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活得不一样

2015-01-17 07:23 作者:大书蠹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要想活得与大多数人不一样,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卡夫卡说:“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那种“被认同”的生活方式。但生活又不仅仅是这样,作为有灵的人,更要有一个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比如,对真善美的坚守,对内在精神的遵从。可这又谈何容易!这样一种坚守,可能意味着你必须跟大多数人“活得不一样”。

其实,两千二百多年前屈原与渔父的那次对话,已经为“活得不一样”的人生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许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正是这种坚守,才真正展示了“人之为人”的价值之所在,因此“活得不一样”,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人的高贵。

有时候,“活得不一样”是来自心底呼唤,是对至美的热。安徒生在临终前不久,曾经对一位年轻作家说:“我为我的童话,付出了一笔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估计的代价。为了童话,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并且白白放过了这种时机,那时无论想象是怎样有力和灿烂,也该让位给现实。”安徒生对自己曾经与爱情失之交臂,还是深感遗憾的,但他依然选择了一种与别人“活得不一样”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一生。他听从那来自内心的召唤,宁愿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来不停地为孩子们奉献出一篇篇美丽的童话。

“活得不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是一种被动的坚守。当时代的洪涛,在冲决一切旧有的规范滚滚向前时,社会上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但我更佩服那些以清醒的头脑,超绝的毅力,岿然不动的姿态,屹立于汹涌大潮中的人。他们理应得到人们更多的尊敬,他们往往代表了人类的良心,是一个民族的中流砥柱。写到这里,我的脑海中,不由涌现出了陈寅恪、顾准、傅雷等人的背影.........

人生在世,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是每个人都会去思考的问题。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在这里可否将“家庭”置换为“人生”二字,只是这里面的“幸”与“不幸”,看你怎样理解了。也许大多数人认为作为贵族和作家的托尔斯泰是幸福的,但托翁本人用他自己的的行动证明了多数人的错误。他在向世人宣示:还有另一种人生更值得去追求!于是在86岁高龄时,他离家出走了。他要以这样一种“活得不一样”的人生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他做到了。

没有人会否认卡夫卡与大多数人“活得不一样”,将写作作为毕生事业的卡夫卡以他独有的深刻,改变了世界文学的走向。而他自己在婚姻这袭华丽的袍子和令人恶心的虱子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虱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23675/

活得不一样的评论 (共 10 条)

  • 剑客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旅客
  • 晓晓
  • 雪儿
  • 春暖花开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淡了红颜
  • 荷塘月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