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冬的记忆

2014-11-15 16:49 作者:心境如水  | 2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七十年代初,我们家随父亲走“五七道路”,落户在现在盘山县甜水乡小台子村,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却是一段让我刻苦铭心的记忆。于是,在有的日子里,总是习惯站在窗前,那些被朦胧的灰色,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涌现,温暖与寒冷都充满着淡淡的芬芳,如一首甜甜的歌……

——题记

到大场院去听“歌”

大场院这一名词,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生产队时期的产物,每个村子都有,大小不等,它是乡村里将成熟的庄稼聚集起来再粗加工的场所,也是分配劳动果实的地方。一年又一年,在乡下没有比看见那满地的金黄更让人欢欣鼓舞了,老百姓都期盼着风调顺国泰民安,好年头好有个好收成。

当秋风吹黄了大地,农家人便忙碌着开镰收割,他们将收割的庄稼整齐地码在田里,庄稼们仿佛感到自己未来的价值与责任,它们静静地驻守在自己的田里遥相凝望,交流着各自的清香。经过短暂的等待,已经悄然进入季。于是,那大场院便成了庄稼们的相会之地——你看,人来车往,马嘶牛吼,一车一车将田里的庄稼运到大场院,人们的脸上全是笑意,伴着打稻机脱谷机马达那有节奏的交响曲,此刻的大场院,就是一片快乐的海洋。仿佛那金灿灿的玉米面大饼子、清凉爽口的高粱米水饭就在眼前,更具诱惑的当然是那香喷喷的大米饭不用就菜都能造上两大碗。

我们队里使用的是电动打稻机,这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据说,在没有电力和机械设施的年代里,要将割下来的稻子脱粒,只得用古代流传下来的稻桶、稻桶床、稻桶篷和稻桶畚斗等工具十分笨拙。后来发明了脚踏打稻机,就是去掉稻桶床,稻桶内装上滚筒,滚筒外围是三角形的铁齿。打稻子时一般由两个人来进行操作,打稻的人一边用力踩踏脚档,一边将稻禾慢慢地接近滚筒,把稻禾紧紧地捏成一大把,交替用力打在稻桶床上反复打三四次后将稻禾反过来再打,然后将稻禾从中间翻到边上打,这样稻粒已落在稻桶中,手里捏的就是一把稻草了。那电动打稻机的特征是设置了稻草转动筛、稻粒输送带和稻粒螺旋推进杆等,作业时将稻穗喂送到脱粒滚筒上,其稻粒和部分稻草被击落而掉至转动网筛上,稻粒被网筛筛到输送带上而被输送到槽筒内,再由螺旋推进杆把稻粒转出,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小了劳动强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最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应该是扬场了,能麻利熟练的扬场,可是生产队里很得人尊敬的老把式。扬场必须得选择适合的风天,风太大粮食会刮飞的,风太小籽粒和壳子又分不开。扬场用的是木头板掀,用它撮起粮食,扬上天空三四米高处,随着风向,壳子自然而然的就刮向后面,那籽粒就会落到扬场人的身下。就这样,金黄色的稻粒玉米粒、红彤彤的高粱粒等丰收的果实一堆堆攒在了一起。接下来就该干那最惬意的活儿晾晒“翻场”了,人们手持木锹的一字排开,赤脚行进在摊开的籽粒儿上,用木锹推出一趟趟垄沟,翻滚着的籽粒儿就像涌起的金色波浪……最后将粮食装到麻袋里,等着交公粮了。

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发出飕飕的响声。大场院里也就只剩下稻草垛玉米高粱秸垛了,这里便成了麻雀聚集的热闹地盘儿,成群的飞在空中盘旋,检食起人们落在柴草垛里的粮食。孩子们总是盼望着下雪,因为白雪覆盖田野,就连树枝上也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鸟儿们觅食的范围急剧缩小,这样在大场院的雪地上,打扫出其中一块空地,撒下一些稻粒、碎米之物做诱饵,支起个箩筐连接上绳子,躲藏在场院边上的土墙后面守株待兔,等到一些急于觅食、贪吃的麻雀进入埋伏圈后倏然落下,虽然大部分会逃离四散,蹭蹭地、远远地飞开,唧唧喳喳惊叫个不停,飞落于场院屋脊上、周围的树枝上,眼睁睁的、无奈的注视着它们的同伴被擒……

大场院是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看,一个场院,一片金黄,黄灿灿地映着太阳,迎着日月星辰;一个场院,一片沸腾,农家人甜蜜蜜的笑脸上,洋溢着欢乐、满足与希冀。大场院里藏着农家人酸甜苦辣的故事,描绘着憧憬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大场院结束,又从大场院开始——那沉重的碌碡,滚压过一代代农家人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

那如火如荼的大场院呀,曾经奏响过乡村最美丽的田园交响曲,虽然早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但对大场院朴素、真挚的那份情怀总是不舍割开。

杀年猪,吃灌肠

孩子们最盼望过年。在乡下哄小孩常常这样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杀了猪就炖肉,蘑菇小鸡管你够,撑得不认你老舅”。不管咋样杀年猪就有肉吃,还能吃灌肠这就足以了——杀年猪必须要制作灌肠,这是咱东北乡村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的一个习俗。家家户户只要杀年猪,就都少不了这个环节。由于制作灌肠是一件复杂而又费时的事情,吃灌肠则更是一年一遇难得的奢侈享受了。

杀年猪吃灌肠,其实也是邀请亲戚们前来做客交流的一次机会。在乡下,亲戚间平时各忙各的,走动不是太多,除了红白喜事,一年到头恐怕也就是这个日子聚得比较齐整。一旦定下杀年猪的日子后,就要提前几天通知每户亲戚,大家尽量把日子错开,免得相互“撞车”。一般每家都会来一两个代表,通常以男宾为主,毕竟还要出力的。我们家的祖籍在南方,在北方基本没有什么亲属,杀年猪的时候就请一些左邻右舍,还有当时回不了家过年的那些沈阳、大连的下乡知青们(父亲在生产队负责知青工作,很多人都是他亲自接来的)。

看杀年猪有点血腥残忍,每到这时,母亲总是把小妹们关在屋里不让她们看。男孩子当然可以看还要帮助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那杀猪匠真的挺神奇,只见他瞄准了待宰杀的猪,侧步上去单手一推一翻,几百斤重的猪便像个弱不禁风的布娃娃应声倒下,未待其翻身爬起,杀猪匠早已双手翻飞用绑猪绳将猪的四蹄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将那无力挣扎的猪直接拖到方桌下,其他人搭把手分别拿住猪的头尾,用长绳子三下五除二将猪老老实实地绑在方桌上。这时,杀猪匠操刀在手,双手合什向西北方向拜上两拜,左手探探猪脖子,找好下刀的位置,右手一翻,一尺长的刀子就顺了下去,那猪哥还尚未感觉到疼,刀子就已直插进心脏。杀猪匠左右推推刀身,把刀眼放大,抽出刀子,血便顺着刀眼流到桌下的盆子里。盆子里早已拌了葱姜花椒面等调料,杀猪匠操起根小棍子不住地搅,使得血不凝固,方便一会儿灌血肠。

猪宰杀褪毛开膛后,主要的工作就是灌血肠了。要将那大肠清洗干净翻转过来,那灌注原料的准备制作尤其重要,灌肠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这道程序。要先给血里掺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加进各种调料、切碎的葱姜蒜和面粉做成血豆腐。最好是用荞麦面粉,荞麦面粉做出的灌肠不粘,光滑松软口感好。那个年代穷,各家都很少有荞麦面粉。于是,乡亲们便用高粱面代替,做出的灌肠一点不比荞麦面的差。

装灌血肠一般要两人配合,一人先用麻线扎紧肠子的一端,将漏斗插入另一端,一人用大汤勺舀血豆腐,灌入肠子口中。灌一会儿还要擀肠子,就是把桌上灌满一段血豆腐的肠子用手掌擀往后边空处。擀得要均匀、力道适度,力气大了、擀得太紧了会把肠子挤破,擀得不紧,煮熟以后不严实,刀切时会散开。把灌好后的大肠,放入已经煮上猪头或猪肉的大铁锅,灶是柴火灶,旺火的劈柴烧得噼啪响,锅内的肉汤噗噗地不停翻滚。灌肠半熟后,就要定时翻动,并用针(现在可用牙签)扎一些小孔,以便吸入适量的汤汁,使灌肠更加美味可口——杀年猪宴席的主打菜一般就是大盆盛装的猪肉炖粉条、煮排骨,和切成片的猪肝猪肚灌肠了。客人走时每家还要带上一些灌肠,让没来做客的尝尝新……

时下,乡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很多习俗也已不声不响地消失了,但吃灌肠这一古老的年俗却像祭灶、贴联、拜年一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年复一年顽强地传承下去。不仅灌血肠,渐渐地还灌肉肠,就是现在乡下谁家办事情,灌肠仍然是证明酒席质量的标准之一。过年时好吃的实在太多了,但每到杀年猪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那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灌肠,口水就要流了出来。

我至今认为,那灌肠绝对是最好的美味佳肴。将它切成片儿,加上葱花,加上调料,用清油炒了,那香气便四处弥散,吃到嘴里便满口生津唇齿互芳。无论何时何地吃到它,便有了过年的感觉,便有了回家的感觉,便有了幸福的感觉。

2014年11月1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8298/

冬的记忆的评论 (共 21 条)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春暖花开
  • 天鹅湖
  • 我本豺狼
  • 雪儿
  • 剑客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发出飕飕的响声。大场院里也就只剩下稻草垛玉米高粱秸垛了......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 审核通过并说 时下,乡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很多习俗也已不声不响地消失了,但吃灌肠这一古老的年俗却像祭灶、贴春联、拜年一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年复一年顽强地传承下去。
  • 江南风
    江南风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王鹏

    王鹏有些记忆就像思念的地标,有些记忆就像乡愁的味道,有些记忆也许就永远成为了记忆,有些记忆永远会在梦里萦绕····欣赏作者美好回忆u,欣赏真情温暖文字。祝佳作连连!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无论何时何地吃到它,便有了过年的感觉,便有了回家的感觉,便有了幸福的感觉。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谢谢大家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回复@王鹏:谢谢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那如火如荼的大场院呀,曾经奏响过乡村最美丽的田园交响曲,虽然早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但对大场院朴素、真挚的那份情怀总是不舍割开。

    赞(0)回复
  • 寂寞

    寂寞灌肠的习俗我们那就有,很好吃的美味。童年的乡村记忆,依旧在心里,期待更好的文章,寂寞问好,现在又回来了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回复@寂寞:谢谢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大场院是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看,一个场院,一片金黄,黄灿灿地映着太阳,迎着日月星辰;一个场院,一片沸腾,农家人甜蜜蜜的笑脸上,洋溢着欢乐、满足与希冀。大场院里藏着农家人酸甜苦辣的故事,描绘着憧憬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大场院结束,又从大场院开始——那沉重的碌碡,滚压过一代代农家人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

    赞(0)回复
  • 战鹰

    战鹰那个岁月不经历是没有这感慨的。永远难忘那过得清苦但感觉甘甜的日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