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湖瘦,牵挂在扬州

2015-05-16 10:25 作者:蓝月长风  | 2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诗人的一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一个“美”字,曾经让我义无反顾地携一份山长水远的邀约去杭州相见。而一句“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说的就是最瘦的扬州瘦西湖了。这一个“瘦”字,又让我多少次浮想联翩,既然在诗里相逢,里相依,为了这一份念念不忘的情怀,不论早晚,咫尺天涯,注定是要去扬州相认的!

虽然我知道,在这个新伊始,万象更新的季节,自然是观赏不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也欣赏不到“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怒放的壮观,依然阻挡不了我此刻前行的脚步。天空细飞花,地面纯净如洗。刚到大虹桥,是谁?突然慢下了匆匆的脚步,按捺住一颗狂跳的心,凭栏远望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清瘦女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唯恐惊扰了烟雨笼罩中纤柔羞怯的你。哦,我的瘦西湖,你,在一帘烟雨中等候着我的深情款款;我,在百转千回后邂逅了你的临水照影。

进入南大门,撩开珠帘绣幕,沿着“长堤春柳”移步,处处可见传春报喜,吐旧纳新的景象,一排排梅花盆景拨开了料峭春寒,有红梅、粉梅白梅,正开得如火如荼,清香远溢。一蓬蓬小小的迎春花,开在哪里,哪里都放光华。只可惜,湖畔的柳枝才刚刚含苞吐蕾,当然,“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婀娜多姿指日可待。而桃花坞的成片桃花还没灼灼怒放,更看不见“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美意境,可以想象当年拍摄《红楼梦》时,“黛玉”扛花锄以锦囊收集桃花艳骨,一边悲泪一边葬花魂的情景,是多么的楚楚动人。

过徐园向东,遥看四桥烟雨,湖中有湖,园中有园,桥桥不同,相互衔接着被湖水分割的景物,相映成趣,画舫游艇穿桥而过,忽隐忽现,一幅天然水墨长卷。走过小虹桥、小金山、临水而建的琴室、木标书屋以及名寺古刹,每一处文化古韵无不留下历史风云人物的诗意感怀,每一处移步换景无不体现出皇家园林的恢弘气派。隔着流年的光阴,文化古城--扬州,凝聚了二千五百年的厚重历史。素有“翰墨园林”之称的瘦西湖,集南方的秀丽,塑北方的雄伟,湖光山色,亭廊环绕,蜿蜒曲折,水袖曼舞,不愧是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条百余步的长堤伸向湖心的“钓鱼台”,如此的别具一格。站在吹台中心,犹如穿越千年,虽然耳畔无丝竹声声,想象着乾隆落竿垂钓,传说中的水手们潜入水下,以荷叶盖顶,以荷茎换气。把活鱼一条条挂上钩去,演绎一次次举竿鱼跃,喝彩欢腾的场景时,不觉哑然失笑。一抬头,前方可见横卧湖心的“五亭桥”,恰如瘦西湖别致的腰带,也是扬州瘦西湖的重要标致,又叫莲花桥,结构精巧,造型独特,始建于乾隆第二次南巡期间。斜望去,可见绿树掩映下巍峨矗立的白塔,据说这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一之间造成的。当然,朝代更替,历史的烟云,早已是无处可寻,也不必去寻。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站在二十四桥上,这首吟哦了千年的诗当是脱口而出。最初,还以为是二十四座桥桥相连而得名,原来,只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汉白玉栏杆的单孔拱桥而已。据资料记载,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传说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当然,众说纷纭,书里提到二十四桥的还有曹芹、朱自清等等。不管是哪种传说,我认为都是美丽的。想象着在一个月华如水的明月夜,有人吹箫弄笛,吟诗对句,一片片欢声笑语交汇成千古绝唱,而清辉月影与桨声灯影交相辉映,良宵美景绝不会是虚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湿漉漉的青石板,多情的扬州柳,以及千年的江南梦,沿着瘦瘦的湖畔一直逶迤十里开外。你从远古走来,明眸秋水,长裙曳地,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锦带,百花娇媚点缀你素洁的衣衫,垂柳依依是你飘逸的裙摆。那些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透着岁月的沧桑,那些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历来就是成就文人墨客吟风颂雅的诗篇。而我,贫乏的词语怎能写出你绝代芳华的神韵。

瘦西湖,你是如此的瘦骨清秀。我是那样的轻轻走近你,又悄悄地离去,原本以为,这一场不明来历的烟雨将洗去我看望你的足迹。回眸,你的一颦一笑,都在烟雨中散发出古典的魅力,定格成一种朦胧的诗意,渐渐在墨色里隐去,最终化作一坛桂花酒,葬在那二十四桥。从此,我的心遗落了一枚牵挂在扬州,每当明月夜的箫声响起时,我的思念将会比那西湖还瘦。或许,当柳絮如雪、琼花如盘时,我会再次归来,不经意就跌进你那波光潋滟的明眸深处。

(写于2015-02-24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56095/

西湖瘦,牵挂在扬州的评论 (共 2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