决不可能像一般的白领那样朝九晚五地在总统府里坐班。与蒋的办公室相比,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的地方就更嫌寒酸,看上去就像一个统兵打仗的将军,在行军途中设立的指挥部。

看了老蒋办公室,到总统府的心愿就算是了了。接下来沿了园林转转,就觉得这里整体环境是没得说了,大的环境好了,个人的办公室逼仄一点也没什么,况且,权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办公室的大小,追求一点实际的东西更重要。园林部分可能就有洪秀全留下的东西了。洪秀全忽悠着人们跟着他造反,许了很多空头支票类的愿,却不想如何落实,自己架着数不清的美女跑到南京城里,修了这么个神仙呆的地方,享起清福来了。如果就事论事地说,太平天国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它的作用可能与李自成打击了明朝一样,动摇了清的统治,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经验做了准备等。历史拒绝可能,历史就是历史,任何一个事件一个人物的出现,都在它的必然性。

乌江在南京。到南京之前友人说到了南京的乌江镇,即项羽自刎处之乌江,而非红军抢渡天险的乌江。从地图上一看,确实有个乌江镇,还有派出所,但距离市中心很远,就不去也罢。只是感慨,事须躬行,纸得尚浅。这事情是万不可望文生义的。正欲把此作为旅游之一得,加以吹嘘,忽然一个短片中得知,自刎的乌江在安徽和县,此乌江与南京之乌江距离很近,苏皖交界之处。于是赶忙查起来,确如是说:安徽和县的乌江古镇,长江进入安徽境内后的走向由正东转为南北向,乌江镇面临的一段较长的江面呈正南北向,因此人们所说的江南,在这里为江东,李清照之“不肯过江东”其实是长江南岸。项羽赶到驻马河,见地上有字迹:项羽亡于此。便觉是天意,遂不复欲生。事实是,小人刘邦料定项将至此,故用糖在地上写下此五字,蚂蚁喜甜,黑压压覆于其上,故成其字。评论家曰:看来君子就是斗不过小人啊。由乌江一事得知,凡事均不可凭想当然,必得态度老实,严细考究才是。

南京 南京

在南京遇到的人,如果攀谈起来,甚或只是偶尔对话,知道我是来旅游的,就一定要问,都去哪了,去没去大屠杀纪念馆呀?言外之意,你是光来玩的吗?的确,南京大屠杀之于南京人,永远是一个不能承受之重。对我们外地人而言,它是民族仇恨的,是国家的,而对南京人来说,可能就具体到的家里的某个亲人,邻居的某个熟人,所谓的国恨家仇集于一身。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位于城西的江东门,这里曾是日军集体屠杀之地和遇难同胞尸骨丛葬之地,1985年南京市在这里建起了纪念馆。

车近纪念馆,就看到巨大的灰黑色建筑群。这群建筑的特色昭然若揭,这绝不是一处平凡的所在,它是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的。主体建筑像一块躺着的巨石,也有说是像一艘船的,一头高高翘起,一头斜插入地下。稍近,就先看到了一尊高高的雕像,外观极其震撼,是一个女人,仰道望天,身体作弓状,被风干了一般,第一感觉是,人,原来会被摧残成这个样子啊。这是纪念馆的雕塑群之首,名:家破人亡。走近了细看,见女人手里还托着一个死去的孩子,解说词说,她的丈夫被日军杀害了,儿子也惨死在日军的刺刀下,她本人被日军强奸后,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绝望之极。这尊雕塑高十一米,矗立在主体建筑外,临街的地方,只要是路过,就可一目了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的情绪带入一种惊世骇俗的悲怆之中。

以“家破人亡”为首,沿纪念馆的长墙,有一排雕像群,表现南京市的平民在恶魔来袭时的惊恐、无助与悲惨。一个知道分子的妻子被日军强奸并用刺刀捅了,他还是挟着她逃;一个本就是老头的人,搀扶着更加老的母亲奔上逃亡之路;一个小孩子的母亲已被日军刺穿了肺,胸前冒出血泡,小孩子无知,还在吸吮死去母亲的乳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被凌辱的少女蒙住眼睛,弓身纵向河里;母亲抱着孩子,恶魔来了,逃啊!

,这个数字在纪念馆的多处出现,旁边配以各种文字的说明,我能判明的有:中文、日文、俄文、朝鲜文或韩文、希伯来文、英文等。进入主展厅,就要走下一长段台阶,意味着下地狱。下到底层,一处声光电加立体实物结合的展室,一个声音在不断重复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一场血腥大屠杀开始了。

大展厅及以后的一切展厅都是黑暗的,所展内容在黑暗中清晰可见。再次被强光打在屋顶上,周围的墙上刻满了这三十万遇难同胞的姓名,下面的坑里是遗骸残骨。

12秒,每隔12秒,有一滴水落下,水滴锵然作响,象征着,在六个星期的大屠杀期间,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去。

巨大的书架,巨大的档案,存放大屠杀证据的书架有三层楼高,里面档案陈陈,证据确凿。对面墙上八个白色大字,在一片灰黑色里格外醒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量的图片与实物,血淋淋的事实,一路走来令人压抑之极。参观留言簿上,措词无不慷慨激昂。

痛定思痛,坐在长椅上休息时,我自然想到的该想的一些事。首先当然是报仇,那些制造参与屠杀的日本兵,后来也没落好下场,一部分落在中国赴缅甸远征军孙立人将军手中,稍事审问后即枪毙,大部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被美军的机枪突突了。这才使心情稍微好受了一点,这种好受也是逼不得已的,不如此,当如何?

想的最多的还是个综合国力。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当时的落后是不言而喻的,而日本却早已有了十几艘航母。中日都是亚洲封建国家,可是在明治维新拉开了实质性的距离,日本人是真的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武士刀到航母的飞跃,而中国的变法,则举步维艰,革新人士一个个血染街头。抗日战争是中国获得完胜的,却无疑是借助了英美苏的力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环境下得胜,单打独斗,干不过日本。所以,同盟国在商量战后安排的雅尔塔会议,特别是在涉及到中国蒙古问题上,根本不征求中国的意见,几个大国操控世界格局。正是基于这种激励,才有了毛泽东的发奋图强,有了两弹一星。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中国梦,强国梦。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离这个梦想都更近了。在这个严肃的场合,思想就严肃起来,厚重起来。的确,与国家的整体相比,个人是极其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覆巢之下无完卵,没有强大的国,哪有可爱的家。

因此我为这个纪念馆的建立喝彩,历史是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的,日本人杀中国人,这是铁的事实,应当记住,不应当回避,不能因为要进口日本的科技和产品,就不敢说这个事实。在中国还有一个这么像样的纪念馆,说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不怕谁,也不因为要用到谁就连一点历史的账都不敢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5421/

南京的走马观花的评论 (共 17 条)

  • 心静如水
  • 淡了红颜
  • 春暖花开
  • 江南风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因此我为这个纪念馆的建立喝彩,历史是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的......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雨袂独舞
    雨袂独舞 推荐阅读并说 长江上波光粼粼,迎着下午的阳光,但见长江如练,航船悠悠驶来。长江的大气自不待言。长江就是长江,有关长江的一切说词是人加上去的。比如,游泳过了长江,就说是征服了长江,其实那仅是一次侥幸。长江要是发了怒,绝不是人力所可以摆布的。过去我们有许多对自然轻蔑的观念,事实证明,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却不乏误导。
  • 丫丫

    丫丫欣赏,喜欢。问候好友!!

    赞(0)回复
  • 临风玉树

    临风玉树谢谢雪灵鼓励

    赞(0)回复
  • 小艾学农

    小艾学农写得太好了,因为在五月天,我为南京逗留了十一天,该去的去了,想写的却写不出,看您写的产生共鸣。谢谢好文!

    赞(0)回复
  • Everything is gonna b ok

    Everything is gonna b ok写的详尽、细致!好文!赞!

    赞(0)回复
  • 临风玉树

    临风玉树回复@丫丫:多谢鼓励,不成熟的文章,随走随记的

    赞(0)回复
  • 临风玉树

    临风玉树回复@小艾学农:文友鼓励我十分开心,写出来就期待共鸣,也是爱好文字之一乐吧。

    赞(0)回复
  • 临风玉树

    临风玉树回复@Everything is gonna b ok:我感觉总有浮光掠影之嫌,所以命题为走马观花,一共呆了三天,得到肯定自是十分得意,多谢

    赞(0)回复
  • 沙漠雪莲

    沙漠雪莲还没去过南京,读了这篇文章就当是先进行了一次精神旅行吧……

    赞(0)回复
  • 临风玉树

    临风玉树回复@沙漠雪莲:能起到这么好的作用,是对我的超级鼓励。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