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魏禧“以气节入诗”考

2014-09-02 09:11 作者:向宁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魏禧“以气节入诗”考

大凡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文学理论上的创新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形式。比如,宋代苏轼和黄庭坚的文学革新就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黄庭坚的“瘦硬”文学观,“瘦”应指形式方面,“硬”应指内容方面。魏禧是清代宁都的大文豪,他在诗文方面的革新也应当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诗歌理论方面,魏禧提出了“真气”说,这里的“真”应指诗歌的内容,这里的“气”应指诗歌的形式。我们知道,诗歌就像人,人的躯体形式包括语言、行为、气质、呼吸(气)和脉搏等因素,而人的内容指人的思想品质或精神或灵魂因素。同样,诗歌也有躯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组成,而且诗歌和人的两种构成因素是息息相通的。正因此,有生命的诗歌,它既有呼吸脉搏,更有精神内核。

魏禧的“真气”可以延伸为“气节”、“气概”等同义词。很显然,这里的“气”指诗歌的气息,这里的“节”或“概”指诗歌的灵魂。可以说,死的诗歌是没有气息的。关于这一点,易堂九子之一的彭士望在魏禧诗集《叙》中也说,他说魏禧论诗,“谓山有朽壤则崩,木心朽则必折,无真气以贯之,物未有不败。”这里的“山”、“木”和“物”即是比喻诗歌,像“山”“木”这些自然之物,如果无“真气”贯通,也会坏死。同样,诗歌如果无真气贯注其中,这样的诗歌也一定是死的。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辙所说:“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所谓文章是人的神气体现,也是靠人的精气支柱的,或者干脆说,文章是由人的气血形成的。

由此可见,诗歌中的真气应指诗歌的生命,它就像人一样,要有精气、阳刚气和正气。有了这种浩然之气,诗歌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诗歌才最美。纵观魏禧五百多首诗歌,可以说,几乎每首诗歌都跳跃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所以说,魏禧的诗歌是至大至刚之诗歌,也只有魏禧才找到了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诗歌。

在魏禧看来,诗歌不仅要有生命气息,而且还要保持节操和慷概。显然,这种精神因素应指高尚的情操和理想,伟大的志向和性格。因为诗歌只有贯注了崇高的精神才有格调,没有精神的诗歌就是品位低下的赝品。然而,诗歌的精神只有依靠物质来反映,这里的物质就是“气”,是人的呼气和脉搏,或叫“气压”和“气场”等。可以看出,在魏禧的全部诗歌中,格调苍凉气节坚毅者当数《日即事》、《登花台》、《拜杨文正公墓》、《覆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出郭行》等许多诗篇。这些诗歌注满了作者的浩然正气,也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坚定决心。可谓是魏禧“以气节入诗”的代表作品。对于气节之诗的重要性,魏禧说:“天下之害,由于人无真气,其端见于父子兄弟朋友之间,而祸发于君国。”“自天下好为真性情之诗,而性情愈隐,而诗之道或几乎亡。”在魏禧看来,只要人无真气,祸端就会发于百姓和君国。如果诗歌无真气,“诗道”也就不存在。回顾明朝灭亡的历史,就在于文学缺乏“真气”,缺乏做真人,抒真情和讲气节的杰出文学家。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4.9.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2370/

魏禧“以气节入诗”考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流云
  • 老党
  • 春暖花开
  • 安平
  • 雨儿的世界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有了这种浩然之气,诗歌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诗歌才最美。纵观魏禧五百多首诗歌,可以说,几乎每首诗歌都跳跃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所以说,魏禧的诗歌是至大至刚之诗歌,也只有魏禧才找到了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诗歌。问好作者!
  • 梦的衣裳

    梦的衣裳分享的我的空间,很多人欣赏哟!

    赞(0)回复
  • 三水散人

    三水散人魏禧“以气节入诗,推!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