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明、生态“贵州符号”

2015-06-29 12:43 作者:郭翰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一个地方的骄傲,也是一个地方的品牌,透过这些符号,能探寻出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一种独特的个性。——题记

(一)

这几天,贵阳“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如火如荼的开展。一个不变的主题正在演绎,那就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

作为贵州人,谁也不得不为这个响亮的符号而感到骄傲。因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一年胜过一年的生态成果,汇聚成了文明的链条,慢慢在贵州扩散。

虽然论坛的议题只是平台的一个表现,但深层次含义却慢慢转化成了贵州的一个成功样板。这个样板就是贵州的创新与国际化“绿色”的新型文明天堂。对于全球来说,都是大家共享的一个不变宗旨。

换句话说,文明、生态没有发源地,但有成功模式可以效仿,那就是贵州。正如201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章新胜说的一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和传统的发展模式,基于自然的发展,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议程和新常态面临着百年不遇的新机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是贵州的现实,也是贵州的潜力。

(二)

中国高层重视文明和生态,不是一种期待,而是一种实际行动。

2013年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时就强调,中国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贵州地处中国西部,地理和自然条件同瑞士相似。希望双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地经济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19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就要求贵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精神,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要像对待眼睛一样保护它,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配置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寻找出一条不同于西部的发展之路“。

可见文明、生态在贵州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只是一个论坛的举办,还有涵盖了贵州发展的深层前景。

近几年来,贵州守住发展的底线,不断把贵州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可以说在这一条主线上,我们随时都会看到贵州发展独特的影子。

(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视察贵州,让每个贵州人记忆犹新。总书记的到访,可以说给贵州人无限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也再一次强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论坛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一系列理论和世界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不管从中国高层,还是从贵州的书记、省长,依然没有离开这两个贵州突出的符号,那就是”文明、生态。“

生态是基础,文明是贵州发展的主题。贵州要发展,就必须打好生态的基础,有了好的基础,就能给贵州带来文明的飞跃提升。这不仅是一个哲学的辩证观,也是一个经济学的常态概念。能够在贵州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相信对贵州来说,不仅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难得的发展动力,竞争实力。

(四)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全球化的融合发展。绿色产业必将进入国际舞台,要绿色产业,就必须守好生态发展的新机遇。

贵州是一个山地大省,本身的资源就比较匮乏。常常被外界冠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落后景象。

发展必然是一个大任务,可如何发展?怎么发展?基础设施必须更上,开放的思维必须改变。

然而,仅仅只是从思维上,也许依然难以追赶。随着近年来贵州”大手笔“的发展思路。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发展模式,或许真的就会隔得不远。

正如省长陈敏尔说的一样:”新常态下,良好的生态是贵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都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投资、发展、工作、生活、旅游。贵州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贵州有着清爽的空气、凉爽的天气,拥有丰富多彩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特色风物。“唐代诗人孟郊写道:“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可见,贵州发展有机遇,贵州改变有实力。

(五)

如果说,贵州是一个大家闺秀,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修饰的外表和提升涵养的关键因素。

在国际社会无限散发绿色生机的机遇下,贵州更要有一种走出来的胆识。这是贵州本身具备的优势,也是贵州难得拥有的发展机遇。

抓机遇,就是抓发展。拥有自身深厚发展的底蕴,把城乡发展都统一到生态、文明的这个符号里来,用充实的行动,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贵州走出来,那就不会只是在期待里。

这样,符号的意义,就会全方位体现出来,就会成为对外的”名片“,就会成为贵州人向外宣传的骄傲。

600年前,明代宰相刘伯温曾这样写道:“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相信历史的发展,能够证明这首诗的意义。从目前国家的重视,以及贵州省委、政府的高瞻远瞩。”云贵胜江南“,或许真的就能在贵州每个贵州人的眼前体现。

祝福贵州“绿意”转身!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6946/

文明、生态“贵州符号”的评论 (共 8 条)

  • 虎虎生威
  • 荷塘月色
  • 孤帆鸢影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抓机遇,就是抓发展。拥有自身深厚发展的底蕴......
  • 地中海水手
    地中海水手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感慨万千,点赞支持!加油贵州人民!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