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趣谈古人纳凉诗

2015-04-10 16:39 作者: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李百合

《诗经·七月》中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三九隆把冰藏储起来,待到来年天纳凉时使用。这首诗,可谓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纳凉诗”。 《诗经.豳风》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其中所言的“七月”,并不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季节。七月火星由西向下降行,故称“流火”。据一些史料记载,古之酷夏应是六月,故此,古人一些避暑纳凉的诗篇,多拟六月自然环境之美笔,妙趣横生。

 冬冰夏用以纳凉,毕竟不是常人所能享受,因此,古人避暑纳凉,还得自己另寻方式。“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元代释英《山中景》)是说城镇烈日当空赤照,山中却是风轻袭人、凉意阵阵。自然,到此消暑烦热顿消,读来确实有一种清新凉爽之感。唐代陆希声也曾赋诗:“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也不无此趣。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个中禅房清幽、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纳凉品茗、乐而忘返的意境别开生面,读来象是欣赏一幅风俗画,妙不可言。

自然,纳凉的诗趣脱离不开清幽的环境。桥畔、池边、河岸濒临水面,周围的气温要低一些,故也是乘凉的好去处。有依亭台楼榭而抒水亭乘凉之快的;有依桥畔风景而尽纳凉之意的。刘禹锡有诗曰:“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虎凉玉簟空。”陆游有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依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光柔柔,绿柳成行,笛声参差,莲香四溢,居身于这样的意境中,诗人自然能体会到几许别开生面的凉意和爽快。其实,如陆游这般水边纳凉者,古人多多。读两位名家的诗,便足可作为见证。

清代诗人江堤,喜欢在柳阴下避暑乘凉,而且对那凉爽的风做了形象的描绘:“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桑实画风。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杨万里常于夏步入竹林深处,微凉浸身,热闷释然,为此,他吟道:“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刘禹锡的诗中不难看出,古人之纳凉或是作纳凉诗又多与“竹”有关。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想见这位名家画竹,也有得于“竹”之清幽环境而所发的。唐代王维曾在终南山下建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足见其“竹里馆”纳凉的自得其乐。《红楼》中,林黛玉独居潇湘馆临死之时,作者用 “风清竹动”来形容黛玉之死的凄凉感觉。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自凉。”“心静自然凉”就是出自白居易的这首诗。当年白居易去东都洛阳的寺庙拜访恒寂大法师,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白居易走进屋内却见恒寂安静自如地端坐于屋内,心生疑问便问他为何不找个更凉快的地方坐着,恒寂禅师却一脸淡然地推他说,此地亦凉快。 内心持久的安静与平和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白居易在经过多年的人生沉浮以及官场的尔虞我诈之后,最后请奏唐穆宗寻求外放,晚年时期更是选择了一条弃官归隐之路,才能在热飒飒的大环境,真真正正做到“心静自然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6596/

趣谈古人纳凉诗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