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朝花夕拾——故居的故事

2015-06-30 22:19 作者:苏州叶老师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朝花夕拾——故居的故事

我出生于元和路六号,依童年回访印象,是一处幽静古宅

,庭院深深,一进一进,高高木槛,砖雕门楼,园林一般。最忆

天井一角,沿墙花坛,种植花草,南瓜丝瓜,枝枝蔓蔓,越墙悬

挂,既可观赏,也可解馋。就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我幼年玩

耍的好地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久,我家迁至甫桥西街定慧寺巷口。甫桥西街行道树均

青,末花开,阵阵木樨般的花香随风飘来。大门口沿马路

有一口井。这是我后来辨认此处故居的标记。

后来我家住过景德路黄鹂坊桥。那时家里曾购置滚弹花机

母亲边带孩子边弹棉花,做来料加工活。记得幼年的我,在沉

重的踏板上蹦跳着,想帮母亲分担体力。

我家落户苏北农村前,在尚堂弄8号居住。

尚堂弄是一条曲尺型的小弄堂,不过二百余步。仅十来个

门牌。弄堂内主要有洋房三座——3号黄家,4号何家和10号徐

家。我家所住8号,原是何家的下房。

尚堂弄4号住户最多,史家老伯伯是个老银行,母亲周老师

是中学教师,大姐安丽、大哥达民,都是文革前老高中,成绩拔

尖。达明之子在美国读博。达雄达农是一初校友,校友活动时我

们常能见面。

四号是一幢民国建筑。二楼住三户人家。史家住东厢,安

丽化工厂总工程师黄功杰住西厢,其子王敬柏王敬榆和我弟弟玩

得很好。正厢是傅家好婆。楼下正中大客厅,彩色印花地坪,十

分讲究。西厢住俞源俞梅俞珏俞健一家,东厢住黄诚岗一家。黄

家姆妈是六十年代居委会主任,如今九十出头,退休后享受公务

员待遇。

尚堂弄5号,房东伍梅昌先生,1967年讨进儿媳奕菊霞,

是老教师,我做善耕中心教导时,她是邻校校长。房客张先生是

道教人士,常年不在苏州,张师母黄依云带三个女儿下放大丰时

,与我家为邻。大女儿张秋月,二女儿张秋红,小女儿张秋圆那

时都还小。返苏后,张秋月在东吴丝织厂工作。九十年代,我在

市人大开会,偶遇张秋红。张秋红因评上劳模,也是人民代表。

长子张力龙是我同学,由新洋农场回苏后经商,经营不善,拖欠

债务,至今不知所向。

尚堂弄六号,蔡伯伯身高力大,用一副齐肩高的大箩筐从

悬桥河船上,为迎晓里老虎灶挑砻糠。蔡家姆妈是宁波人,大家

称宁波姆妈,曾说起他家三间百余平米的小院住宅,是七两黄金

购得。由此我想到叶受和公私合营时,店产估为七百两黄金,是

什么概念了。蔡伯伯去世早,其儿祖荫文革前一年,被十初中录

取,不愿读书,便在松鹤楼学做糕点。我们一起练拳舞棒,玩过

一阵子。

尚堂弄七号,陈茂华伯伯是叶受和学徒,父亲主政店务时

,彼此成为好友。叶受和公私合营后,陈伯伯是公方代表,后为

饮服公司经理。1970年全民下放,无论从公从私,一概冲击。

我们两家一道下放到苏北大丰。陈师母和母亲是好友,下乡后身

患重病,病重期间,曾多次示意国珍与我为友,有临榻许亲之愿

,惜无缘。国珍后嫁给尚堂弄七号的邻居。

尚堂弄九号原住方宏金家。方家搬去山塘街时,我们都才

十一二岁。他皮肤黑黝黝,脑袋圆滚滚,一笑就眯眼睛。小时候

,弄堂的伙伴玩得好。方家搬走后不久,他就路远迢迢从山塘街

步行到我家来玩。小伙伴方宏金,你现在哪儿?

方家搬走后,9号搬来钱家,大女儿钱勤是我小学同桌

。爱勤成绩不算好,搬家落下功课,我主动帮她补。下乡返城后

,得悉她在娄门开溜冰场兼茶馆,便去看望。她先生薛伟生送新

茶给我品尝。钱姆妈就住东环新村,遇到了,总是说,来白相呐

!巧得是,我的学生杨安琪王琪2012年结婚,我应约去做征婚

人,喜宴上见到了钱爱勤老小十多口。一问,原来钱爱勤母亲是

杨安琪父亲的姑妈。

尚堂弄十号徐家是独门独户小洋房,民国建筑,南部小花

院种着枇杷和枣树。徐老夫妻生九个孩子,大哥大姐比我年长很

多。阿七徐世来,阿八徐世仙,阿九徐世全,分别与我弟兄年齿

仿佛,也是一初中校友。阿九在石路自行车专卖店做经理时,我

应约参与该店组织的少儿书法比赛。

我家所住的尚堂弄8号,共住四户人家。我家住客厅东厢,

14平米的地板房,所有立面全是木结构。天,我拖地板前,

总用大毛笔蘸一缸水,练习书法,当时写柳公权的玄秘塔。至今

被里弄发小传为佳话。房间地板铺得很高,文革时担心抄家,地

板下便藏了许多爱看的书,至今我依旧珍藏。

少年眼中的父亲,酷爱练字作画,案头常备赵之谦隶书,

张黑女魏碑,星录小楷等。喜欢齐白石国画,临习菊花牵牛花、

河蟹清水虾,活灵活现。酷爱写作,为烟糖公司编写《苏州糖果

茶食制作工艺》。在房间空墙上布置“萌芽学习园地”,鼓励我

和哥哥写作、练字,习作张贴上墙。记得我的作文登载数次,获

得父亲奖励。我家菜橱很小,三层隔板放不了几碗菜。父亲亲书

对联——“天厨珍肴何足贵?青菜萝卜滋味香” 让来访者赞不

绝口。

东邻邵家住沿弄堂厢房。老幼三代同居一室,阿一口绍

兴话,爱孙如命。邵伯伯是六十年代平江区人民代表,家中镜框

贴满奖状。我对人民代表的认识,源于邵伯伯。不料后来我也任

人大代表,且为常委。大女儿邵丽萍是一初中69届,下放苏北

大中农场。在苏北时,曾与陈国珍一起到我家小住一日,美丽大

方。回苏婚后,竟死于公交车轮下。独子邵伟民在西北街开机械

配件店,邵家姆妈詹家玉和小女儿邵丽敏也在店里帮村。我路过

店前,有空会去坐坐。

我家对厢是谢家,阿爹吹得好笛,悠扬动听,有一手好字

,文革时,谢家阿爹奉命书写标语“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颜筋柳骨。暮年在平江区政府大院做门卫。我在人大那会,常

常出入大院,见了我便笑着鼓励一番。谢家阿婆属老虎,精神矍

铄,嗓门特大,却因甲状腺病逝世。有三子二女,小儿子谢荷南

我们叫小娘舅,今年有七十二岁了。谢好婆带小女儿的两个孩子

,男孩叫健哥,女孩叫玲妹,分别属狗属猪。我喜欢带他们到处

玩。现在看见属狗属猪而小我几岁的,我总会想,现在建哥玲妹

也有五十七八岁了吧?

谢家大女儿玉英住最里一间,和我妈相处最好。她四个儿

子和我们弟兄年岁彷佛。先生陈廷康是大儒巷医疗厂科长,络腮

胡须,相貌堂堂。我读高小时,谢玉英一家搬到卫道观前草庵弄

,遇到忘带算盘等学习用品,我便就近跑到她家去借。文革时,

谢阿姨随丈夫支内去四川,不幸病死在内地。

那天,我在彩香公园,和一位好婆聊天。一聊,竟是陈廷

康妹子。她告诉我陈家四个儿子如今之去向,说大儿子星星在上

海办公司,二儿子媛媛在苏州医疗器械厂,三儿子不知去处。小

儿子在她女儿公司做。她告诉我小娘舅的电话,我即去彩虹二村

看望。

小娘舅谢荷南当过坦克兵,退伍后在郊区检察院做庭长,

退休十多年了。夫人就是尚堂弄7号叶受和老职工陈茂华的大女

儿玉珍。和她妹妹国珍一样,嫁给了邻居。长于斯地,回归邻里

。他们的儿子极像小娘舅当年,孙子已读高中了。

那天,我和小娘舅夫妻相见畅叙,都觉恍若隔世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7277/

朝花夕拾——故居的故事的评论 (共 8 条)

  • 荷塘月色
  • 雨袂独舞
  • 心静如水
  • 雪灵
  • 春暖花开
  • 梦天之蓝
  • 我本豺狼
  • 醉死了算球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