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盏煤油灯

2014-05-27 20:47 作者:老桥  | 2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全国的农村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点的是煤油灯,当时,因国家贫穷落后,就连煤油也是从国外进口,大多数人称煤油灯有为“洋油灯”。 我家的小煤油灯是父亲用药瓶做成的,因堂伯在村子里当医生,用完的药瓶都扔了,就把它就地取材,做煤油灯用。灯槽是用铁皮卷成的,心灵手巧的父亲找一块废弃的铁页,把它洗净,敲打几下就平整了,然后,将它用铳子卷起来,上端要卷的紧一些,防止煤油灯漏油,下端要卷的松一些,为了好往上供油,这样灯槽就做成了。灯芯是用火纸卷成的,也是松紧有度,灯盖的上方需要固定,而我家通常是用铜钱来固定的,因为当年的铜钱不值钱,中间有一个大小适宜的房孔比较方便,当年这“孔方兄”就这么“大材小用”了,一阵捶捶打打,这煤油灯就做成了,倒上煤油,就照亮了满屋,一只小小的煤油灯就能给全家带来瞬间的欢乐。那时候,因为没有电,也没有其它娱乐节目,到了晚上,闲得无聊的农村妇女便在煤油灯下做着针线活,煤油灯下映红了母亲的笑脸,她悠闲地做着针线活,还不时地用针尖拨拉着烧焦的灯芯,“灯不拨不亮”的道理可能就从这里引出的,上了年纪的祖母则在煤油灯下说着道听途说的故事和陈年旧事,劳作了一天的父亲则靠着被子发出了鼾声,我和弟弟则凑在煤油灯下低头做着作业,一不小心就被煤油灯烧焦了发梢,烧着发梢吱吱啦啦的声音和引发的欢笑声打破了沉寂空,年年月月日日,煤油灯成了农村老百姓离不开的明灯,成了孩子们成就未来的希望之灯。记得那时大一点的孩子还要端着煤油灯到学校去上晚自习,邻村的孩子因本村没有学校,就要端着煤油灯上沟爬崖、走河过桥,走二、三里路来上晚自习,现在想想确实不容易。记得我在上四、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成立了10个学习小组,班主任老师要求每天晚上轮流在本组同学家里学习,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一时间形成一种风气,这样,我们每人就端着煤油灯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从村南头走到村北头,凑到一起学习,几只大大小小的煤油灯放在桌子中央,我们就围着煤油灯分头做着作业,每天晚上等所有人都做完了作业,几只煤油灯已熏得满屋都是煤油味,煤油焰熏的每人都顶着一鼻子灰,互相看着、笑着,端起自己的煤油灯,晃来晃去地赶回家,等到了家里一闻,满手都是煤油味,说实在话,那个时候都厌倦了用煤油灯照明的生活,但却真无奈,当时想,只要有比煤油灯好一点的照明条件就行了,即使有老师们用的那种罩子灯也行,对祖母经常念叨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连想都不敢想,在我的心目中那简直就是共产主义生活了,我一直认为那是在讲故事。

在“煤油灯时代”,农村老百姓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天一黑,黑暗幽静的村子里家家户户就点亮了煤油灯,除了吃饭、啦家常,就没别的事,大眼瞪小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十分单调、枯燥、乏味,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了整整一个时代,煤油灯不仅昭示着农村的贫穷落后,还给农村老百姓带来了不安全感。在我记忆中有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使我至今难忘,那就是我老家发生的“大黑汉子”的传说,时间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老家村子的中央有棵老槐树,据县博物馆的人员考证已500多年树龄,仍枝繁叶茂,三个成年人拉着手才能围过来,村民们一辈一辈习惯地称它为“大槐树”,大槐树中央枯烂成一个很大的洞,因而便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传说,村民们感觉很神秘,却始终没有什么迹象发生。结果有一天晚上,村里一个妇女沿大槐树前一条小路走,走着、走着,突然,她发现大槐树下站着一个又高又大的“人”,把她吓懵了,也不敢喊叫,拔腿就跑,后来,许多村民都在大槐树附近发现这个“人”,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大伙都称他为“大黑汉子”,黑灯瞎火的,见了“大黑汉子”也没有敢靠前的,都“惊”而远之。自从那个“大黑汉子”出现,当时1700多口人这样的大村村民,还对这个“大黑汉子”有点害怕,平时也只有议论纷纷,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妇女、孩子们吓得晚上不敢出门了,父母都叮嘱自己的孩子们“晚上别出门,外面有大黑汉子”。自从那个“大黑汉子”出现,每到掌灯时分,妇女、孩子们吓得都不敢出门了,这件事一直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巨变,漫长的“煤油灯时代”也渐渐过去了,人们向往过城市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变为现实。作为一名国家电网人,我对从煤油灯到电灯过度的理解尤为深刻,村里刚刚上电的时候,我就有过很深的感触,因我家住在村子的高处,晚上家家点煤油灯的时候,我往前一看,一片漆黑,只是从后窗里透出萤火虫般的亮光,我感到无比的惆怅。有了电灯后,往前一看,夜幕笼罩下的村庄一片光明,仿佛是“不夜城”。有了电,全村一片欢呼,村里的老百姓乐得合不拢嘴,感觉心里也亮堂堂的,有的高兴地放起了鞭炮,有的在锃亮电灯的照耀下,喝着美酒来庆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看到了光明,告别了“煤油灯时代”,告别了黑灯瞎火。也告别了“大黑汉子”,从此,“大黑汉子”真的瞬间消失了,有的说,“大黑汉子”怕电,吓跑了,有的说,“大黑汉子”怕光,照跑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反正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现“大黑汉子”的了,就连其他类似的传说也随之销声匿迹了。

煤油灯,成为那个时代一盏明灯,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照亮了农村的夜生活,照亮了夜读孩子的前程,成为我的心灯,伴我度过了那个年代,现在已经成为历史,每当回想起来,我在想,煤油灯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心酸和不安全感,只有想想原来的煤油灯,才能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灯火通明,才能感知到这是从“煤油灯时代’到电灯时代的新跨越,才能感受到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乔显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5780/

那盏煤油灯的评论 (共 27 条)

  • 心静如水
  • 晓晓
  • 婉约
  • 雨袂独舞
  • 剑客
  • 龙行天下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我家的小煤油灯是父亲用药瓶做成的,因堂伯在村子里当医生,用完的药瓶都扔了,就把它就地取材,做煤油灯用......活在记忆里的那个年代,让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今天。赞!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不错哦!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心静如水:非常感谢一直以来留墨鼓励、推荐!欣赏您的文采!祝创作快乐!

    赞(0)回复
  • 晨星

    晨星你的这篇文章又一次把我带回了童年的时光,是啊,一盏煤油灯照亮了故乡,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赞!还是点个我喜欢!

    赞(0)回复
  • 雪灵

    雪灵推荐阅读:煤油灯,成为那个时代一盏明灯,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照亮了农村......“那盏煤油灯”在传奇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走过了辉煌,成为今天的记忆心灯。让我们懂得感恩、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欣赏才情!祝友创作愉快!

    赞(0)回复
  • 宋爽

    宋爽跟着你的文章重温了儿时的时光,那是有欢乐,有辛酸,也有无奈。祝福我们生活越来越好!欣赏!问好,祝创作愉快!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晨星:非常感谢好友晨星到来鼓励、赞赏!您的文章我经常拜读,写的真好,很有文采,并富有哲理,特别是写人生的散文,那是散文精品,向您学习!祝创作快乐!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雪灵:非常感谢雪灵编辑一直关注并推荐阅读,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您精彩的点评富有高深之意,提炼到位,向您学习!祝创作丰收!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宋爽:非常荣幸能在散文网结识好友宋爽,非常感谢在写作上对我一路关注、鼓励、支持!对我写的拙文点评的很深刻,特别是将我写的《乳名相同命不同》写了读后感,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所写文章第一篇读后感,我心里话,就是我写的那些文章,还值得文友写读后感吗?当时看了,受宠若惊!今日想来,令我感动!也激励我在写作之路奋进!值得我很好地学习!祝在创作上宏图大展!

    赞(0)回复
  • 花语

    花语灯光感知时代变迁,不变的却是光明里的温暖,赞,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书芳

    书芳欣赏:那盏煤油灯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花语:谢谢好友花语留墨鼓励、赞赏!祝创作愉快!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书芳:谢谢好友书房留墨鼓励、雅赏!祝创作快乐!

    赞(0)回复
  • 抒梦

    抒梦看了煤油灯想起了读书时光,想起了故乡。欣赏!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抒梦:谢谢文友抒梦留墨鼓励、雅赏!祝创作快乐!

    赞(0)回复
  • 三月风

    三月风欣赏!

    赞(0)回复
  • 雾中赏月

    雾中赏月欣赏,赞!

    赞(0)回复
  • 雪里红梅

    雪里红梅让我记起了那么多往事,朋友,感谢你的文章,辛苦了1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三月风:谢谢文友留墨鼓励、雅赏!祝好!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丫丫:非常感谢丫丫妹一直关注、鼓励和赞赏!祝创作愉快、丰收!

    赞(0)回复
  • 老桥

    老桥回复@雾中赏月:非常感谢战友留墨鼓励、赞赏!祝战友创作快乐!生活开心!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