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梦回青莲寺

2014-04-19 07:04 作者:蓝色的海  | 3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四月是一个意萌动的季节,四月也是一个让人收获的季节,在三天的移步观景中让我收获颇丰。印象开封,情定洛阳,让我魂牵绕情深意浓,宿孟州,情归故土,让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清晨,拖着疲惫的身躯,内心中含着不舍,带着无限的眷恋,和导游依依作别,踏上回归的旅程。原定直接返回大同,为了不让每个人心中留下遗憾,经集体研究决定,中途折返丹河河畔,到素有“文青莲,武少林”之称的泽州硖石山青莲寺旅游风景区景区参观。

青莲寺位于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硖石山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于五代十国时的北齐,原名“藏阴寺”,唐朝赐名“青莲寺”,宋代改赐“福岩禅寺”。青莲寺分为上下两寺,古青莲寺在下,新青莲寺居上,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把上下两寺贯通,两寺相差近300年,依丹河河畔山势展开,是古代泽州境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佛教禅林。

旅游大巴在盘山公路上不停来回的盘旋,路窄难行,载有50多人负重爬行,吼的大巴冒出浓浓的黑烟,穿行于茫茫迷雾之中。睁开迷蒙的双眼,一片美景就在窗前。东观浮山,巨嶂横列,气势磅礴;南望珏山,双峰插天,秀丽挺拔。再看硖石诸峰,沟深壁峭,鬼斧神工,宛如一幅飘动的山水画卷浮动在空中。走进青莲寺风景旅游区,穿过石雕牌楼,汽车径直开上青莲寺山门外围。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一片叠翠,摩崖石刻,陡峭如削,直插云霄,刻有“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北魏遗留的红色大字,笔劲有力,独傲苍穹。摩崖石刻向前是一段狭长的山路,悬崖峡峙,沟壑林立,直通到款月亭券门洞。款月亭和对面珏山的望月亭遥相呼应,传说中是古人赏月、吟诗作赋的地方。穿过券门洞,转弯不远处就看到了我们期盼已久的上青莲寺。

上青莲寺山门,和洛阳的白马寺一样,由东侧门、中门、西侧门三道门组成,所以又称作“三门”。又因为山门常建成殿堂形式,所以也称三门殿。三门中,中门叫空门,也是寺院的正门,所以世俗将僧尼出家称遁入空门,写着“福岩禅寺”四个大字的巨大牌匾悬挂在正门的正中央;东侧门叫无相门,西侧门叫无作门,这三门象征“三解脱”。根据古代佛教戒规,施主入寺,不准从中间的空门进入,男施主从东边的无相门进入,女施主从西边的无作门进入。我们随行的善男信女们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都从禅寺的东侧门进入寺庙内。

进入禅寺,紧靠东西侧门建有东西阁楼,东西侧门中间是倒座的天王殿,又作禅寺山门,山门和天王殿合二为一,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里面有四大天王守护,分别执掌风、调、、顺为佛门护法。经天王殿往北,按中轴线依次是藏经阁、释迦殿和法堂。藏经阁又称弥勒殿,是两层的阁楼,整体为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是储藏经文的地方。底层五间,中间三间扇门,上置补间斗拱,两梢间用砖石镶嵌,砖制平板坊,顶部砌有浮雕图案,古色古香。西面有一开券门,是通往二楼的通道,登石阶而上就可以上二楼阁楼阅读佛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释迦殿又称中佛殿,金字蓝底写着“佛光普照”的牌匾悬挂在檐顶斗拱的正下方,面阔三间,单檐屋歇顶建筑,殿内现存宋代彩塑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及千手观音组塑。主尊释迦牟尼佛居中,佛身着通肩袈裟,头饰螺髻,面相方圆,大耳垂肩,左手放垂膝上,右手单掌直伸,结跏跌坐于莲台之上。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前面左右胁侍,神态宁静,衣饰相近,身着锦帛,垂裙披覆于莲台上。阿难和迦叶两位弟子守在释迦牟尼佛两边胁侍,阿难神情虔诚,迦叶不见了踪影。在释迦殿前的大型台基前,左右两侧有一对经幢,经幢是汉化佛教一种最重要的石刻。一般为八角形,高三四尺,上覆宝盖,下附台座。幢的各面及柱头部分,各刻佛像或佛龛,在其下部的幢身上遍刻经咒。释迦殿东厢是罗汉堂,又叫观音阁,前插檐廊,登楼的楼梯在檐廊内,檐下悬挂着一口铁质的大钟,上面写着“青莲寺”三个大字。西厢是地臧阁,殿内所塑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掌管人间的因果轮回。罗汉堂和地臧阁左右对称,西方极乐,众位诸神,苦海无边,肃穆阴森。

释迦殿的后门上空正中央悬挂着“音潮振海”红边蓝底的牌匾。穿过释迦殿的后门就到了法堂的院落,又称大雄宝殿,是寺之正殿,是佛教法会信会时所用的殿堂,创建于北齐(五代十国)天宝年间,是众生拜佛、祈福的主要场所。内塑一佛二弟子及倒座观音像。据我们雇佣的导游介绍,院落东边的房屋叫丁堂,西边的房屋叫西碰殿,大雄宝殿西侧的房屋是斋堂,是僧众吃饭的地方,最西边的房屋是僧众解手的地方。东西两侧各种有雌雄两颗银杏树,又叫“白果树”,东边这颗是雄性银杏,只开花不结果,西边这颗是雌性银杏,只结果不开花,所以又叫“夫妻树”。据说是创建寺院时所植,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银杏种子可以入药,多食会中毒,能敛肺定喘,银杏叶活血止疼,治疗高血压。大雄宝殿前的台基上,有一株子柏紧紧抱着已经枯死的母柏,这就是有名的子抱母柏。母子情深,它是青莲寺的著名景观之一。母柏周粗3米,高27米余;子柏周粗不及1米,高24米余,子柏舒展枝叶,遮雨挡风,从未长过母身。相传,100余年前,母柏枯死,寺院住持准备将其砍伐。当请来的工匠到寺院时,天色已晚,就准备第二天再砍。不料当晚,一株幼柏自根部挺然而起,紧抱母柏盘旋而上。次日,住持见状,以为是神意,遂罢砍伐之念,便留下了现在我们眼前这一难得的景观。

从上青莲寺出来,往西穿过券门洞,沿着曲折陡峭的山路便可以到达下青莲寺。上下两寺相距一里多地,在丹河的岸边,站在下寺看上寺,藏在山腰的上寺在雨雾迷离中若隐若现,若在仙境朦朦胧胧。下青莲寺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正殿(弥勒殿)和南殿(释迦殿)。寺院东侧有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砖结构藏式八角舍利塔一座,高约25米,由于每年至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舍利塔就会出现十几分钟无影的景象,故又称“无影塔”。塔基座到塔尖共有13层相轮,可想当时所葬之人一定是得道的高僧。塔尖是铜质的相轮,塔座是由石灰岩制成,每个塔角都有一个大力士在用力的顶着塔身,力士和力士之间都有形式各异的浮雕相连,大力士的上方是八个相对应的从舍利塔探出的龙头,口含龙珠,守护着舍利塔千年修行,风霜雨,悍然不动,亭亭玉立,独舞飘零。按照导游的指点,随行的人群按顺时针方向围着八角舍利塔缓绕三圈,一绕,青莲恩泽,佛光普照;二绕,甘露普降,福惠众生;三绕,舍利护法,永保安宁。放下纷杂,远离尘嚣,许下心愿,闭目祈福,在祈福中顿悟,在顿悟中取舍。与日月一起见证这份虔诚,与山林一起守护着这片纯净,圆圆满满,干干净净。

远眺正面的珏山,望月亭的阁楼依稀可见,隐隐绰绰,恍如仙境一般。近看松柏灌木漫山遍野,绿树红墙簇拥着整个寺院,山峰峭立,玉树成林。珏山脚下延绵的丹河水,河水荡漾,脉脉含情,像一条玉带从东北向西南飘然飞奔。真是山连着寺,寺靠着山,山映着水,水荡着莲,连绵不绝,浑然一体,处处含情。真是一处颐养性情的林泉胜地。

啊,青莲寺,我想把你赞美,你是这样的令我情牵神往,你是这样的让我翩翩心动。你让我屹立在广济桥头尽情的把你仰望,纵然梦回千遍,寻你也不厌倦,暮然回首,你就在那灯火阑珊处。就让那涓涓如溪的丹河水静静趟过我的心田,润心沁肺,透彻心骨。总是有太多的感慨,总是有太多的眷恋,看着远去的群山,找寻逝去的岁月,内心中唯有留下悉心的守望,穿越时空,在烟雨朦胧中奏响我对你的低吟浅唱,升华在皓月当空,迷醉在脆笛深处。用我犀利的笔锋,用我如诗的娟文,宣释我缠绵的感动。珏山薄雾锁青烟,梦回泽州丹河边,千年古刹青莲寺,魂牵梦绕萦脑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2132/

梦回青莲寺的评论 (共 3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