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难忘的家乡龙灯会

2014-09-17 15:50 作者:沧海—粟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老家在皖南山区,那是个依山傍水的古老村落。小时候,过年期间我们最盼望最喜欢就是看花灯了,就像黄梅戏《闹花灯》唱的那样。看灯是那个时代过年期间唯一的娱乐节目。小时候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我们这些伢们正月里就是在看灯中度过。

花灯表演多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姓氏为载体。我们村扎的花灯是龙灯,邻村有扎狮子灯、河蚌灯、虾子灯等等。我们许家村的龙灯扎得很逼真,这都归功于本村艺人许顺发,他为人热情乐于为大家服务,并且精通编织和绘画,是本村的一个能工巧匠,也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人。整条龙灯用木条做支架并用竹篾编扎起来作为龙骨龙筋,并在支架上绑上干电池连上开关和灯泡做照明。龙灯身段用白帆布将龙架罩住,然后画上彩色的鳞片。编扎难度最高的是龙头和龙尾巴,凹凹凸凸、边边角角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和绉纹纸粘贴裱糊,做到棱角分明,活灵活现。 整个龙灯分成龙头、龙身、龙尾三段,关于为什么分为三段,老一辈说龙因为私自下凡为民降而触犯天条被斩成三段的。这只是老一辈的传说。我认为可能是后人为了舞动起来方便而故意分为三段吧!和龙灯同时扎好的还有照明灯。照明灯简单,白色的油纸贴在编织好的竹篾灯罩上,里面装上活动的重心始终垂直的烛架,使用时插上蜡烛绑上灯杆子就行了。并在灯罩上写上象征幸福吉祥或恭贺新之类祝福语,这种灯一般是四只或六只八只不等,反正都是双数,各村花灯照明灯上的字体和内容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其中有一盏灯上必定注明这支花灯所属哪个姓氏的,譬如我们老家“许氏”和邻村“高氏”等。

一支龙灯队伍有二三十人。分别是舞龙手十几个人、锣鼓队七八个人,掌灯照明的四五个人,还有带队的队长和跟在龙灯队伍后面看热闹的大孩子们。那时一支龙灯队伍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义务劳动,没有经济报酬。整个龙灯有二十米多长,水桶那么粗。舞龙手都是村子里的壮汉,没有一把劲是舞不起来龙灯的。

龙灯在年前就准备好了,一般从正月初二晚上掌灯时分开始表演,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通常叫“圆灯”。也有些村的花灯要到农历二月初二圆灯,所谓的“龙抬头”吧!各村庄习俗不一。龙灯表演的形式也多样,但基本上是在大鼓、大铙、大锣、钹的伴奏下,十几个头扎红头巾,腰系红腰带的舞龙手高举着闪闪发光的长龙(晚上龙体内的照明灯全打开了。)在不停地舞动,并不时做翻滚、盘旋、疾走等动作。由于我们村龙灯是由三段组合而成的,因此舞龙头者尤为关键,龙头既大又重,并且还要带头舞动,整条龙灯都是在他的带领下舞动,舞龙身的人只要将龙身段贴在龙头上跟着翻转就行了。最难的是龙体翻滚动作,双手举着龙体支架上下左右不停的翻动,并且还是在奔跑中运动。不是经常干农活的大汉是坚持不下来的。

龙灯表演区域大部分是走村串户。这走村串户还是挺有讲究的,不是什么村子都去的,一般是那个村里有熟人,如本村姑娘出嫁的婆家和嫁到本村媳妇的娘家等等,也就是有亲戚在那个村。最远就是二三十里的地方吧,如果要到几十里处表演,通常下午就出发,赶到目的地基本是天黑了。既然是龙灯,都是在晚上表演的。龙灯队进村前都由队长打前哨,先和该村的亲戚熟人联系上,然后由当地的亲戚熟人带路。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龙灯进村后必须先到当地姓氏祠堂里表演,以表示对当地姓氏的尊重吧。还有就是有古井的地方必须去表演,并且龙灯还要在水井口盘旋几次,听说是为了敬一敬当地土地神和水神,祈求这些大神为老百姓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份。龙灯去过祠堂和古井后就到村子里的广场上集中表演。喜庆的锣鼓声只要一响起,村民就围上龙灯队了,就是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头老太也都围上来看龙灯表演。锣鼓声就是信号,不然谁知道有灯会呢!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使宁静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了。看着飞舞的龙灯,村民们有的鼓掌,有的放鞭炮助兴。广场集中表演结束后,再到亲戚家或盖了新房子的人家表演。龙灯到主人门口时,主人会放一挂鞭炮迎接,然后龙灯进到室内表演,房子空间大就在中堂挥舞盘旋。遇到房子狭小施展不开来就只有围着八仙桌转一圈就到门外空地上表演了。进新房子表演还是有点实惠的,通常主人家如果富裕或大方一些,龙灯进家后会在龙头上披上一匹红布,龙灯离开时还放鞭炮送行。期间主人还会递上几包香烟和瓜子花生糖果等等,那个时候这些东西都是稀少的,龙灯队有专人负责接受和管理这些礼品。

村子里龙灯到正月十五就正式圆灯了。正月十五晚上表演过后,龙灯要进村子里的祠堂向本族老祖宗告别,还要到古井边向井神告别。最后,在悲壮的锣鼓声中将以及完成当年使命的龙灯送到村子出口处焚烧。焚烧的目的可能为了辞旧迎新或者是为了让老龙在烟雾中“升天”吧。新年就是在这种仪式中结束了。我们年幼的心又默默的期盼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今对照一下,那时候的村民是多么的朴实、善良和勤劳啊!龙灯队成员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索要报酬。完全是自发的参加。不但自娱自乐,还延续了当地的特有民俗。既展现了村民精神面貌、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舞灯的人在运动中找到了快乐和自我,同时将喜庆和欢乐带给了观众。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唯一的奖励就是参加龙灯队的人能分点果点和几包香烟,舞龙手那十几个壮汉比别人多分一条红腰带。仅此而已!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看舞龙灯时的情景和舞龙灯人的身影如今还记忆犹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乡身强力壮的村民都离开了守候一辈子的土地,到大城市打拼挣钱去了。许多传承的美德和民间高超的艺人也离我们渐渐远去。一切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唉!家乡的龙灯队再也不会有了!这辈子再也看不到家乡的龙灯会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6329/

难忘的家乡龙灯会的评论 (共 14 条)

  • 心静如水
  • 无不为之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残留的回忆
  • 春暖花开
  • 雪山飞鸿
  • 剑客
  • 相心
  • 老党
  • 野草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一支龙灯队伍有二三十人。分别是舞龙手十几个人、锣鼓队七八个人,掌灯照明的四五个人......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
  •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回复@丫丫:谢谢,过奖了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