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吃苦

2015-07-12 14:04 作者:戴质忠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外孙在美国留学回国度暑假,女儿为他报名参加了世界格林卫中国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尼泊尔灾后重建项目。本来这样的活动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年龄要求18岁以上,外孙才16岁,念10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一,但由于有留学经历,英语基础扎实,也被批准了。

在首都机场送行时我和女儿一再嘱咐,要多联系,到地方发照片过来。女儿还告诉他,下飞机即刻就近买手机卡。我们的希望是,每天都有信息传过来。然而,自从当天在香港转机有过语音联系后,第二天什么消息都没有,第三天发给女儿一幅照片,只告诉了照片上左面那简易棚就是他的住所,其他情况一无所知;直到第四天才得知他是在一个乡村烧砖搬砖劈砖铺砖。我把该照片放大细看,外孙住处是一个简易棚子,棚顶的大瓦片用几段粗细不一的木头压着,后侧代替墙壁的大瓦片地脚用土和红色小瓦培着。地上躺着一粗一细两根水管或电缆,拐了个弯扯进棚子里,棚子右侧地上几根木杆支起块黄布,里面一个穿黄格上衣的尼泊尔人似乎正烧火,一缕青烟袅袅飘出,地上歪倒的背筐、放置的水罐、杂木、石块和几米开外的另一棚子显现出灾后的残破景象,照片上没有外孙身影,从背包那三个女孩的背影看,照片好像是外孙所拍。

外孙手机换卡,与我失联。离京第五天,女儿给我打来电话告知近况,并在微信朋友圈又传来外孙拍的一组照片,其中有棚子内的景况,有在简易棚里的当地儿童嬉戏情景,有救灾工地的备料场景。女儿注明:他“结束一周民工生活,周末终于下了山,两个小时步行山路,搭公交(车),转公交(车),历时四个半(小时),终于进了城,周末可观光,然后还有一周民工工作。”

看来,外孙是吃些苦了。幸亏有同行的大学生姐姐相伴,不至于孤独。我这样思忖。出发前外孙联系到三个大学生女孩,照片上的三个背影女孩应该就是。我想起这小子在京时连坐公交车都嫌不方便,很多时候是打的和坐地铁,什么时候走过这样远的路呢?更不必说异国他乡地震后那崎岖坎坷的山路了。在家睡松软的席思,冷、热开空调,何曾住过棚户的硬板铺?一次艰苦环境的经历,恐怕会铭记终身了吧。

我是从艰难困苦环境里走过来的人,曾顶风冒进山打柴,曾挨过饿受过冻,曾出民工在深山老林里住帐篷……深知困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在看到第一幅照片的评论栏留言:“吃苦是积累经历积累财富的过程。”

我女儿看得更远,她让儿子领会志愿者的宗旨,将知识感悟传达给他国孩童,开阔看待世界的崭新视野,在国际大环境中经受劣性锻炼。她是这样评论儿子此次吃苦的:“Tommy(外孙的英文名)曾经说起过(在美国留学)野外宿营,没有(通讯)信号,没有热水,不能洗澡,没有任何现代电子设备,回到家(指留学寓居处),倒在床上那一刻无与伦比的幸福感。这次尼泊尔之行,恐怕还有责任感吧。”又说:“相信走过炼狱,Tommy的幸福指数已经爆表;人生的幸福感往往在历经苦难后不期而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9613/

吃苦的评论 (共 6 条)

  • 雪灵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楊葱头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