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年时的秋假记忆

2014-03-15 14:02 作者:心情快乐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少年时的秋假记忆

现在的学生们每年放假后,忙于做作业、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跟着父母到外地旅游。但我们的少年时代,假期是根据农活安排的,主要是麦假和秋假。那时候经济落后,家家贫穷,大人们没白没黑得干农活,孩子们放了假也要帮着干,重活和技术活干不了,就给生产队割牲口草,拾麦穗,割地瓜蔓子等,年龄大一些的还安排晚上到地瓜地里看坡。

秋假很长,一般要两个月。每年八月十五以后就开始刨地瓜,晒地瓜干了。学校就放假了。 那时种的主要地瓜,一眼望去满坡碧绿。村连村都是地瓜地。刨地瓜前要先割地瓜蔓子,这些活就由放假的学生来做。地瓜蔓长得很长,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从这头到那头一般有半里路长,割完一个来回,要半天时间,累得腰酸背痛,手也染成了黑色。割下的瓜蔓,一堆一堆的,像一个个小山包。随后大人们就开始刨地瓜了。

秋假中晒瓜干是最累的活, 大人们白天刨地瓜、分地瓜,傍晚放了工,才能切瓜干,摆瓜干晾晒,大人孩子要齐上阵,打着灯笼忙到深, 再回家吃饭睡觉,劳累是不言而喻的,但没有办法,这是忙活一年的口粮和公粮。有时老天爷也像跟人开玩笑一样,满坡瓜干晒得好好的, 天突然变了,要下了,于是男女老少就往坡里跑,刚把瓜干捡起来,雨又不下了。 快晒干的瓜干一经雨淋,容易变质发霉,所以说地瓜有时是丰产不丰收。烂了的瓜干发苦发酸,送公粮不要,老百姓还得吃。那时不让种别的作物,一连十多年,光吃地瓜瓜干,人们吃腻了,有的还吃出了胃病。直到八零年前后,才改种玉米小麦,结束了吃地瓜的历史。

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还要到离村很远的地瓜地里看坡。记得那时从场院里用车子推上几捆秫秸,和几捆苫子,在指定的地里搭上一个窝棚。窝棚也很简单。用秫秸插一个”u”字形地方,上面用草绳扎起来,再用草苫子苫好,以防漏雨,下面铺上两捆秫秸,就可以睡觉了。那时到处都是坟盘,离家又远,免不了害怕,虽没有伤人的动物,但狐狸蛇虫是有的,没有月亮夜晚经常看到远处的仙火一闪一闪的,听老人们说那是狐狸嘴里发出来的。最吓人的是阴天打雷的夜晚, 一道闪电,一声雷响,会使空旷的田野久久不能平静,躺在屋棚里,害怕雷把窝棚给霹雳了。

当然也有高兴的时候,平时为了吓唬狐狸蛇虫,谁觉前,一般要在窝棚前点一堆火,地瓜是随便吃的,可以烧上几块地瓜,烤熟了吃上几块,很开心。两个小孩躺在窝棚里。仰面朝天能清楚地看到天上的星星,能分辨出不同的星星。那时大家的思想很简单,整个秋假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瓜干晒完了学校就开学了。经过一个假期的劳动,静下心来上学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假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来说,那时的秋假是终生不会忘记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0155/

少年时的秋假记忆的评论 (共 12 条)

  • 吃着葡萄唱着歌
  • fairy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晓晓
  • 雪灵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婉约
  • 蔓蔓青萝
  • gyy3君
  • 昆仑一刀
  • 秦渭渔樵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