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词有感——温庭筠《更漏子》

2014-11-17 13:22 作者:佳星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读温庭筠的《更漏子》,一瞬间就被它浓厚的哀伤所击中,于徘徊迷濛之际,久久回不了神思。这首词的开篇就清冷凄迷,读来令人深感空落,一颗心被搅得忽上忽下,仿佛被人紧紧地揪住,总也缓不过气来。

玉炉迂回缭绕的香气丝丝散在空中,那醉人的香气啊,不仅没有增添一丝愉悦,却让人更加忧愁。案上的红烛在深夜里寂寞地燃烧,微弱的火苗跃动中,滴滴红蜡似伊人的眼泪垂下,惹人怜惜。深秋的寒意正浓,独自一人拥着冰冷彻骨的枕衾入睡,昔日你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一瞬间却如水中花、镜中月,破碎成影。只有漫漫长夜伴我慢慢思念。愁意渐深,辗转难眠,到底意难平。

恼人的秋雨啊,不懂忧愁,却偏偏要和我作对。夜到三更,淅淅沥沥地落下来,一声声,一叶叶,滴落在屋外的梧桐树、空旷的石阶上,似非醒间,滴答,滴——答,更显分明,仿佛不是打在桐叶上,而是在我的心里,使我的心更添愁绪。辗转难眠,索性睁着眼睛一夜到天明,听风声,听雨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温庭筠的这首词,满满皆是凄伤离愁之情。这愁的,是与恋人分开的苦楚吗?可能是的。身为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的这首词可谓是写到了他的精华。满篇的意象,无不展现着浓浓的哀愁。对于梧桐,古代的文人们似乎偏这一意象,梧桐叶、芭蕉、秋雨,只要有任何一项出现在词中,就能让人联想到哀愁。温庭筠此词独占两个,正所谓不可不愁。温庭筠的词总是清丽温婉的多,不同于苏东坡之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壮阔,他的诗,总是透着一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软细致,让人联想到梨花、明月这一类物什。像这首《更漏子》,于温柔细致中见愁绪,虽不见壮烈,却如剥茧抽丝中见哀愁,别有一种细密绵长的疼,比大起大落更让人难以忍受。却不知道这样浓厚的愁,到底是怎样的情深才让人痛得无法呼吸。世人总是爱这样的作茧自缚,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见自己对所爱之人,或所爱之物的珍视程度,纳兰容若如此,温庭筠如此,千千万万的人也如此。却不知这样的执着总是会伤人伤己。

读他的词,总适合在夜阑人静时候,执一杯清茶,就着晕黄的灯光细细品读。体会千年前的古人所遗留下来的一段韶光。可惜的是,我住的地方只有高楼大厦,没有一株碧绿的梧桐让我感受词中的意境,只偶尔一轮清冷的明月,陪我度过漫漫长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8711/

读词有感——温庭筠《更漏子》的评论 (共 13 条)

  • 少华山
  • 雪儿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雪灵
  • 醉死了算球
  • 晓晓
  • 虚妄的伊
  • 老党
  • 我本豺狼
  • 大奔
    大奔 推荐阅读并说 在夜阑人静时候,执一杯清茶,就着晕黄的灯光细细品读。体会千年前的古人所遗留下来的一段韶光。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