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散文大家一纱之隔的方舟

2014-04-21 11:01 作者:方舟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想说说对方舟先生的散文集《故乡的刺玫花》的读后感

我是1983年主编《宝鸡科技报》时有幸认识老方的。他那时好像在宣传部新闻科担任科长。后来他到市电台当台长,我在省电台记者站当记者。三十多年来,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奋耕耘,对朋友谦谨、大度,对部下关心护,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心中一直把他既当师长又当朋友看待。退休后他退而不休,继续受聘担任《西北信息报》宝鸡记者站站长,以台长之尊,整天和我们这些记者到处奔跑、采访,辛勤耕耘。在新闻采写之余,忙里偷闲,从事文艺创作,写出了大量优美的散文、诗和透视社会问题、感悟人生、鞭辟入理的杂文。出版了三部著作。

读方舟的散文,我能深深的感受到他对生活、对家庭、对故乡、对社会的热爱。例如《故乡的刺玫花》中美丽的中原风情。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的室外绿化景点建设展区就在他的家乡中牟。在那里举行绿化新成就展示,开展插花艺术比赛。现在留有郑州中牟绿博园,成为旅游景点。文章中更美的母亲和二嫂。他们和漫山遍野的刺玫花一样美丽的心灵更是感人。还有故乡的红辣椒、洋槐、荠菜、老槐树,故乡的芽,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都被他写入散文,与众多的人物、故事糅合在一起,或洋溢着一种熟悉的情感、或隐含着人生的哲理阅读中不时引起人心弦的共鸣,令人神往。从内容看,真人、真事、真情。几乎每一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历,把作者自己融入故事之中,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这与当今许多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作愁”的故作多情完全不同。方舟的文笔质朴,文如行云流水,充分展现出他的深厚功力,颇有大家风范。

我说方舟的文章颇有大家风范,是因为《新华每日电讯》每周都有一个副刊,叫《草地》,我几乎每期都认真读。我发现一段时间几乎每期都刊登一篇著名语言学家周友光的散文。老人家活了108岁,2011去世了。他的散文写得朴实无华,好像顺手拈来,而且篇幅不大,但非常感人。读方舟的散文和他的文章有相似的感受。

我常常觉得读别人的文章也是一种创作,或者叫二次创作。因为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感觉不同的形象和思想感情。这种二次创作的素材首先是散文作者的作品,其次是作者本身的经历、事迹、为人等。只有作者的作品写得通透,主题鲜明、故事完整翔实,细节生动,文字准确生动,再加上对作者本身的了解,我们读者在自己心中形成的形象才会趋于一致,才能得到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否则就会出现瞎子摸象那样的效果。

我读方舟的有些文章,感到酣畅淋漓、通透明朗,例如《奇人海松》、《故乡的刺玫花》、《伤逝十年祭》等,有的文章则显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如坠五里雾中。例如《短信,暖融融》,还有他的诗集《回首芳踪》中的一些篇目。短信一文中说的是我和她几年间发送了4000多条短信的故事,其中讲了三个故事,写得缠绵反侧,情深意厚,正如赵俊贤先生在序中所说“他对女性美的吸纳与映出,令人啧啧称奇。”客观地说,能够把这种深藏心中的故事和情感写出来,交给读者,就具有大家风范。我读林语堂先生的《八十岁自述》,其中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我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个妹妹叫陈锦瑞。他十七八岁时和她相爱,却未能在一起,直到八十岁也难能忘怀。正如白居易的那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能够冲破世俗的目光和家长里短的口舌,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迹,这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方舟的文章似乎也在追求这一点,但是功亏一篑,他始终第三人称的她代替了具体的人,为这个她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让读者感到朦朦胧胧,难以进行二次创作。这让他在文章和诗中挖心掏肺表达的江河一样的情感落在一个看不清的对象身上。而不如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由于读者了解他们的故事,更容易进行二次创作,更容易理解他们作品中的情感和形象。所以我觉得老方距离大家只有一纱之隔。也许由于他还不能完全摆脱世俗的目光,也许极左思潮形成的背离人性的禁欲主义还在我们这一代人还有很深的影响。我以为突破这些藩篱,大胆地追求真善美,表达亘古常写常新的爱情,就会使方舟脱颖而出,成为散文大家。(作者刘鉴,陕西省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2961/

与散文大家一纱之隔的方舟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