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孩子——塑造童年

2014-03-31 09:42 作者:野火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关于孩子——塑造童年

文/浩涛

如果问每一个已经迈过而立之年的人,哪一段时光是他“她”最美好快乐记忆相信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童年的时光”。不愉快的童年毕竟是少数,是的,童年无比纯净的心田里万物滋长,充满生发的喜悦;每一种景物都以明亮的色彩渲染在洁白的瞳眸;每一次触摸都让情感的丝帘颤动出美妙的音符;每一声深情的呼唤都会在心间久久回荡……。

在经济发展带来全国大迁移之前出生的八十和七十年代的那两代人,相信大部分都形成和拥有了一个完整的童年,这些童年的记忆不知不觉的伴随他们成长,今天,他们都已经来到了青壮年的阶段,也遭遇到了社会发展和变化最为快速和激烈的时期,当在无数信息的轰炸下,身不由己的沉浮激荡中,身心在被绑架的生活列车上疲惫不堪时,车窗外黄昏的空中,童年的时光如绚丽的彩霞映照心头,在进入黑的短暂间,带来遥远而温暖的安抚。如同妈妈最初的慈笑,如同父亲宽厚的怀抱。

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童年记忆,用她那单纯而柔软的情感天地抚慰每一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人际,社会带来的各种伤痛。这是心灵休息的一片永远没有被污染的空间。她又是那么的短暂,也是那么的脆弱,却用她细嫩的小手牵住我们不断迷失的情感。

心理学家早就已经总结出,童年的情感和经验记忆会伴随和影响人一生的行为和喜好。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成人内心世界。古人说,三岁看到老。文豪托尔斯泰说,孩子从出生到五岁期间经历了人生所有阶段,此后只是这些阶段的放大和具体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样看来,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童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我们能够带给孩子一个什么性质的童年,需要我们的耐心从社会事物中回归,细心观察和思考;我们应该给孩子塑造一个怎样的童年,又是一件多么需要科学态度和艺术思维的工作

是的,童年是需要塑造的,孩子就是我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作品,任何关于艺术的创造都无法和培养这个活泼可的小人儿相比。而童年阶段,就像是一件雕塑最初的结构定形,是这件作品优劣成败的关键所在,少年青年阶段就象是在定型之后的修饰和深入雕琢。那些大学生们今天所有心理和行为问题,不过是幼儿心理和行为的放大而已。

苏芮的名曲“奉献”中有这样的一段心声“……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小孩”。这也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心声,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愿意奉献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或意识不到。意识不到是父母对于幼儿心理知识匮乏,或根本不在意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事于愿违是他们按照自己和社会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各种知识观念,使得童年之光渐渐暗淡消失。教育潮流在这里扮演的角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外一些父母虽然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没有多少让孩童自由嬉戏的空间,过早的功利教育,没有了孩子形影相随的兄弟姐妹,身边随处不在的危险,处处封闭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水泥森林……。这些因素完全限制了每一个孩子童年生活的自由呼吸,父母们也旋转在这些非人性条件的挤压中无力挣扎。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和竞争的激烈带来无数人的生活环境不断的迁移和改变,于是孩子们生活空间也跟随父母不断变化,这也不可避免的将孩子们的童年记忆割裂成无数的碎片,这是情感和空间都无法形成完整记忆的新生一代。可怜的孩子们,在一个如此重要的阶段中,他们要么被留守远方,要么父母一方长期缺席,要么带到拥挤的城市中在拥挤嘈杂的环境里随波逐流,童年的空间和情感渴求在时代的巨轮下碾得粉碎。他们被现代社会设计成各种棋子,随抛随掷在一条条生产线上。

当我们的孩子一天天成长,有一天他她突然问你:“爸,妈妈,我的童年是个什么样子?”,你该怎样来描述和回答他们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5433/

关于孩子——塑造童年的评论 (共 17 条)

  • 黄小星
  • 聿铭
  • 吃着葡萄唱着歌
  • 晓晓
  • 雪灵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小人物
  • 春暖花开
  • 龙行天下
  • 王鹏
  • 北风飘雪
  • 大奔
  • 浪淘沙
  • 江
     审核通过并说 人之初,像是一张白纸,经历像是一支画笔,画成何样,人亦怎样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请写下评语欣赏精彩之文 希望空间一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