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舟中看霞<两地聊>网友争鸣

2012-03-08 17:04 作者:舟中看霞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两地聊>;发表以后,引起众多网友讨论和争鸣,为让更多网友一睹为快,特发表如下,以臻朋友

网友讨论:

湖南小辣椒:哈哈,记得曾经留言板上有个网友说过舟中看霞非常喜欢女人,只是很快地就被删了。所谓<两地聊>,大概是<两地书>的翻版吧。二十一世纪的鲁迅与徐广平偶然的相遇了,必然的相知了。“相见恨晚”,恐怕也是版主的常用语吧。你是一个多情种,祝你有更多的偶然,更多的必然。哈哈!

版主回复:网友小辣椒的意见和观点,版主虚心接受。也感谢你使沉寂多日的舟中看霞网站有了一些新鲜的空气。其实,发表〈两地聊〉版主也不是没有顾虑。能够引起争论,听到不同的声音,得到网友的指正和批评,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谢谢你辣味十足的见地!不过,在此需要说明地是:版主自认为对情感是十分专一的,在生活轨迹中并不是见异思迁之人。请小辣椒不要误解哦!

四川杨柳:哈哈,小辣椒的语言真够辣的,湖南小辣妹比四川妹辣多了版主对小辣椒的留言有何感想啊,很想听听哟。

版主回复:〈两地聊〉是上偶然和一位北国网友的交谈。相互之间也谈不上十分熟悉,版主感到有趣地是对方网友以老者自居善意地蒙骗了版主。所以觉得有一些诙谐。说话之间也有不全面之处。能够得到网友们的批评和指正。本人一定虚心接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湖南常德闲来逛逛:真有意思,我也看了<两地聊>。我觉得舟中看霞也未能免俗,其实给人通篇的感觉,除了对女人世俗的赞美外,并无实质性的内容。而且我发现,语言的对白有一个很明显的破绽,那就是对话的时间是错位的,是不是有的语言……嘿嘿

版主回复:想必闲来逛逛网友一定才思敏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从一段对话中能猜想出更多的内容和文章,十分佩服!不过本人有义务解释地是:时间的不对应,是因为从两次对话中找出的对话内容,并不是闲来逛逛网友想象地还有更多不宜公布的内容,希望版主的解释不会让你失望。也期待你提出更多的批评和意见!相信我们的语言交流会加深网上友情

浙江台洲:千秋

你的最新大作<两地聊>我也看了。其中版主一句所谓“近处无风景”,更加适应朝夕相处、平淡夫妻的观点本人不敢苟同。‘当你们在结婚礼堂实践诺言的时候:“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无论病痛生死一生她吗?……”那种幸福你们还能感觉到吗?

有人说浪漫过后只能当作回忆,激情过后就会平静。是的,这就是生活,是的,这就是人生。’

不错你也说过,夫妻情已演化为亲情了。而爱情加亲情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呵,只要有爱,那道风景则是千姿百态,怎样也不会乏味的。所以,你能拥有这一切,是多么的幸福,应该珍惜。否则,当你失去了你身边的这道风景,你将追悔莫及。

舟中看霞:记得本站曾经转载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男人需要红颜知己”和“女人,不做红颜知己!”引发众多网友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两地聊〉的发表能引起朋友们的批评和建议,应该说也是版主敢于刊出的目的。

“近处无风景”,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爱我的妻子,在我很多散文和记叙文章中,从字里行间里都流露出无以复加地深厚地爱;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美。去感受精神的美。

人生苦短,亲情、爱情、友情都能得到,应该说是一大幸事。

爱情升华为亲情,那是一种何等高尚的爱!难道我们对母亲的爱比不上对爱人的爱吗?当然如果硬要牵强地进行比较。就像我们经常比喻地:母亲和妻子都掉到河里,你先救谁?是很难作错抉择的。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并不是说就不爱自己熟悉的地方。正如我们到北京,去上海,看黄山,上峨嵋,观西湖,游滇池,然后呢?你不回自己熟悉的地方了吗?旅游的目的,是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阅历。交网友,也是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也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朝夕相处的伴侣。如果别有企图,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知道我的答复是不是让你满意,请斧正!

浙江玉兔儿:是呀,我也同意千秋雪的观点,我以为“近处无风景”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背井离乡的人总是思乡,他从小在那里长大,那里的风景不是他再也熟悉不过的吗?所以,近处无风景,只不过是女人红杏出墙男人寻找刺激的托词而已。老是惦记着别人家的风景,小心别人也惦着你身边的风景就是。从你的文章中看出,你身边的风景也是很动人的嘛。

舟中看霞:玉兔儿的建议版主笑纳了,相信我既会感受生活的美,也同样珍惜身边的风景,只要是成熟的男人、稳重的男人,都应该明白左手和右手的关系,那是从来不能离开的,只能相互配合,才能生存和延续。你说对吗?(2004-12-2016:58:35)

piglet:第一次来,到你们的讨论很有意思。讨论的主题无非是针对版主对女人的兴趣浓厚问题展开的。其实我倒觉得,男人对女人感兴趣是很正常的阿!就好象一个大学的男生告诉你他从来没有看过a片,那他肯定是在撒谎。食色性也。一个男人流露出对女人的兴趣又有什么不对的呢?20岁到80岁的男人都是喜欢看20多岁的女人的,这与人品无关,只关乎人性。。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当一个男人已经有了结发之妻,还对别的女子有兴趣的问题。这个有兴趣,也是看兴趣大小以及他的行动。我不赞成左右手的说法,也不赞同所谓爱情变亲情,所谓的责任。看美女没错,珍惜眼前人才是正道。一边吃着老婆递来的饭菜,一边在上与别的女子暧昧聊天,他可以说他身体上没有出轨,但是,他对别的女子的兴趣为什么就不能转移到眼前人来呢?我觉得版主完全没必要理会别人说你对女人的兴趣是否太浓厚——浓厚不可以阿!我老婆都没管,关你屁事!语言上的解释没什么用,关键在于行动。

许多人会对安稳的平淡的生活厌倦,渴望新鲜与刺激,但又觉得现实中寻找刺激的成本太高,所以会寄托于网络。一方面能恪守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原则”,一方面还能满足内心渴望新鲜的欲求。我个人觉得,应该善于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善于经营自己现实的生活,善待眼前人,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本末倒置。等到风景都看透,还有一个人能陪自己看细水长流,这本身已经是再大不过的幸福了。

舟中看霞:刚吃完晚饭。我鼓动老婆打开电脑,看看今天网上几位网友对《两地聊》的讨论。然后我自己开始看新闻联播去了。不一会老婆惊讶地喊我快来,说是又有一位网友发表看法。描述地你太像了!真的吗?我有一些不相信。但是看完了piglet的留言。我不得不承认piglet一矢中的,把本人刻绘得入木三分。

尽管我和piglet素昧平生,素不相识。但是从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能就有类似性。这里我要申明:并不是因为这位网友好象对我的作为有所理解,我就连声赞好。而是从纯粹理性的角度分析,的确如此。小猪网友(对不起:piglet英文意思是这样。以免我经常更换输入法)的话充满了对网上聊天现象分析的哲理性。难道不是这样吗?否则就没有芸芸众生痴迷上网。恕我直言,我最爱看的舟中看霞网站的一篇文章,就是复旦大学一位教授的演讲《精神之爱》。我也曾给一些网友推荐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观点,在精神之爱一文中得到最精辟的诠释。一个朋友在北京;一个朋友在上海,也许他们终身不会谋面,但是在精神上做到生死相依,至死不渝,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的这种友情呢?应该归类于精神!柏拉图的精神之爱理论,在人类社会延续了几百年以后,通过互联网络得到了实践。正如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在几千年以后,由高科技的力量,使人们终于登上月球,实现了美丽的神话。话说回来。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应该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相濡以沫的老婆是陪伴自己最实际的亲人。要永远珍惜倍加培育;精神上的依恋是生活中的调料品;而至交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piglet:呵呵,看到版主的回复,我于是就有了想把讨论进行到底的冲动。古人讲,过犹不及。古人还有句话叫,玩物丧志。既然版主对于我对网上聊天的分析是赞同的,那么也该明白,并不是说很多人痴迷于网络就说明痴迷网络是种正常且合理的行为。网络是种工具,看你如何使用——这个道理如同鸦片一样。另外,关于你说的柏拉图精神之爱,我也觉得很困惑阿。精神之爱的对象究竟是应该对一个或若干个素不相识的异性发生,还是应该对当初承诺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人发生?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我知道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又老又丑,我是断然不会与她发生精神之爱的。很多时候,聊天,也不过是种意淫。我上网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看论坛或查信息上,而不是聊天。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过犹不及”——凡事都有限度,一个成熟的男人更应明白这个道理。

想起一句话:死生契阔,与子相悦。也就是说,生死这样的大事情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给自己平淡的生活添一些情趣,把自己的所谓的“精神之爱”多放在身边人身上,而非毫不相关的陌生人,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也许你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舟中看霞:看到小猪朋友的回复,感到小猪网友的观点很有哲理。其实,我一直坚持这样一种理念:人生苦短,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这是最为重要的道理。最近网上讨论杨振宁以82岁高龄迎娶28岁妙龄女子,被炒得沸沸扬扬。按笔者观点,其实也是很正常的。究其实质,不也是一种精神之爱吗?蒋经国的遗孀,一生沉默的俄罗斯姑娘蒋芳良(芬娜瓦哈李娃),从18岁芳龄就跟随蒋经国。晚年时以90岁高龄,白发人送走自己的三个儿女黑发人,是一种何等凄凉的心境!当我看到报载:年轻时活泼开朗地她,在台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日子,却少有声音,到晚年更让人忘记了她的存在。蒋方良经常一个人痴痴地凝视着蒋经国和资格孩子的照片,一看就是大半天,那脸上无助的神情,看了令人心酸。真真叫人潸然泪下。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以后,以几十年的光阴生存和守望着,不也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吗?是的,我们看到万人迷陈好的时候,正常的男子都会心动,了解了宋庆龄和蒋经国遗孀的故事以后,我们会不为美人迟暮的故事而心动吗?期望我的观点能被网友所理解。也期待更多的朋友参与讨论。

陌上桑:今天早晨一上班,就有同事推荐我看看这个网页。看到这里的讨论这么热烈,大家见仁见智,而piglet先生的留言更是精彩,让人也有了参与的冲动。只是因为上班的关系,吃过饭才上来。当时看过版主对piglet先生的回复,便感觉版主是片面地甚至是曲解了先生的意思。现在看到先生再一次地留言,说明我的理解没有错。纵观先生的每一次留言,中心是围绕珍惜身边人展开的。我觉得他并不是站在一个男人的立场,而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并不是版主所说的从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食色性也,秀色可餐。不仅男人好色,女人也好色,当然这里的色与色情无关。男人喜欢看美女,女人也喜欢看帅哥,甚至女人也喜欢看美女,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

版主把网上聊天与柏拉图所谓的精神之爱联系起来,我以为有些牵强附会了。况且精神之爱也并不是什么绝对真理,而版主所谓“柏拉图的精神之爱理论,在时代过去了几百年以后,通过网络得到了实践。”将婚外网恋合法化了。所谓“相濡以沫的老婆是陪伴自己最实际的亲人”“精神上的依恋是生活中的调料品”。即老婆是物质的,网上聊天是精神的,piglet先生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我知道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又老又丑,我是断然不会与她发生精神之爱的。很多时候,聊天,也不过是种意淫。”是对“精神上的依恋”作了最准确的诠释。

从版主的回复意思中,可以看出他深爱他的妻子,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再爱其他的女人。当然是他所说的精神之爱喽。

舟中看霞:谢谢陌上桑网友的指正,也许是本人的理解有偏颇之处。我会认真反思自己的立场。再次感谢你的参与和指教!

piglet:“从版主的回复意思中,可以看出他深爱他的妻子,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再爱其他的女人。当然是他所说的精神之爱喽。”——这是谁在放屁?好臭!既然你也是男人,那我问你,如果你的女人对你说,我很爱你,但这并不妨碍我爱其他的男人的精神与身体——当然我可以不跟他们上床,我只跟他们发生“精神之爱”,你会怎么想?什么是爱情?爱情与亲情与友情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一性。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对左右手与爱情变亲情的说法。因为亲情没有专一性的。我爱我的儿子,但并不妨碍我也爱我的女儿。——你小子逻辑混乱,呵呵,不过算了,“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会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舟中看霞:希望有更多的网友参与讨论与争鸣。道理越说越透,真理越争越明。哲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探索真理上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我也想重复这样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撒哈拉的:星期一上班就开始忙着年底材料决算,也没时间上网。今天抽空到网站一看吓了一跳!我自认为我聊天时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可是怎么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呢?看了大家的留言,我感触很深,也非常赞同大家的观点。其实我们都是成年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把握好分寸。记得我在网上看到《网缘也是缘,网情更是情》这篇赞同中年人网恋的文章时,就在下面的评论里写下了这样的评论“好几次看到你写网恋的文章了,每次你都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感情经历,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在这篇文章中你又冠冕堂皇的说:“写这篇文章本意是为了安慰我一个沉迷其中而不知所措的朋友。她告诉我说,看了我的文章后豁然开朗了,我感觉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把此文登出的原因是希望能让更多的朋友豁然开朗啊。”不是这样的吧朋友,我觉得看了你的文章不网恋的人也会找借口网恋了,因为你误导了他们。不信你就看看你在《网缘也是缘,网情更是情》中是怎么说的:“网上的男人对网上的女人说:我爱你,我也爱我的妻子和孩子。网上的女人对网上的男人说:我爱你,我也爱我的爱人我的家。”而在《网恋的朋友慢些走》还说:“原来,远方的人儿只是爱海中温馨一绺原来,自己的身边爱的波涛已经在涌流朋友,对远方的人儿说我爱你应是天涯共婵娟朋友,对身边的亲人说我爱你依然风雨偕同舟。”让大家认为网恋只是精神上的,对自己的爱人不会有伤害。这可能吗?伤害分两种,一种是肉体上的伤害,一种是精神上的伤害,其实网恋就是后者。你说谈网恋的人要有足够的理智,那么请问如果能用理智控制的感情还是真正的感情吗?我认为对自己的爱人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能有丝毫的背叛,所以应该说为了家庭的幸福让网恋远离我们的这些网民们吧!上网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如果因为网恋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也就失去了我们上网的真正目的!”

为了让各位放松一下心情,在此发一篇最近的拙作,让激烈的争论降降温,更希望南方的朋友能对北国的天多一些了解。

飘雪的日子

早晨我拉开窗帘,心中一阵惊喜,下雪了,好大的雪,这是今冬的第二场大雪了。窗外的雪花飞舞着,下得很随意、很洒脱,天女散花般的飘落在大地上,朦胧着整个世界。喜欢雪,盼望雪,并不是今天才萌生的一种情怀,而是生活在北方的我从小就有的喜好。

飘雪的日子,喜欢静静的站在窗前看雪,喜欢静静的凝望雪花优美的舞姿。看到飘飘扬扬的鹅毛大雪在空中旋转飞舞,思绪就会随着雪花在空中飞扬!眩目的雪花象是仙女撒下的碎玉,又象是月宫里桂花树的缤纷落英,她是冬的灵魂,是冬的歌谣!有过“晕桥”经历的人都知道,如果站在桥边,低头看着湍急的河水向下游流去,一会就有自己和桥在向上游飞的感觉。其实看下雪也有同样的感觉,当你站在窗前仰头望着从天而降的雪花,一会你就会发现不是雪花在往下飘,而是自己在往天空中飞!我干脆就把这种感觉叫“晕雪”了!这种特殊的感觉真的很奇妙,但她不是轻易就能感受到的,一是需要雪下得特别大,二是需要你静心的去感受。

晶莹洁白的雪掩盖了大地的污秽,收走了天空中的尘埃,让世界变得清新透彻,使我们的心灵变得纯洁与宁静。喜欢在雪中漫步的悠闲,当置身于雪的世界物化为一片片雪花时,你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从未有过的解脱。喜欢踏雪的感觉,喜欢听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吱吱声,喜欢看留在雪地上那清晰的脚印。

雪后的冬天有着无穷的情趣,那些漫天飞舞的雪花里藏着多少晶莹剔透的想,使人沉醉,让人怀想,人们可以在雪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怀和思绪。当雪花纷飞的时候,你才知道冬天的颜色,尽管冬天的颜色有些单一,但是比天的晶莹,比天的安静,比秋天的柔和。

漫天的飞雪美丽了我们的生活、美丽了我们的梦想!飘雪的日子感觉真好!

湖南小辣椒:嘻嘻,想不到我一句戏言,竟然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不过让这个网站热闹了起来,版主喜欢热闹,这不谢我了吗。

陌上桑:

呵呵,想不到思维敏捷、头脑睿智的piglet先生居然被"从版主的回复意思中,可以看出他深爱他的妻子,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再爱其他的女人。当然是他所说的精神之爱喽。"按版主的观点推理的反语给搅迷糊了。(我爱我的妻子,在我很多散文和记叙文章中,从字里行间里都流露出无以复加地深厚地爱;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美。去感受精神的美)注意他这里换了一个概念。一时间惹得先生怒发冲冠、血脉贲张。一不小心粗话也溜达了出来。不过,你这种率真、鲜明的个性倒也是蛮可爱的呢。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你小子”而是你的老大姐或许是你的阿姨也未可知的。由于昨天是上班时间,匆忙间没有点击性别项目让你误解成了“小子”而且这句话孤立的来看也是容易误解。至于你说的逻辑混乱并不只是这么回事,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君不闻“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君不见“包二奶、养情人”比比皆是么?我也非常赞成你的观点即:爱情的排他性。爱情不是两人以上的共享资源不过现在的爱情好象变了滋味,如今象先生这样专一、忠实于爱情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请别误会,我决无恭维你的意思。

但是,我还是得奉劝先生一句,还是要有点君子风度,不要见到不同的意见就暴跳如雷这样容易引起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就会有损健康。还是要向版主学习,无论是和风细雨的意见,还是暴风骤雨的批评,都是不徐不急、不烦不躁,一一笑纳。你小子到底嫩了些,还得好好修练喽。

不好意思,又忘了点击性别项了。

piglet:

好!哈哈,我的确是个粗人,满嘴的男盗女娼,哈哈。不好意思啊,不过倒比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要好;)你的反语我没看出来,不好意思!我没有暴跳如雷,也没必要为别人的家事如此激动,只不过觉得我那个没看出来的反语里的话实在是太可笑而已。

我要说的是,任何人都可以为他做的事情找出理由。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需要为他的行为找出理论解释。古人凡想做官,必掏出孔子的入世理论为其行为作解;凡厌倦尘世,则掏出老庄思想来自鸣得意。想婚外恋的人,想贪污的人,任何有过分欲求的人,当然也会如此。既然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出理由,就应该明白:他不能让所有人都能接受他的解释。网络世界有它的游戏规则,既然出来混,就要理解这个规则,并且遵守这个规则,否则就不要出来混了。既要网恋,又想证明自己没有精神出轨,而是为了所谓的陶冶情操,根本就是说不过去的。而且还是一种逃避。无间道里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追求新鲜与刺激,也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世界,总是守恒的呀!

陌上桑:在两地聊的网友争鸣中,我看到版主用82岁的扬振宁娶28岁的研究生来佐证所谓“精神之爱”的正确性,其实也是很苍白的。也许因为年纪的关系,他们的性爱不可能如年轻的夫妻那样和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爱恋和生活上的关爱。但是他们结为夫妻毕竟有了一份爱的承诺而不是在夫妻之外对第三者去产生什么“精神之爱”的,因此他们的精神之爱是有别于版主的“精神之爱”的。从而倒反证了piglet先生‘把自己的所谓的“精神之爱”多放在身边人身上,而非毫不相关的陌生人,还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的观点。另外在版主的回复中也提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不错当人们最低层次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向高一级的精神需求迈进了。我认为版主对精神需求的理解过于狭隘了。精神世界是一个何等丰富的世界。精神世界满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并不是只有网络聊天这样一个渠道。若如此,生活在非网络时代的马斯洛岂不是要抱撼终身了么?

无可否认网络聊天和确是吸引了芸芸众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而如今视频的普及使虚拟中多了一分真实,想象中多了一分鲜活。看到对方的形象若合我心,虽是遥距千里,却也郎情妾意,于是网恋便开始了。也就是所谓的“精神之爱”产生了。前一阵热播的由王海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列举了夫妻背叛的三种形式,即身体的背叛、精神的背叛、身体和精神的背叛。而我以为版主所说的“精神之爱”的实质,恕我直言,就是精神的背叛。

舟中看霞:看到网友的纷纷扬扬的观点和意见,我觉得自己真的已经是众矢之的。同时也心有不甘。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想法更准确地表露清楚。首先,我所说的精神之爱,只是一种哲学流派,并不是永恒的真理。或者说是一种信仰。既然是信仰,不可能人人都信。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我都不信,我还可以信仰共产主义呢!(当然,共产主义不是宗教,我们这里不是讨论政治学)所以不能强求。其次,我所推崇的“精神之爱”,不是狭义的恋人之爱。而是更为广阔的人性之爱。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不是千古以来广为传诵吗?难道我们不为他们的知音之情而深深地感动吗?难道千古绝唱就只能发生在两性之间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所表述的自我实现的层次,我辈能够达到的又有几人?再次,芸芸众生毕竟胸襟不同、欣赏角度相异、视力有限。譬如:多血质气质的人看到我辈如此争论不休,也许会哈哈大笑,抑郁质气质的朋友也许会萌发“感时花溅泪,恨别惊心”的苍凉。我看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络绎德描述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境界,我们在追求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的抉择上,大多选择自我层次;遵循现实原则。毕竟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共产党的先进代表孔繁森,个个都为藏族孤儿的生存去卖血。也不会是离经叛道的伪君子或者无法无天的社会混混。最后,我想强调地是:网络之恋为什么会使人趋之若骛?其中不是也有精神的合理成分吗?如果单单仅从大道理来道貌岸然地加一说教,我想当教师的会更精于此道。萨特所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这里是不是也有些合理之处呢?

piglet:

请问对方辩友,什么叫做存在就是合理?那么杀人放火这些行为的存在就说明它们是合理的么?我已经说过,不能说痴迷网上聊天的人多,就说明这是合理的。这正说明了有太多的人无法消磨时间,只好寄托于虚拟的网络。另外,请不要再说什么柏拉图什么精神之爱了。请问,如果你知道对方是个相貌丑陋的人,你会跟她聊么?你会总找男人聊天么?

其实我觉得你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既然做了,又何必要找出种种理由去美化它呢?为什么一定要说它是高尚的呢?而且为什么一定要大家都承认你的解释是对的呢?我个人觉得这个很可笑。如果是我的话,我就说了:老子就要网恋,关你屁事!——我想,与其你是在说服他人,还不如说你是想说服自己几十年来的给自己强加的道德观念吧!

的话很有新意,但也很走极端。让网友看了不怎么舒服。“请问对方辩友,什么叫做存在就是合理?那么杀人放火这些行为的存在就说明它们是合理的么?我已经说过,不能说痴迷网上聊天的人多,就说明这是合理的。这正说明了有太多的人无法消磨时间,只好寄托于虚拟的网络。另外,请不要再说什么柏拉图什么精神之爱了。请问,如果你知道对方是个相貌丑陋的人,你会跟她聊么?你会总找男人聊天么?”杀人放火的现象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吗?如果是,那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在这里高谈阔论了吗?

陌上桑:柏拉图爱情观新解

20日10:50作者:出自七彩谷商城

人总是在渴望爱情,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概莫能外。但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个人,爱情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不同。原始人的爱情大概不需要写情书,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十九世纪的人也不知道可以通过煲电话粥来卿卿我我、海誓山盟;直到二十世纪后期,人们才知道上网也可以传情达意。

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论述,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东方人也将他的名字当作“精神恋爱”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舟中看霞:希望有更多的网友参与讨论与争鸣。道理越说越透,真理越争越明。

舟中看霞:最后,我想强调地是:网络之恋为什么会使人趋之若骛?其中不是也有精神的合理成分吗?如果单单仅从大道理来道貌岸然地加一说教,我想当教师的会更精于此道。萨特所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这里是不是也有些合理之处呢?"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南京果果理:看了陌上桑和piglet的精彩发言,受到很好的教育,得到不少启迪,不过我从《两地聊》的对话内容里怎么看不到网恋的成分呢?是不是你们有一双慧眼,能明察秋毫,看穿一切暧昧之事,我是俗人,没有这种特异功能,所以无法领受呢?请指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658/

舟中看霞<两地聊>网友争鸣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